馬忻
摘 要:我國早在新世紀初就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加劇逐漸對我國社會就業市場、市場供需結構以及政府公共事業支出等產生了持久深遠的影響。老齡化問題在推動我國社會經濟制度和產業結構發生變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各種老年化服務需求也日漸旺盛,養老服務產業逐漸成為社會市場當中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本文主要針對當前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經濟效應及發展路徑展開分析。
關鍵詞:養老服務業 現狀 經濟效應 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1(b)-153-02
社會老齡化問題的日漸突出為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基礎。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中國現已成為世界上老齡人口數量最大、老齡化水平最高的國家,社會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人口老齡化問題所帶來持久深遠的影響引起了國家政府各部門的高度重視,老齡化現象的產生給我國社會的發展轉型帶來了挑戰的同時,也為社會養老服務產業的興起和改革創造了機遇,面對如此龐大的老年市場,不斷提高產業服務質量,滿足老年消費群體的特殊需求成為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中心。
1 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現狀及主要問題
1.1 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現狀
現階段,我國的養老服務業主要呈現為產業化和市場化的發展趨勢,該階段的養老服務業正在逐步由家庭養老為主、社會化養老為輔逐步向家庭養老為輔、社會化養老為主轉變[1]。從近年來國家頒布實施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來看,國家明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到養老服務的產業化發展當中,從而充分的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進一步推動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產業化、市場化發展。由于老齡化進程的發展特點將直接決定養老服務業的發展趨勢,因此,必須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面開放養老服務市場,完善養老服務政策,平衡市場供需,從而推動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積極發展。
1.2 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問題
當前,我國養老服務業在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的過程當中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首先,市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各地區資源分配不均,很多社會養老機構往往更加樂意接受生活能夠自理的老人,而不太情愿接受喪失自理能力的老人,再加之部門地區的政府財政投入有限,導致眾多失能老人無法得到相應的養老服務,養老服務于社會養老實際需求相去甚遠。其次,盡管我國養老服務需求量較大,但大多數都難以轉變為產業化的發展需求,作為特殊消費群體,老年人口對衣食住行、文體娛樂、醫療服務等市場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消費能力也不斷攀升,事實上,絕大多數老年人都靠著單位退休金養老度日,老年群體的整體收入水平并不高,降低了我國養老服務業產業化發展效率。最后,目前我國的社會養老體制并不完善,統一的行業標準尚未建立,很多發展政策得不到有效的執行和落實,養老服務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人才隊伍建設有待加強[2]。
2 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經濟效應
2.1 群體消費效應
養老服務業是我國重要的社會民生行業。隨著社會保障和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環境正在逐步改善。與此同時,老年人群體所帶來的消費效應也必然會越來越大。一方面,我國城鄉社保覆蓋率正在不斷擴大,社保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障和社會醫療保障逐漸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退休老年人口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帶動了老年消費群體消費力的增長;另一方面,隨著社會市場結構的變革和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老年人的養老觀點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各類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快速興起,成為帶動老年群體消費的主要領域。
2.2 投資效應
老年人口數量的增長讓人們看到了巨大的養老消費市場,這對于我國政府和社會企業來說具有重大意義[3]。老年群體對市場產品的需求日漸多樣化,相應的消費市場也日趨活躍,這將帶動市場資本結構的轉移,養老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市場投資份額不斷增加。隨著老年群體對養老服務要求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生活用品、消費活動等被人們逐漸研發策劃出來,使得與老年用戶有關的各類新興產業逐漸成為社會經濟新的投資增長點。
2.3 協同發展效應
養老服務業與社會市場當中的其他行業之間有著高度依賴的關系。養老服務業體系龐大,產品生產必須與高技術產品制造業相結合,同時,又與資本密集度較高、以及勞動密集性較高的資本企業密切關聯。養老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將推動以養老保險等為主要經營產品的金融業的發展,還能夠帶動生物制藥科技企業、智能輔助設備生產企業等高端養老產業的發展,形成協同發展機制。
2.4 改善就業問題,促進經濟增長
養老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和養老機構規模的不斷擴大將會創造出大量的就業崗位,從而有效改善我國當前日益嚴峻的就業問題,日益增長的老年人口市場需求將不斷推動我國社會養老服務業的改革發展,相應的所產生的就業促進效應也必然更加明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養老服務業的大力發展實質上是改善人口老齡化問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一種有效措施,這將直接影響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結構,實現新的經濟戰略調整,促進新的社會經濟產業鏈的轉型升級。
3 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路徑分析
3.1 完善政策法規
當前,我國養老服務業正處于改革轉型的關鍵階段,國家政府更應當積極發揮引導職責,逐步建立健全各項政策法規,為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4]。首先,要適當的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扶持力度,各地政府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合理的政策規劃,通過稅收優惠政策等方式對社會非盈利單位及行政事業養老機構進行支持和引導。其次,還需進一步加強對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和監督,確保各項法規政策得以有效執行和落實。最后,要充分地調動社會市場的民間資本供給,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投資,豐富投資渠道。
3.2 建立多元化的市場合作機制
為更好的緩解人口老齡化與養老服務業之間的供需矛盾,就必須建立以政府、企業、機構為一體的多元化合作機制。現階段,我國的養老服務業正呈現出市場化和產業化的發展趨勢,政府更要充分的發揮出宏觀調控的職能,完善各項政策,加強依法監管、協調組織實施,促進良性市場競爭機制的形成和發展,為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此外,還需加快構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以快速推動我國養老結構由家庭向社會的過渡轉型,改變傳統家庭養老模式。
3.3 城鄉協調發展
要想徹底的緩解養老服務業的供需矛盾,僅僅依靠政府和市場是完全不夠的,由于我國各地區的老年人口結構、城鄉經濟結構以及居民消費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促進養老服務業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的過程當中,企業與政府要結合起來,統籌城鄉發展,加大對農村及偏遠地區養老服務機構的資金投入,完善機構內部的基礎養老設施,改善農村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滯后問題,采取優先發展城鎮,農村協調并進的方式,促進城鄉養老服務業的協調發展。
3.4 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養老服務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高質量人才隊伍的支撐[5]。養老機構要建立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優化服務人員的福利薪酬待遇,切實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充分地調動新老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完善各項管理措施。同時,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我國養老服務業的良性發展。
4 結語
當前我國的養老服務業在改革發展當中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政府、企業以及機構之間要建立聯動機制,針對現存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完善各項法規政策、加強對養老服務業的市場監管和引導、實行具備可操作性的優惠政策等,為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統籌城鄉發展,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義.我國養老地產發展模式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2015.
[2] 李欣.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經濟效應及發展路徑研究[D].西北大學,2016.
[3] 黃清峰.中國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研究[D].武漢大學,2014.
[4] 張新生,王劍鋒,張靜.我國養老產業轉型和優化發展的思考[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8(3).
[5] 楊宜勇,邢偉,李璐,等.我國養老服務提質增效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