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生
摘 要:初中物理學科具有專業性、理論性、抽象性的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較大的學習難度。在傳統的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教師沒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供利用,沒有先進的教學理念作為教學的指導,沒有新穎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深入、實效的教學活動,只能以反復講解的形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的提升,造成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效果提升緩慢的后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教育教學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的教學方法開始不斷進入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微課教學就是其中之一。在此對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簡要的探究。
關鍵詞:微課;初中物理教學;運用
物理學是以世界上的物質以及其相互關系、運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學科,也是一門和實際生活具有密切聯系的學科。通過學習物理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對世界、對生活的深入感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學習精神,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的務實精神,培養學生勇于探究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物理學中具有大量的概念、定義、定理、法則、規范,學習難度大,理解難度大,這些都對物理學科的教學造成了極大阻礙。尤其是初中生,思想不成熟,生理、心理發育不完善,缺乏必要的理性思維,因此想要實現初中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就必須不斷采用更加新穎的教學方法,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微課教學就是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出現的一種嶄新的教學方法。
一、微課在初中物理課前學生自主學習中的運用
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一般都是采用教師在課前布置一定的預習任務由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或者合作交流學習等形式進行完成,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深入講解的模式開展的。這種教學模式盡管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也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課堂新授知識的理解,但是畢竟學生就是學生,其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水平不高,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因此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的學習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這也使得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任務更加艱巨了。采用微課教學,教師可以把課堂教學的內容分解開來,以一個個不同的知識點的講解為主題,把實際的講解過程通過攝像機記錄下來,形成時間長度在5分鐘到8分鐘之間的微課視頻,然后把這些視頻上傳到服務器或者其他網絡平臺,讓學生自行下載觀看。因此在課堂教學之前,學生就已經把教師上傳的講解內容觀看完畢了,如果有不是十分明白的疑難點,學生可以反復觀看,直到完全透徹為止。這種形式的微課教學給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加強勁的保障,使得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有了更大的可能。例如,在滬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五章《質量與密度》第一節《質量》教學中,教師就把質量的概念、質量的單位、對質量的理解、質量的測量工具、測量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內容的講授錄制成微課視頻,并上傳到網絡平臺上,學生下載之后進行了深入的觀看和學習,對課堂需要講授的內容有了準確的把握,同時通過合作探究也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的學習當中遇到的疑難之處。學生在課前就已經把課堂所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了深度的探究,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二、微課在初中物理新授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課堂是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得課堂者得天下”,只要教師能夠有效把握課堂教學的45分鐘,向課堂教學要效率,向課堂教學要成績,就一定能夠獲得課堂教學效果的顯著提高。在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上需要對學生進行新授內容的講解,畢竟學生的素質是不同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學習習慣、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各不相同,因此總會有一部分學生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疑問。教師因為需要顧及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效果,像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就會停止新課的繼續講授,返回來為學生處理學習中的疑難問題。這樣教師一方面需要講解新內容,一方面需要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導致了課堂時間的嚴重不足,出現了新授內容與答疑解惑兩種教學活動的互相干擾、兩種教學活動效果都不理想的后果。采用微課教學,教師在課前把需要新授的知識以微課視頻的形式上傳,學生自行下載進行觀看,進行深入的學習,通過同學間的合作交流已經將絕大部分的疑難點消除了,即便再有一定量的困難存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針對存在的問題繼續播放微課視頻進行彌補性教學,也可以不再播放視頻,而是由教師直接進行點撥。這樣就保證了教師指導的準確、定向、精準、到位,確保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高。例如,在滬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九章《浮力》第二節《阿基米德原理》教學中,教師在課上只是對學生在教學難點“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應用”上存在的疑惑進行了細致的點撥與啟發,就將學生學習中的所有問題全部解決了,實現了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
三、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物理是一門和實驗具有密切聯系的學科,物理教學內容中有許多需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的知識點,而物理學科的進步也是在實際生活中不斷探究、不斷實驗、不斷總結和歸納才得以實現的。因此,沒有實驗,就不會有今日物理學科發展的輝煌。在傳統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一般是采用首先向學生講解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和實驗注意事項,然后讓學生對以上內容進行死記硬背,最后組織學生進行實驗的方式開展實驗教學的,這種傳統的模式把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驗過程割裂開來,讓整個實驗教學變得死板、機械,也讓學生的實驗興趣和實驗動力大大下降了。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因為學生數量過多,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不能及時、到位,也造成了學生實驗的錯誤率居高不下,一方面不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造成了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打折扣,受到了極大的制約。而采用微課教學,可以有效改善這種狀況。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為學生播放實驗視頻的形式開展教學,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邊觀看視頻,邊仿照視頻中的實驗操作步驟進行實驗操作,而教師這時候就可以深入到學生的實驗中,來到學生的身邊,和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確保實驗教學的成功率提升。例如在滬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五章《質量與密度》第三節《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了以微課視頻為指導的實驗教學。教師為學生播放實驗視頻,學生在視頻的指引下,首先使用天平測量形狀規則、體積不同的兩個木塊,以及體積不同的兩個實心鐵塊的質量,又用量筒分別測量了木塊以及鐵塊的體積,最后對質量和體積的比值進行計算。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實驗操作規范以及實驗步驟的指導,讓學生明確了天平的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明確了用量筒測量物體體積讀數時需要注意的事項,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實驗能力。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實驗水平,教師還開展了一次優秀實驗操作能手的評選活動,將在實驗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學生選拔出來,讓他們進行實驗操作,并把他們的實驗過程錄制成微課視頻,在今后的教學中進行運用。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對自己實驗操作的要求更高了,也在更大程度上刺激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同時這些錄制好的微課視頻可以在今后的教學中循環使用,大大降低了教師每一次實驗教學的工作量,可以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去鉆研教學,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四、微課在初中物理課后鞏固過程中的運用
初中生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身體、心理、思維等方面都處于不穩定狀態,并且其個性、能力、情感、學習基礎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經過了課堂教學之后,總會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還會存在一定的疑惑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在傳統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后,就很難再組織學生進行大面積的指導講解了,而學生因為學習的壓力較大,也沒有時間再進行較為系統的全面學習了,這就造成了學生的課后鞏固學習不深入,也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而運用微課教學,教師把教學的內容及講解的視頻上傳到了網絡平臺,學生可以自行下載那些自己認為學習不扎實、掌握不牢固的學習內容的視頻進行觀看,因為這些視頻的時間都只是在5分鐘到8分鐘之間,不會占用學生較長的時間,因此可以在吃飯前后的時間觀看,可以在休息之前觀看,把學生生活當中、課余的碎片化時間有效地加以運用。又因為當前移動電子終端設備的普及化程度越來越高,學生可以在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上下載視頻,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教學視頻的觀看,可以保證對學習不扎實的知識點的有效鞏固,為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更多的便利條件,為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提升、物理技能的發展及綜合素養的提高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微課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為初中物理學科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為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更加強勁的動力,為初中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利用微課進行初中物理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教學活動得到了順利開展,課堂氛圍得到了充分活躍,為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與學生的同步發展提供了一個更加高效的平臺。我們應當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合理應用微課教學,就一定能夠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更大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許建軍.淺談微課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4):65.
[2]徐生強.淺析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7(29):84.
[3]楊國平,王金娜.初中物理微課教學淺析[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7(6):38-39.
[4]李雙華.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15):0041-004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