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
【摘 要】在物理學習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克服“高消耗,低效率”的現象很重要。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曾說:“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的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每個學生都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做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高中物理 學習興趣 物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015
從初中到高中,物理知識無論是在難度和廣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不少學生在初中時對物理非常感興趣,但一到高中,興趣就逐漸下降,有的同學甚至放棄了對物理的學習。其主要原因在于高中階段教學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升學應試的題海戰術中,而忽視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一、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生的學習活動最容易從興趣出發,也容易受情緒左右。學生在開始學習物理時一般都感興趣,但這種興趣中好奇的成分居多,帶有盲目性,對學習中將要遇到的困難缺乏思想準備,所以在進一步學習中遇到困難就會產生畏懼心理,興趣減弱。此時就需要教師及時地給予正確指導,培養成就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對物理的興趣發展升級:從好奇→樂趣→志趣。志趣是興趣的高級水平,志趣將使學生百折不撓,知難而進,成為強大的學習動力。
(二)發揮實驗的優勢,培養學習興趣
中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獲得、理解和運用,必須建立在對物理知識感知的基礎上。物理實驗給學生提供了具體可感的形象,它將奇妙無窮的物理現象生動鮮明的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良好的物理環境里充分運用自己的感官,在全面感知現象的基礎上去發現和認識世界,把好奇心引向分析思考,從而充分激發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形式激發求知欲,使學生不是被動地接收而是主動地獵取,自覺求學,從而達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發展的目的。
二、巧設實驗,激發直接興趣
物理課程因擁有實驗對學生具有良好的第一印象,實驗所引起的興趣是直接興趣,這類興趣是由實驗的形象性、生動性、新穎性和刺激的高強度所引起的,如果教師抓住了學生的興趣,再進一步引導,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高中物理概念抽象,初學者很難理解,教學過程中應巧妙設計實驗,以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產生懸念,從而調動學生的聽課積極性,例如,講《動量定理》一節,先將有孔的紙箱放在講桌上,手拿一枚雞蛋讓它自由下落進入紙箱中,學生會發出驚嘆!一定會說雞蛋碎了(給學生一個很大的懸念,充分調動積極性、增加好奇性),教師將雞蛋重新取出,學生發現雞蛋完好無損時就會驚奇:“為什么會這樣?”當教師將圍板拿掉,發現箱底上鋪有很厚的海綿時,“啊!原來是這樣!”教師緊接著問:“如果將海綿去掉時也會是這樣的結果嗎?”學生一定說:“雞蛋碎了,那又是為什么呢?”這就是我們在節課要學——“動量定理”,學生將會以極大的興趣投入到這節課的學習之中去,期待揭開這個謎。
三、加強物理實驗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無論是幫助學生建立物理概念,還是幫助學生揭示物理規律,甚至幫助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它都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科學思想、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創新能力以及優良的個性品質。
高中階段的有些物理知識比較抽象,但若借助實驗手段,往往能起到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的效果。學生覺得學習物理比較容易了,這以后才會逐漸地對物理這門學科產生興趣,從而進一步的想要努力學好她。例如,我在講《機械波》這節課時,我都會用機械波演示儀把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和傳播過程反復演示給學生觀察,讓學生分組討論、分析、歸納出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和傳播過程,還包括機械波在傳播過程中介質中質點的振動先后順序,每個質點的起振方向和波源起振方向的關系。每次通過練習反饋,都顯示絕大多數學生順利的掌握了機械波的形成和傳播過程。
四、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在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會產生畏難情緒。其實,中學生感到學物理難并不都是智力的問題,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更大。給學生創造一個成功的機會,是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與梯度、適應學生的智力發展,創造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滿足。例如,在設置課堂提問的內容與對象時,我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難的問題不應提問后進生,以免他們由于答不出而處于尷尬的境地,從而產生自卑感。在布置作業時,要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題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每單元授課完后,要認真進行單元歸類復習,精心設計測試題。對于較難的題目在復習時可進行一些提示,對后進生甚至不惜“漏題”,使他們在測試時獲得一定的成功,從而激發和鞏固學習興趣。此外,在課堂上,我們可以適當地為實例配上板畫,使許多難以說清的物理現象在黑板上一目了然。例如:“兩人追趕”問題,我幾筆就把兩個火柴人畫得惟妙惟肖,使學生忍俊不禁。克服困難,獲得成功;“動之以情”,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曉之以理”,啟發學生準確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培養學習能力。
五、及時小結教學中的得與失,不斷進行自我充電
在實際教學中要將有用、有效得教育教學心得進行及時的總結,對于成功的經驗要總結記錄下來,對于在教學中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教育教學方式要分析原因,并及時找到相應的改進措施,在教學中加以實踐,成功之后又作為經驗及時記錄下來。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還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因為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每一屆的學生也不相同。這樣,我們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新知識、新氣質供學生們學習,這對學生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當然,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上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而已。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從我愿學→我愛學→我會學。這既是教學改革深入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減輕學生負擔、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刁萬義.高中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9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