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聰
摘 要:朗讀是最常見、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需要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在導入新課后更是需要把引導學生朗讀放在第一位,并且要求學生反復地、不同形式地讀,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結合注釋理解故事內容。對于故事所蘊含的道理,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最終達到有所發現,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關鍵詞:情境;朗讀;理解;感悟
小學階段選編的四篇文言文其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語言特點,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為初中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由于文言文與現代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學生很難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這就給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時帶來很大困難。很多教師因此在教法上無所適從,導致“病急亂投醫”,以為強行灌輸人文內涵,采取逐詞逐句講解對譯的方法就會達到教學目的。為克服這樣的困難,糾正錯誤,新課程改革呼吁我們要把注重情感投入作為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文言文教學的重點。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結合注釋理解字詞句的大概意思,說出故事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明白文中蘊含的道理,并受到啟迪。因此,新課改下的小學文言文教學要遵循:“情境導入—反復朗讀—理解內容—感悟道理”這個規律。只有深化這條主線,課堂教學才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導入
文言文與現代文在表達形式上差異較大。在內容上語言凝練,簡潔流暢,內涵豐富。小學生初步接觸文言文既好奇又陌生。為調動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在文言文教學時應注重引導學生入門,在講授新課時要善于創設情境,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個環節掃清障礙。導入新課時,我根據課文特點創設不同情境,拋磚引玉。如,在講授《伯牙絕弦》時,我會根據課文中“遇到知音”和“痛失知音”這兩個環節上巧妙地運用《高山流水》《琵琶語》《勿忘我》這三首古琴樂曲作為背景音樂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陶醉在故事的情境中。通過這樣創設情境,把學生思緒、情感帶進課堂,加上教師動情誦讀和述說當年故事,學生聽起來津津有味,求知欲望強烈,都積極地嘗試模仿著老師朗讀的節奏、音調、韻律來讀書。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故事,說明道理做好了鋪墊。
二、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課文
新課標指出:“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弊x,是語文教學中一種簡單而有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文言文教學中,我非常重視“讀”的訓練,而且形式多樣地反復朗讀可以讓學生讀準節奏,讀出古文的韻味。首先在教文言文時我要給學生范讀課文,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抑揚頓挫、流暢自如,從而感染學生,激發誦讀興趣。其次,指導學生讀通順課文,我采取的朗讀方法是:一要把朗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三要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如,《學弈》中的“為是其智弗若與?”要讀出反問的語氣;“曰:非然也?!睉x出肯定的語氣。最后,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熟讀成誦。讓學生如臨其境,如沐其情。
三、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
課文讀通順后,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要求學生根據注釋、插圖并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字詞和每句話的意思,這一點也是理解課文內容至關重要的一環。為此,我在教學時指導學生著重從三方面入手理解詞語:(1)一是關注與現代常用義不同的詞。如《兩兒辯日》中“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的“去”表示“距離”的意思。(2)二是重視現代文中很少出現的詞。如:“孰”“乎”“汝”“哉”“兮”等疑問詞、語氣助詞,讓學生認真對照注釋進行理解。(3)三是弄通一字多義的重點“字”用法。如《伯牙絕弦》中四個“善”字的不同用法:“善鼓琴”與“善聽”中的“善”字理解為“擅長、善于”的意思,兩個“善哉”是表示贊嘆之義。當學生在掃清語言障礙,弄懂字義的時候,就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句子的意思,從而貫通上下文,理解課文中故事的內容,對感悟文中所蘊涵的古人思想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四、弄明白文章說明的道理
有了前面兩個教法過程做鋪墊,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領悟古文中所蘊含的道理就會功到自然成。之前,相當多教師在文言文教學時,總是以教師講解代替了學生理解,始終采用逐句講授對譯的辦法進行教學,故事中要說明一個什么樣道理都是由教師直接說出來寫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學生生記硬背。這么做雖然很直接但不是明智之舉。為了深化理解,讓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能做到水到渠成,教師可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讀了課文,你對文中的人和事有什么評價。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有所感悟。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發現問題并提出自己獨到見解。這樣的感悟可謂入木三分,文章中說明的道理也就理解得更透徹。
對于小學文言文教學,除了上述所談到的方法外,還可以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因此小學階段根據學生學段特點,可向學生推薦一些故事性強、內容淺顯易懂的文言文,特別是一些學生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如《鄭人買履》《揠苗助長》《掩耳盜鈴》等,讓學生嘗試自讀,甚至會背誦。總之,小學古文教學要注重自讀自悟,讀得充分,讀得入情,讀出文章的韻味。這樣新課標下的小學文言文的教學就會達到目標。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