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釗赫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7-153-01
摘要 脊柱是人體的中軸,在研究脊柱健康的同時,按照脊柱不同的健康狀況可進行不同的運動干預,從而達到較好的干預效果,相對于無病理疼痛和相對健康脊柱人群提供按運動形式分類的多種運動干預以及術后運動干預運動等級。
關鍵詞 脊柱健康 運動強度 運動干預
一、引言
現今社會,人們享受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捷與高效,在生活方式改變的大背景下,人類的疾病譜也發生了變化。在影響健康的因素中,行為和生活方式已成為主要的因素。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給予了脊柱愈來愈大的負擔。如經常出現的頸肩腰背不適以及計提其他器官組織病變一部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脊柱系統的失衡,脊柱學專家龍層花教授指出脊椎病是多病之源,脊椎病所引起的病癥多達76種。因此,如何運用運動手段積極應對現代科技帶給人們的副作用,通過運動干預手段預防其發生、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在運動干預前準備
(一)對脊柱進行健康級別分類
可分為無不適的健康脊柱,無病理疼痛或者存在隱性受損情況的一般脊柱和有損傷并伴隨病理性疼痛的脊柱。
1.無不適的健康脊柱
對此類脊柱人群的運動干預主要以預防脊柱發生病理反應為主,此類人群在社會中屬于少數群體。
2.無病理疼痛或者存在隱性受損情況的一般脊柱
無病理疼痛或者存在隱性受損情況的一般脊柱占據絕大多數比重,由于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導致絕大多數人長期腰酸、腰痛。骨科和康復醫學中慢性腰痛十分常見,可確定為一種主觀癥狀。慢性腰痛產生的持續疼痛加速了活動與疼痛兩者間負效應。有研究表明,腰椎的穩定性下降是誘發腰痛的主要原因,腰部穩定性訓練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腰痛與功能障礙。
3.有損傷并伴隨病理性疼痛的脊柱
長期伴隨病理性疼痛的病癥有:椎間盤突出癥、椎管狹窄癥、脊椎關節強直性病癥和慢性疼痛綜合征等。嚴重的患者長期疼痛難忍,需做手術,此過程中要讓患者對脊柱疾病的治療建立信心,運用臨床醫學,運動醫學等方法進行治療后,進行運動干預恢復;對于不用手術的脊柱疼痛患者,可有針對的制定運動干預方案,達到事半功倍。
三、對脊柱進行運動干預
(一)運動干預目的
運用功能體育來增進脊柱系統的穩定性是康復醫學以及運動醫學都提倡的,功能運動的治療具有科學性、有效性、非損傷和針對性的特點。歐洲慢性非特異性腰痛管理指導方針推薦運動療法為脊柱疾病康復手段的首選。讓人們不抵觸治療,用簡單易懂的動作進行訓練。
(二)運動干預方案的確定
根據相關研究,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時間和運動項目這四個因素是運動干預方案的重心。在這些因素中,本文選取運動強度作為研究對象。
(三)運動干預強度分類
按運動的干預強度來分類大體分為三類:多肌肉群聯動,局部小肌肉群小范圍、局部范圍活動,相對靜止的運動。
1.多肌肉群聯動
參與肌肉組織較多,單位系統耗能大,調動全身系統全面,例如游泳、太極等。太極拳這項運動符合人體運動規律和解剖結構,運動方式為螺旋式與圓,行功時以脊柱為中心不斷地進行肢體的回旋運動,使脊柱始終處于三個維度的運動之中,這種運動狀態對于維持脊柱系統的穩定以及正常的功能狀態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2.局部小肌肉群小范圍、局部范圍活動
相對于上面的全身運動,此類強度的運動在強度上小了許多,例如普拉提,單位面積抻拉等。許多研究表明,機體核心力量的下降是導致慢性下腰痛病情反復的主要因素。普拉提運動主要針對身體的核心部位進行鍛煉并配合呼吸進行運動,提高了腰椎的穩定性,因此有研究結果認為這項運動可以強健脊柱和保護腰椎并提高各肌肉間的協調性與改善身體平衡性。其優越的特性使其作為一種主動的運動療法逐漸被運用到慢性腰痛的康復行列中,受到國際上的認可。
3.相對靜止的運動
這里所說的相對靜止的運動是指,呼吸脈搏不超過靜坐心跳的百分之10時所進行的運動活動。但是不是表象訓練,是有身體肌肉參與進來的運動,例如呼吸運動,單肢帶動軀干的運動(單向訓練)。呼吸運動中的腹式深呼吸運動有助于訓練到維系脊柱穩定的深層核心肌群,所易呼吸運動是維護脊柱穩定性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結論
運動干預區別與其他項目的優勢特點是及時、有效,可以在經過學習或培訓之后對自己進行疾病的預防和初步治療。運動干預能夠對脊柱穩定系統的肌肉、韌帶、關節、椎間盤等進行有效的干預,為脊柱疾病的預防、治療以及康復體系提供科學的方式,對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