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玲
摘 要:文章以高職院校課程設置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當前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以汽車專業為例,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尋找問題存在的原因,以就業為導向分別從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優化課程結構體系、規范課程設置程序等方面詳細闡述了高職院校課程設置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課程設置;職業發展
一、高職院校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分析
(1)課程設置和培養目標嚴重脫節。汽車行業日新月異,而很多學校卻存在因人設課和閉門設課的情況,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及時更新學習內容。使用過去的課件和教材教學,導致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脫節,與未來的就業情況不相符,導致學生畢業后無法實現零距離上崗,出現實際培養情況與制定的人才培養目標不相符的情況。
(2)課程設置中課程結構不合理。在高職院校中,課程的結構即課程體系當中的各個組成部分,經過科學的調查和分析得知,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結構不合理。課程體系中專業課程過多,忽略了基礎課程的編排,同時選修課程所占比例較低。學校更加注重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其他的綜合能力則被忽視,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扎實,對專業人文精神沒有進行足夠的塑造,影響學生職業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3)課程設置程序不規范。飽受詬病的課程設置問題依然普遍存在,并不是因為高職院校沒有解決問題的意愿和行動,而是以往的各項改革舉措都沒有很好地解決制度缺失這一根本問題。由于制度缺失,致使課程設置有一定程度的隨意性和主觀性。
二、高職院校課程設置的對策
(1)以就業為導向,明確專業培養目標。企業在市場經濟中需要進行競爭,并從中獲得優勢地位,企業之間的經濟競爭也是人才之間的競爭。相較于過去的人才需求,現如今企業更加傾向于專業型人才,因此,建議高職院校課程設置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進一步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建議學校定期組織召開汽車專業建設指導會議,邀請社會中相關企業的負責人參與專業建設,根據汽車行業的升級轉型情況進行分析,不斷結合市場發展的動態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在落實高職院校課程設置培養目標的時候應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從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出發,特別是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專業方向,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培養工作。
(2)以學生為本,優化課程結構體系。在傳統的高職院校課程設置中,一直都是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高職院校課程設置應堅持以學生為本,不斷優化課程結構體系,保證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可以直接應用在實踐中,實踐中所獲得的經驗也有相應的理論知識作支撐。
高職院校課程設置應堅持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起點,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整合學校與企業的教學資源,創建自主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平臺。學校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汽車發動機實訓室,通過對汽車的實物展示,幫助學生了解發動機的總體構造和相關配件,鼓勵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提高學生的實踐經驗,為未來的行業工作奠定基礎。
(3)建立課程準入制。無規矩不成方圓,要從根本上解決目前課程設置存在的種種問題,需要從建章建制入手,建立課程準入制,規范課程設置的程序和標準,監控和約束課程設置過程,防止課程失控。
總而言之,面對當前激烈的人才競爭,高職院校須培養出高素質且適應行業企業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那么課程設置也應該跟隨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不斷改進課程的設置方式,完善高職院校課程體系,豐富課程內容。幫助學生在提高基礎知識積累的同時提高實踐水平,創建自主學習平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擁有持續的職業發展能力和更加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孫 瀟.高職汽車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7(81):29.
[2]王 都.高職院校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2(3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