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作為藝術大家族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突顯出來的人體美而受到許多人的追捧。舞蹈通過展示人體的形象動作,凸顯舞者的線條和姿態,從而達到展現美的目的。一個舞蹈作品當中展現出的美景,往往是社會生活以及自然景色的縮影。伴隨著基礎教育的逐步推廣,舞蹈逐漸地成為教學當中的重要部分,在本文中筆者將對如何做好舞蹈教學當中的美感訓練進行論述。
關鍵詞:舞蹈教學;美感;訓練
一、 前言
人類生活當中,所有的藝術都是為展現美而存在的,舞蹈更是如此。無論何種舞蹈,都能給予人們美的享受。而舞者通過舞蹈的學習,不僅能夠達到身心全面發展的目的,而且能夠培養優雅的氣質,陶冶情操。所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行舞蹈的學習,因此其專業化程度,以及對舞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如何強化舞蹈教學中的美感訓練,也是擺在每一個舞蹈教育者的問題。本文認為,要做好舞蹈教學當中的美感訓練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二、 保證美感訓練與動作規范的協調
舞蹈在我國的歷史悠久,每一個舞蹈動作都有一定的規范要求。在目前的舞蹈教學當中,老師往往嚴格要求學生能夠按照既定的舞蹈規范進行練習,通過練習一個舞蹈作品的所有動作,達到舞蹈的流暢、優美以及完整。要想保證舞蹈美感訓練和動作規范的協調,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就是舞蹈音樂的節奏,與我們的情感、動作的力度幅度以及速度都有極大的聯系,因此在舞蹈教學當中,要保證學生對音樂節奏的熟悉程度,訓練學生對自身情感及動作的控制能力,使舞蹈表演當中的情感表達以及動作表達恰到好處,這就需要學生進行不斷的練習和體會。其次,學生對每一個舞種的背景要進行充足的了解。每一個舞種都包含了作者的情感,以及這一舞種發源地的風俗人情,民族特色,學生能夠把握住這一點,就是把握住了舞蹈的精髓。例如,新疆舞就有熱情活力的特點,符合新疆人民熱情好客的特點;而朝鮮舞穩重且含蓄,體現了朝鮮族人民的溫柔與穩重。最后,在舞蹈教學當中要培養學生的舞蹈作品創造意識,只有提高學生的創作意識,他們才能夠細心地去體會生活當中的美,理解生活當中的美。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 強化基本功訓練當中的美感意識
舞蹈的基本功是每一個舞者所必須掌握的,舞蹈老師在訓練學生基本功的時候,不僅要保證學生能夠掌握基本功的要點,更要向學生傳授舞蹈意識和表演意識,保證學生為畢業后的舞臺表演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做好示范引導作用,保證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
舞蹈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艱苦過程,需要學生有一顆持之以恒的心,還要不怕苦的精神,絕不能夠急功近利。不僅如此,一定要保證學生在基本功訓練當中對美感的表現意識,給他們傳遞一種所有舞蹈作品都是情感飽滿的概念,不僅作品整體上要有充足的情感表達,在每一個動作上也要感情深刻。例如,三百六十度旋轉這一動作,要表達舞蹈作品中,角色的情感,抑或留戀,抑或向往。基本功訓練中,要特別注意不能只強調動作要領,而忽略培養學生在基本功當中表達情感及韻味。舞蹈的每一個動作,都要求學生用心去體會,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創造美、表現美的習慣,在社會大舞臺上展現舞蹈的魅力。
四、 融入舞者的真實情感
學習舞蹈,不僅要進行不斷的舞蹈練習,老師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地參加與舞蹈有關的實踐活動。在實踐當中,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進行聯系,更加能夠體會舞蹈動作當中的真實情感。而且在實踐當中,學生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不斷地進步,保證自身舞姿的優美。通過欣賞他人的舞蹈動作,提升自己對舞蹈美的欣賞能力,逐步地提高舞蹈美感訓練的意識。
在生活當中的實踐活動,是對舞蹈學習的檢驗,鼓勵學生到生活實際當中進行聯系,能夠為日后的舞臺表演打下堅實的基礎,激發學生表演的熱情,更能促進學生不斷地進行舞蹈的學習。
五、 將美感訓練與音樂相融合
每一個舞蹈作品,都要跳出自己的韻味,可以稱其為“舞韻”,就是舞蹈動作協調的感覺。學生要達到這一要求,就必須注重自身的內在感受,掌握舞蹈表演中的節奏,配合自身的呼吸、眼神,達到舞蹈表演的優美。也就是說,舞蹈老師必須培養學生的樂感,將音樂與舞蹈結合起來,才能將舞蹈真正的美表現出來。
培養學生的樂感,需要不斷的練習,將舞蹈想要表達的情感融入音樂當中,達到相輔相成的舞蹈意境,使得整個舞蹈作品情景交融,利用舞蹈向觀眾展現人體的魅力。學生也可以通過了解音樂作品的背景,更好地理解作品,感受舞臺氛圍,保證舞蹈與音樂的協調與美感。
六、 增強舞蹈動作精細化當中的美感訓練
舞蹈是一種用動態美來表達人們生活情感的藝術種類,通過舞蹈的表演,引導人們發掘心靈深處的良好品質。不僅如此,還能幫助人們將生活當中的體會與有節奏的舞蹈動作相結合。舞蹈中的律動性是人性美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在舞蹈動作精細化的過程中,融入人性美,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生的美感訓練。所謂精細化動作就是保證每一個舞蹈動作都能夠連貫,感情豐富。而許多舞蹈老師,只注重每一個舞蹈動作的獨立亮相,而忽略了每一個舞蹈動作之間的銜接過程,影響了整個舞蹈作品的美感。
舞蹈動作當中的細膩的人體動作是突出表現舞蹈內涵的重要形式,所以對于舞蹈的每一個精細化的工作,都要求學生能夠體會其內在的情感,因為作品中的情感是連貫的,能夠保證舞蹈動作的連貫。將精細化的動作,與學生體會到的作品情感相融合,就能夠恰到好處地表現舞蹈藝術的美感,進而提高舞者自身的修養以及陶冶情操。
七、 結語
總的來說,舞蹈這一藝術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不僅包含我國數千年的文化和歷史,而且顯示了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對美的追求。而伴隨著人們對美的追求,舞蹈這一藝術形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究其根本,真正吸引人的是舞蹈動作當中所表現出來的美感。所以,在舞蹈教學當中能夠加強美感訓練,是使舞蹈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朱婷.舞蹈美感培養訓練路徑論析[J].戲劇之家,2017(19):182.
[2] 王瑞斌.舞蹈創作中舞蹈美感的運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18):308.
[3] 高原英,鄧麗.對舞蹈美感特性的理解與體會[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2(1):45-47.
[4] 劉芳.淺談關于舞蹈美感教學工作的開展[J].大眾文藝,2012(6):242.
作者簡介:
劉曉磊,遼寧省沈陽市,遼寧文化藝術職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