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嬌
摘 要:學校應該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如何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進行全方位的滲透是學校德育開展的關鍵。在學校就要形成時時顯教育,人人抓德育的全方位、無縫隙的德育局面。在班級中通過小組合作可以使德育的全時性、全方位性更加徹底到位。
關鍵詞:小組合作;德育銀行;運用
一、小組合作與“德育銀行”
學校的德育工作應該是全方位滲透,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在學校就要形成時時顯教育、人人抓德育的全方位、無縫隙的德育局面。只要有教師和學生接觸的時間和空間,就不能忽略了德育。在班級中通過小組合作可以使德育的全時性、全方位性更加徹底到位。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已逐漸走入小學課堂,越來越多的教師認同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不但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而且還能充分發揮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交流、協作功能,可以培養學生間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個體學習潛能,使學生在合作中互補,共同提高。
二、小組合作在“德育銀行”中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設立管理崗位以及職責。
總行行長;學校副校長和大隊輔導員;定期負責對各支行的存儲情況進行檢查。
支行行長:班主任;負責在每位同學“存折”上記賬,總結評比。
紀律行長:監管課間、排隊,出操的紀律。
學習行長:監管作業完成情況、學習成績、學習態度、課堂紀律。
生活行長:監管好人好事情況、文明禮儀、值日工作。
監督行長:監管扣分。
(二)建立個性特色小組
要求每個小組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有自己特色的口號。以下是我們班的個性小組名稱:分別是沙坪支行、雅瑤支行、古勞支行、龍口支行、址山支行、鶴城支行、共和支行。
(三)合理分組
本班學生45名,分組時根據學生的性別比例、興趣傾向、性格特點、學習程度、交往技能、守紀情況等合理搭配,分成7個學習小組,各小組有6--7人。各小組的成員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而且各支行小組必須大體持平。每個小組中有男女生2-3名;有活潑好動的、有文靜少言的,愛好不同的;學習成績不同程度的各兩名;表達能力較強善于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交際能力較差的:自制力強和自制力較差的互相搭配。
(四)培養管理小組長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為了提高小組的合作學習效率,必須組長進行積極地培養。首先要制定出小組長工作職責,讓小組長明白自己不但要積極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更要能協助老師落實小組學習任務,調動組員的學習積極性,領導和協調組員活動,綜合意見,與教師或外組聯系等;其次要教給小組長一些管理方法,促進管理能力的不斷提高。
(五)提倡人人有事做,人人能做事
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率,組內成員都有相對側重的一項責任,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如小組討論的組織者、記錄員、資料員、發言代表等,一定時間后,角色互換,使每個成員都能從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體驗、鍛煉和提高。鼓勵每個組員要積極參與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及時補充修改自己的看法,讓每個人在活動中做到:會傾聽、會表達、會討論。保證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六)具體措施
1.每個生都申請一本道德存折,根據每天記錄情況,將“道德幣”存放在“德育銀行”里。
2.學生有良好道德行為時,個人申請或他人舉薦,經支行行長確認道德幣數量,在該生賬戶中存入(加分)。
3.學生有不良道德行為時,本人申請或他人反映,由支行行長確認道德幣數量,在該生賬戶中支出。(扣分)
4.總行定期負責對各支行的存儲情況進行檢查。
5.每周一小結,每月一匯總,班會課公布積分。
6.學期末,各總行根據學生一個學期的總分評選出“道德富翁”,“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的稱號并兌換禮物。
三、小組合作在《德育銀行》中的效果。
1.小組合作學習尊重了學生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的個體差異作為一種積極的教育資源加以利用,組織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讓每個學生帶著自己的認識傾向、思考方式和價值觀念參與到集體學習中。小組內的不同學生智能、基礎有差異,在合作學習中,可以取長補短,尤其后進生能在組內得到比老師更多的幫助,因為同齡人的幫助有時比老師更為貼近,更為有效。而且當一個缺乏自信心的學生,一旦能主動完成任務,一定會得到全組的鼓勵和贊許,小組的支持將激勵他更加積極向上。
2.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教學的多邊互助,為每個成員創造了平等參與的機會。小組長可以輪流擔任,每人都有機會代表小組向大家匯報,小組是由共同目標結合成的集體,每人都有小組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大家都團結一致,共同出謀劃策,為小組目標的達成作出努力。好的合作學習,能把一個有限的課堂變為人人參與、個個思考的無限空間。
3.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人人參與,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這種方式既能發掘潛能,又能培養集體團體合作的精神。因此,如何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優勢,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
4.小組合作在“德育銀行”課題研究中的效果
我們的“德育銀行”自創辦之日即已獲得同學們和家長們的認可,并積極參與。“德育銀行”活動的實施,進一步規范了學生的日常行為,培養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學生們有了很大的轉變,現在是:遵紀守法的多了,違紀違規的少了;愛護環境的多了,亂丟亂畫的少了;助人為樂的多了,漠不關心的少了;熱愛勞動的多了,懶散拖拉的少了;勤奮讀書的多了,亂跑亂玩的少了;誠實守信的多了,愚弄欺騙的少了;團結友愛的多了,拉幫結派的少了;尊敬師長的多了,不講禮貌的少了。“德育銀行”的開展,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另一種平臺,讓他們從小就有責任意識,懂得要從小事做起,為別人服務,為班級服務,在整個活動中,學生的自主意識、誠信意識得到培養,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爭做“美德少年”的風氣越來越濃。
四、結束語
因此,以上的操作方法和所取得的效果足以說明了“德育銀行”的創立以順應了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新形勢,有力地推動了我校德育工作前進的車輪。學生家長也說:“孩子在沙坪三小學習,不僅知道學習了,而且也學會了怎樣做人了。”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德育銀行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我們這項工作將綻放出更加艷麗花朵,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作者單位:廣東省鶴山市沙坪街道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