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思想是深入研究教學活動后得來的結果,也是對數學計算規律的綜合把握。就目前來說,分析小學數學計算思想,幫助學生系統掌握數學邏輯思維,成了教學目標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而數形結合作為小學數學中較為常見的內容,更需要學生加強把握。本文將從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融入數形結合教學法出發,分析數形結合在數學教學課堂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教學方法;運用分析
一、 引言
《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在接受義務教育階段數學學科的學習之后,學生要能夠初步解決生活中的相關數學問題,獲得能夠適應社會需求的數學知識,并且具備還需初級學科修養,包括其中的一些解題技巧和思維方法,使中小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能夠得到充分鍛煉。
二、 數形結合思想的概念
數形結合思想無論是對于開展教學活動還是解決數學難題來說都非常重要。簡單來說,數形結合思想就是將人腦中的兩種不同思維形式結合在一起的思想。研究表明,人腦中的左右兩個半球在思維方式上存在一定差異,也可以這么說,它們分別掌管著不同的部分:左半腦控制著人的語言中樞,管理者人體的抽象思維和語言能力;而右腦掌管形象思維,也就是更側重于藝術領域,通過人腦左右半球的共同協作,才能構成個體豐富多彩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活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新的數學課程改革中也提出,專業教師要將數學教學活動和時代背景結合在一起,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鍛煉他們的數學思想和解題能力。針對小學階段的數形結合教學法來說,它屬于滲透式的數學形態。事實上,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數學概念邏輯性較強,數學問題又是靈活多變的,這就給他們的快速解題造成了一定難度。這樣一來,學生就很有可能出現聽不懂的情況,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借助數形結合的教學思路來展開課堂活動。
例如,教師在講解“最小公倍數”這一內容的時候,不僅能夠以站立報數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這一概念的認識,借助現代教學用具——幻燈片來為學生展示動態圖片,還可以利用放映動畫的方法來教會學生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有關概念。這樣,較為艱澀難懂的數量關系就變得簡單明了,抽象概念也顯得直白生動;而在講解圖形性質的時候,借助數量關系,也能對擴散學生的思維空間有積極作用,借助數字之間的運算規律,圖形幾何的概念也會顯得更加嚴謹。另外,將數形結合思想運用于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也能夠促使這一思維方式深深印刻在學生腦海里,為他們今后解決更高難度的數學問題打下堅實基礎。
三、 課堂中對數形結合教學法的應用
將數形結合思想靈活運用于小學數學課堂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量關系和幾何圖形的有關概念,進而促進他們系統掌握數學學習方法,也能為今后高年級數學課程的學習作下一定鋪墊。但是如何更好將數形結合思想滲透進小學數學課堂中,需要相關專業教師對此予以更高的重視。
(一) 在算術理解中融入數形結合教學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算術題在考試和習題中占比較大,是低年級數學課程中的重點內容,因此需要重點掌握。但是相對的,算數題靈活性高,計算量大,學生只要一粗心大意就容易出錯,這個時候,不光需要教師加強對易錯題的解析,還要從解題方法上教會學生思考。傳統課堂中,大部分數學教師都將更多注意力放在題目的講解上,習慣于讓學生背誦公式和演算模板,但是實際上,即使學生將公式爛熟于心,在面對“新”題型時還是會一籌莫展。這也從側面表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重要性。與其向學生灌輸算法,不如教會他們算理,以便于學生在面對更加靈活多變題型的時候也能得心應手的解決。教師在講述算術內容的時候,適時加入數形結合教學法,能夠使抽象的算理變得簡潔好理解,再由學生從直觀化的算理中尋找算法,這樣一來,不但能使學生充分掌握課堂內容,他們思考問題和尋找答案的能力也可以得到一定提升。
(二) 在分析概念時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掌握數學概念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把握,而小學階段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熟悉認知還需經歷三個步驟:概念形成、理解和掌握。研究表明,小學年齡階段的學生能夠對一些較為直觀簡潔的圖形能夠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利用直觀明了的圖形材料能夠對學生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避免他們有可能面臨的“一知半解”“基礎薄弱”等現象。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適時采用數形結合教學法,借助圖形展示來幫助學生清晰感知數學概念,促使他們的多種感官開展共同協作活動,形成概念的初步表象過之后還能進行豐富聯想,從而培養小學階段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推理能力,除此之外數學課堂也會更加具有趣味性。
(三) 在解決問題中巧用數形結合方法
應用題作為小學數學中的重難點,對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有積極影響,所以更需要熟練掌握。和其他類型數學題有所不同的是,應用題是以語言文字的形式來表達題目的,因此相對而言,應用題更具抽象性。但不難發現的是,應用題所呈現出來的數學問題非常貼近于現實生活,它其實是一種現實的抽象化。然而對于低年級學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直觀的形象理解上,要想延伸出對數學應用題的解法,需要數學教師在開展有關教學活動時巧用數形結合教學法,讓學生在分析應用問題時,根據現有數學情景將數量關系和圖形關系進行互換,這樣一來,就把復雜問題變得簡單化了,而且學生的解題速度也會有較大提升。
四、 結束語
數形結合是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集合形式,是數與形的有機結合。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數形結合思想貫穿于數學教學活動中,但是又和基本的數學思路有所區分。作為數學教師,更應該用直觀圖形的形式來明白流暢的展示數學語言,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難題,進而為尋找問題答案提供更多解題思路。
參考文獻:
[1] 苗小娜.數形結合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讀書文摘,2017(12).
[2] 周娟.論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教學法的運用[J].魅力中國,2017(46).
作者簡介:
閆杰,安徽省阜陽市,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柴集鎮李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