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際樹 羅茜
摘 要: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國的深入推廣,各種新形式的創業孵化平臺如“創客空間”“眾創空間”等也相繼出現,加上以前出現的“產業園”“孵化器”“加速器”等創業孵化平臺,目前全國各地各類創業孵化平臺數量多、分類廣,如何發揮各類創業孵化平臺的協同效應、提升創新創業效果是各地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從寧波當地創業孵化平臺的具體情況分析出發,分析了各類創業孵化平臺協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創業孵化平臺 協同發展 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1(b)-181-03
當前,各種類型的創業孵化平臺在全國各地競相出現:目前火熱的眾創空間、80年代末開始的產業園、90年代左右興起的孵化器、2000年后開始興起的加速器、剛剛興起的特色小鎮等,這些孵化平臺的經營主體分散,成立時間跨度大而且分散經營,因此如何系統地整合這些平臺、提升創業資源利用效率是一項重要的“雙創”活動。
1 寧波市創業孵化平臺發展現狀
經過近30年的建設和發展,尤其是2000年以后,寧波市各類創業孵化平臺發展較快,有力地推動了我市創新創業的深入開展,也為本市“創業之都”的建設提供了較好的支撐。
(1)從平臺分類上看,本市創業孵化平臺種類齊全。與全國各大城市基本相似,目前本市擁有創客空間、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產業園和特色小鎮等各類創業孵化平臺。
(2)從平臺數量上看,本市各類創業孵化平臺分布不均衡。截至2017年3月,全市總共擁有各類眾創空間40多家(其中國家級19家),各類孵化器34家(其中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1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園區13家(其中國家級1家),各級特色小鎮16家(其中省級3家)。
(3)從平臺成立時間來看,本市各類創業孵化平臺成立時間跨度較長。80年代末、90年代初,寧波就有了工業園,逐步發展到現在的戰略新興產業園。90年代初,隨著火炬計劃的全國推廣,寧波也產生了科技企業孵化器,慢慢也出現了加速器。直到現在近幾年,隨著“雙創”產生了眾多的眾創空間和創客空間,2016年開始,特色小鎮也在全市積極推廣中。
(4)從平臺經營主體來看,本市各類創業孵化平臺呈現了多元化的態勢。20世紀90年代初出現的產業園、孵化器和加速器,大多都是以國家或地方政府投資為主,而最近幾年出現的創業孵化平臺,如眾創空間、創客空間等大多數是以民營資本為主,正在發展的各個特色小鎮也是以企業為主體來推進的。因此本市目前的各類創業孵化平臺運營主體呈現多元化(民營單位、行政單位、事業單位)的態勢。
2 寧波創業孵化平臺協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各類創業孵化平臺成立時間跨度大、經營主體分散、服務對象差異較大、經營方式也不相同等主客觀原因,造成了寧波市各類創業孵化平臺之間業務交流少,更沒有形成創業孵化鏈,很難形成協同效應。
2.1 各類平臺間缺乏溝通協作機制
目前,不同類型的創業孵化平臺對應的行政管理部門是不同,比如產業園的行政管理部門是市發改委相關部門,孵化器、加速器則是市科技局相關部門、特色小鎮卻是市住建部門,至于創客空間和眾創空間,則屬于市科技局部門管轄(我國個別地區是由工商管理部門負責)。因此,不同類型的創業孵化平臺由于主管部門不同,如果經營主體也不相同,那平臺間的聯系一般來說就非常少,更別說協同合作發展。即使是同類型的創業孵化平臺,由于不同的經營主體間還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大多也缺少協作溝通機制。另外,創業孵化平臺分布在全市的不同行政區,地理上也不便于平臺間進行溝通協作。
2.2 平臺經營主體的實力和品牌效應不強
目前寧波市創業孵化平臺的經營主體多元化,包括了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和民營企業單位。像較早的科技園,經營主體都是行政單位,因而無法形成一個全國性的品牌效應;有些地方高校盡管也經營了一些創客空間或眾創空間,只是為了幫助大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創業扶持,沒有足夠的實力和經驗去發展平臺的品牌。目前有一批國內的民營企業,包括省內外的企業,參與了本市各類創業孵化平臺的建設,尤其是近幾年引進了一些創業孵化平臺專業運營商像盛世投資公司等,但大多數的平臺經營主體缺少專業運營經驗,經營實力也不夠強,更缺少在全省全國的品牌吸引力。目前本市尤其缺少能夠做創業孵化全鏈條的實力較強的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專業運營商。
2.3 平臺經營主體的績效評價體系需完善
一方面,不同孵化平臺的服務對象有所不同,因此應該對經營不同平臺的運營商采用不同的績效考核體系;另一方面,為了鼓勵創業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應該對跨平臺經營的專業運營商設置一套積極的績效考核系統,讓更多有實力有品牌的平臺運營商來跨平臺經營,加快推動創業企業孵化成長。目前,本市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已經對對口管理的創業平臺進行過評比,用來組織申報國家級創業平臺,比如申報國家級的科技孵化器、國際級特色小鎮等,但目前還沒有一個專門的針對跨平臺經營運營商的評價體系,當然這需要行政管理部門跨部門的協調合作。
2.4 跨平臺經營激勵措施需加強
目前寧波市已經出臺了一些針對各類創業孵化平臺發展的政策,如《關于培育發展眾創空間促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試行)》《寧波市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管理辦法(修訂)》《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文件,這些對本市創業平臺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吸引了一些省內外的專業平臺運營商來甬經營創業孵化平臺,對本市的創新創業氛圍培育和創業企業孵化成功率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但本市還缺少針對引導、鼓勵和管理專業平臺運營商跨平臺經營的相關政策,不利于吸引有實力的、有影響力的專業平臺運營商來寧波經營。
3 做好寧波創業孵化平臺協同發展的對策建議
寧波市民營經濟發達,有著良好的天然創業基因,也有著較好的創業基礎,只要我們整合各類創業孵化平臺,完善創新創業孵化模式,配套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就能為創新創業提供更好的服務,能夠充分激發各個主體參與創新活動的積極性。
3.1 健全和完善各類創業孵化平臺的績效評價體系
(1)參照國內外相關標準,完善適合本市實情的各類創業孵化平臺運行績效評價體系。像產業園、孵化器這些孵化平臺在國外已經有了較長時間的發展,也有了較為成熟的績效評價體系,參照這些國外平臺的績效評價體系,借鑒深圳、杭州的一些成熟檢驗,再根據本市的具體發展情況進行修訂,完善本市相關創業孵化平臺的績效評價體系。但像特色小鎮這種新興的創業平臺,國內外沒有較為成熟的績效評價體系,需要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績效評價研討,鼓勵平臺運營商參入研討,共同確定一個基本框架,然后通過試點來確定評價體系的初步方案。總之,要形成各類創業孵化平臺的分類評價體系,比如《寧波眾創空間績效評價體系》《寧波科技企業孵化器績效評價體系》《寧波高新產業園績效評價體系》等,這些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為運營商、政府相關部門提供了平臺經營、管理的依據。
(2)在分類評價體系基礎上,建立跨平臺經營的綜合評價體系。為了充分利用好本市的創業資源,為了吸引和鼓勵更多有實力有影響力的平臺運營商跨平臺經營,在平臺分類評價的基礎上,有必要建立一套跨平臺經營的綜合評價體系。通過這套跨平臺經營綜合評價體系,引導目前單平臺經營的運營商通過自身努力發展或戰略整合發展向跨平臺經營發展,也可以吸引更多國內外知名的平臺運營商來寧波建立更大的綜合創業孵化平臺,這樣就能更好地幫助寧波創業企業孵化,提升初創企業孵化成功率,擴大甬商創業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為寧波“創業之都”的發展提供基礎。
3.2 建立和規范全市創業孵化平臺互聯互通機制
(1)由政府相關部門主導,搭建一個網絡平臺,在孵化企業之間、平臺運營商之間、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之間建立一個互聯互通的機制。這個平臺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信息傳遞和溝通,通過這個平臺,行政主管部門更直接更快捷進行相關政策的發布和信息的收集,運營商則便于了解和服務孵化企業、運營商之間內部業務交流以及與主管部門溝通,孵化企業之間能更好更方便地與同行進行技術溝通、更直接了解投資商的要求等。同時,這個平臺也有利于平臺運營商的良性競爭。被孵化的企業通過平臺,更清晰地了解各運營商的特點和能力,根據自己公司的情況,理性地對比運營商,選擇更適合自己公司發展的運營商,這樣就會促進運營商更加專業地服務于被孵化的企業,形成運營商之間的良性競爭,共同推動整個寧波創業市場的快速發展。
(2)通過互聯互通機制,更好服務創業企業。創業孵化平臺的最終目的就是幫助種子企業盡快孵化成功,讓初創企業能快速成長,最終能形成成長性較好的企業。這個孵化平臺間互聯互通機制的形成有利于更好地服務于被孵化的企業。一方面平臺運營商通過該平臺機制,不僅能快速發現自己服務的企業及其需求變化,而且也能發現其他運營商服務的企業及其需求變化,同時能提供與自己能力匹配的服務供所有被孵化企業選擇;另一方面,被孵化的企業會根據自己企業的發展階段和特性,通過平臺尋找合適的運營商,選擇合適的服務。總之,通過平臺的這種聯通機制可以更好地服務于種子公司或被孵化的企業。
3.3 引進和培育創業孵化全鏈條經營的綜合專業運營商
創業孵化全鏈條包括了創業孵化平臺的幾個階段,即“眾創空間(創客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特色小鎮”等五個階段。大部分的創業平臺運營商只經營創業孵化全鏈條的某一個平臺,只有少數有實力的綜合運營商能進行創業孵化全鏈條的經營管理。
(1)積極引進一些有實力的綜合專業運營商。知名的綜合專業運營商不僅在專業能力上而且在行業影響力上都會給本市其他運營商帶來示范效應,帶動寧波整個創業孵化行業的高水平發展,也會吸引國內外更多的創業團隊來甬創業,同時也有利于政府集中管理。目前本市引進的盛世投資傾力打造的“盛世方舟”創新與創業服務平臺,就以“孵化+投資”“基地+基金”“產業+資本”的模式運行,有了孵化全鏈條的雛形。省內比較成熟的綜合專業平臺運營商還有像“向上創業”,致力于打通創業生態鏈,以“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特色小鎮”全鏈條企業孵化為特色進行專業平臺運行。
(2)推動現有平臺運營商戰略整合,培育更多創業平臺綜合專業運營商。目前本市的大部分創業孵化平臺的運營商都是經營單一的創業平臺,而且體制機制也不盡一樣,被孵化企業需要快速地從一個平臺順利過渡到下一個平臺,就必須頻繁更換平臺運營商,容易浪費被孵化企業的精力和資源。因此,有必要對目前的創業孵化平臺進行有效整合,一方面能提高現有平臺運營商的經營效率和經營業績,更重要的是較好地保護了種子企業的有限資源,提升初創企業孵化率,幫助創業公司快速成為行業精英。經營好的平臺運營商通過兼并整合其他運營商,積累其他創業平臺的經營管理經驗,也會發展成綜合的平臺運營商,經營業績也就會快速提高。
3.4 盡快形成全市統一系統的創業孵化平臺扶持政策框架體系
全面梳理政府各部門對不同創業孵化平臺的政策,形成統一系統的創業孵化平臺扶持政策框架體系。對于不同的孵化平臺,政府對應的管理部門不同,比如特色小鎮由住建部門負責、產業園由發改委負責、孵化器、加速器等由科技部門負責,不同的政府部門發布相應的管理政策,因此建議建立一個政府內部協調機構,負責協調各部門發布相應的創業孵化政策和檢查其實施情況,同時該機構還負責制定跨平臺經營的相關政策和跨平臺經營運營商的規范管理機制。這樣就可以對整個創業孵化鏈進行無縫管理,政策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就會更強,打造更加適宜的創業孵化生態鏈,提升本市的創業生態環境,為“創業之都”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參考文獻
[1] 邵際樹.跨境經營、資產規模與商業銀行業績[J].財會月刊,2017(29).
[2] 謝藝偉,陳亮.國外企業孵化器研究評述[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10).
[3] 杭州市政府研究室調研組.杭州“眾創空間”發展現狀研究[J].杭州科技,2015(3).
[4] 范海霞.各地眾創空間發展政策比較及啟示[J].杭州科技, 2015(3).
[5] 蔣仁國,張旻,張寶劍.企業孵化器組織的網絡化機理研究述評[J].經濟問題探索,2011(5).
①基金項目:寧波市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研究課題——“雙創”背景下我國家族企業代際創業路徑研究——以寧波為例(JD18XJ-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