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芬
摘 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將思維品質列為重要維度,這對課堂教學如何發展學生思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結合教學實例從關注參與,啟迪思維;機智追問,挖掘思維;巧妙設疑,批判思維三個角度探討了在課堂教學中如何發展思維品質。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品質;策略
一、關注參與,啟迪思維
學生的參與不僅是動態的表現,而且也體現在靜態的思考與想象,以及課堂的留白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留白,就是留給學生知識、心理上的暫時性“空白”,留給學生思維馳騁的空間,從而突出學生學習的過程,使學生充分享受到“沉浸濃郁,含英咀華”的樂趣。
如在學習How can I get there?這課時,我在課前讓學生將教室的課桌按街道模樣擺放整齊,再將標有park公園,factory工廠,school學校,traffic lights交通信號燈字樣的彩紙貼在桌椅上,構成街區建筑,學生扮演行人,可自由走動,學生根據路標及標牌等進行問路和指路的自由問答。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他們主動探索,同時巧設問題、善設疑點,給學生創設一個大膽想象的空間。
二、機智追問,挖掘思維
追問是喚起兒童思維的有效策略。被追問的對象必須通過挖掘表面現象背后的真相,尋找支持觀點的各種理由,從而加深對材料的理解。小學英語會話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追問挖掘學生的思維,分析學生的思維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增強思維的深刻性。
如四年級上冊Unit4 My Home中 Part A的Let' s Talk是關于Amy和 Sarah在家中討論小貓在哪個房間的對話,其語言功能是訓練一般疑問句的問答。授課教師用課件呈現Amy抱著小貓的圖片后,引導學生扮演Amy,并運用句型“ I have a...Cat.”描述小貓。學生興致盎然,運用不同的形容詞栩栩如生地描繪小貓的形象。此時教師巧妙追問:A boy cat or a girl cat ?這一問題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大家爭先恐后發表意見。教師并沒有直接揭曉答案,而是追問:How do you know that? 此時課件呈現Amy的話:I have a cat. She's cute.有的學生說不出原因,有的學生找到了關鍵詞she。針對優生提出的“動物要用代詞it”的疑問,教師順勢介紹文化:在西方國家,人們將寵物視作家庭中的一員,故用she。
三、巧妙設疑,批判思維
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引導其摸索方法,自主或在教師的幫助下探尋答案,是培育思維品質的課堂需要。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靈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活化教材,通過擴展教材內容或活動步驟,充分激發學生勤于思考、敢于創新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多角度、多方面、新穎獨特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挖掘教材內涵,激發學生潛力,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獨創性以及創新性。
如在教學人教版《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2 Last Weekend 中Read and write板塊,教師設計了如下五個問題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引發其思考和表達。
Q1: Did Mrs Broom clean the room well? Was she a good housekeeper?
Q2: How do you understand “Everything was old”?
Q3: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Holiday Hotel? Why?
Q4: How was the chair/TV?
Q5: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Mrs Broom/Wu Yifan /the manager?
以上問題文本中沒有直接答案,對于 Q1,學生依據文中“ Robin cleaned the room.”可知,Mrs Broom沒有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不是一個 good housekeeper。回答Q2時,則需要學生發揮想象,并從文本中提取出如下信息: The chair/TV/lamp/bed/...was old.對于Q1,學生需要充分掌握文本內容,并用自己的語言回答。Q5是一個開放性問題,要求學生結合對文本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經驗作出個性化的回答。
學生在回答這些問題時,需要依據相關事實和個人經驗作出分析、判斷和推理,觸發深度思考,重組文本語言,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只有思維多元化,表達才能多樣化,語言輸出才具有創造性。
總之,思維品質的培養是長期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把握時機,引導學生由此及彼、由點到面,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教師要善于設計問題,給予學生一把開啟思維之門的鑰匙,通過問題推動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思維,進而促進思維品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肖卓敏.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18(2).
[2]施慧瓊.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探索[J].華夏教師,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