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貞
摘 要:數感是數與數之間關系的一種感悟,是數學氣質中的精髓。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設計動感十足的動態課堂、體驗美感的快樂氛圍、豐富情感的數學情境,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易于激發學習興趣,學會從數學角度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有助于提高數感水平。從動感、美感、情感的角度探討了小學數學數感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數學教學;數感;培養
“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能用數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小學生數感的具體要求。課堂教學中適宜的學習環境是發揮教學主陣地作用的前提條件,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帶動出的學習節奏對于數感的培養是有直接影響的。
一、動感互動,打造活力數感動態課堂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么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平等、民主、互動的課堂主要體現的是互動,師生、生生之間在問答、討論等互動中,學習氣氛熱烈而快樂,熱情高漲的動態課堂更彰顯課堂生命活力。
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先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進行講解,并提出問題: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物體有哪些呢?學生們積極回答。那么我們知道怎樣來學習怎樣計算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是怎樣的?然后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公式展示在板書上。大家一起來計算一下,然后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將準備好的幾張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題(每張圖的場景與圖形的長和寬分別不同),把圖片題分別分給每個小組一張,指導每個小組一起合作計算出每張圖片題的正確答案。學生們通過教師講解的計算方法,都躍躍欲試,色彩鮮艷、形象可愛的圖片題更加激起計算的興趣,于是每個小組都積極協作,互幫互助,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形成數感。
二、生動形象,體驗美感魅力中的數感
數學教學中的美感來自于理性、確定與簡約,數學源于生活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發掘各種美的元素(生活美、文化美、語言美、藝術美等)來詮釋出數學之美。小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經驗很少,可以讓學生在已知的知識中、喜聞樂見的事例中、樂于參與的趣味活動中,幫助其體驗數學之美,在領悟數學的美感中逐漸形成解決數學問題的數感能力。
例如,多媒體可以釋放很多的美感元素:音樂美、圖文美、光效美、色彩美等等,可以說是集眾美于一身的現代教學手段。數學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抽象性強,而多媒體表現出的生動形象可以化抽象為直觀,平面、枯燥的數學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可以變得美感十足、趣味橫生,數學教師可以在數感的角度上設計多媒體美學教學課件,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數感。在“平移和旋轉”的教學中,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的例子數不勝數,如果只是講出來,學生有的見過有的沒有見過,是想象不出來的。因此,多媒體的課件播放彌補了這一不足,平移:火車、電梯、纜車、升國旗、推拉門等;旋轉:電風扇、汽車輪、陀螺、地球儀的轉動、摩天輪的轉動等,這些都可以利用多媒體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特點,實現全部播放給學生觀看,配上輕柔、感染力極強的音樂、帶感情的旁白,都可以引導學生以數學的思維看世界,從而形成數感。
三、創設情境,激發情感提高數感能力
數感教學情境指的是:課堂教學中為達到數學教學目標,根據學習內容而設定的環境,旨在可以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情感反應,從而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營造出一種促進數感形成的良好學習氛圍。教育家李吉林說:“情感為紐帶是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師生的情感隨著課文情感的起伏而推進延續。課堂教學因為有了情感紐帶的牽動維系,變得更富誘惑力。”觸景生情,情感是受外在環境影響產生的,不同的情境激發出不同的情感。因此,創設情感豐富的學習情境,對于激發學生的數感起著重要的作用。
例如,數學廣角的學習中,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組合數;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我們來設置一個“拯救小羊”的故事游戲情境,首先播放在美麗的大森林里,惡狼在小鹿喝水時,惡狠狠地抓住小羊,并貼出公告:能全部回答出問題才能放出小羊。究竟是什么問題呢?(1)1和2可以組合成幾個兩位數字呢?(2)如果我家的大棗總數由1、2、3三個數字中的兩個數字組成兩位數,一共有幾種可能呢?(3)我的兩頂帽子和兩條圍巾,最多能搭配出幾套不同的穿法呢?然后設置出三個障礙的情境,指定三個學生分別在衣服上粘貼好1、2、3的大數字,配合去拯救小羊的學生進行數字組合。在大家拯救心切的情感中,開始了答題越過障礙的表演,經過分析、思考、組合,最終確定了正確的答案,小羊獲救了,全場一片歡呼聲。在這充滿驚險、刺激、善良、關懷等情感營造的數學情境中,學生的數感已悄然形成。
數感是一種感悟,包含感知與領悟。只有動感、美感、情感刺激作用下的“感”,才能形成學生經過自身思考產生的“悟”。數感既是教師的教學支點,又是學生的學習燃點。學生在動感、美感與情感引導下的課堂學習中,更加易于形成數感。學生的數感貫穿于數學學習中,有助于學生遇到問題會進行科學的、數學的思考,在數的表達和交流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林華.談數感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2).
[2]賈劍峰.小學生數感發展現狀分析及教學對策研究[J].教學月刊(小學版),2006(5).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