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燁
【內容摘要】本文依據新課程改革理念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如何對學生進行準確分層、如何進行分層備課、分層指導等方面對分層教學進行了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化學 分層教學 策略
一、高中化學分層教學實施的依據
1.課程理念為我們進行分層教學提供了思想基礎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新課程的理念中特別強調了多種學習方式和多元教學目標在學生持續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提出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選擇機會,以滿足不同學生發展的需要、適應社會多樣化對人才的需求。
2.高中化學課程的結構為我們進行分層教學提供了課程基礎
高中化學新課程結構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兼顧學生志趣和潛能的差異和發展的需要,考慮到學生個性發展的多樣化需要,更好地實現課程的選擇性,不僅設置了旨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必修課程還設置了具有不同特點的選修課程模塊。
3.多元智力理論為我們進行分層教學提供了理論基礎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結構是多元的,具體的人所具有的智能是不同的,這種特征構成了人與人的差異,也構成了社會的多樣性。這就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成為化學家或者是化學工作者。
4.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差異為我們進行分層教學提供了行動基礎
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環境、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心智必然使學生在化學課程學習過程中出現分化,為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促使教師進行分層教學。
二、分層教學的實施
分層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因此,準確分層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基礎。如何保證分層的基本準確?
教師不能只憑入學成績或摸底考試成績在學期初就對學生進行分層,至少要經過二個月左右的時間準備才能對學生進行分層,在這期間,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課堂聽講情況、課堂問答、作業完成、面批交流、問卷調查等多個方面了解觀察學生,從學生的思維品質、興趣、知識基礎、成績、學習態度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初步分層。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必須充分了解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評價,讓學生對自己學習化學的現狀、形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及對以后學習化學的前景進行回顧、分析與展望。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根據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進一步和部分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說明分層的目的與意義。使師生之間的認識趨向一致。教師對學生的理解與認識將更加完整,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評有效整合,這樣既達到了準確分層的目的又防止了對學生心理造成傷害,能使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向著各自的目標努力前行。
對學生進行了分層,目的是為了實施針對性教學,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設計不能是“大鍋飯”而應該是確保基本“營養”下的各類“套餐”。分層備課成為實施分層教學的關鍵。
分層備課首先要認真解讀教材和課程目標,設置好各個層次共同的基本目標,為所有學生“托好底”。其次,為不同的學生選好題,例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時,對基礎掌握類的學生,主要是讓他們完成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等涉及基本概念的判斷;對提高鞏固層次的學生則讓他們進行電子得失的標注及方程式的配平練習;而強化沖刺層次的學生,則讓他們根據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從給定物質中選出反應物生成物完成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力求將作業練習設計在各個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每一層次的學生都通過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獲得成功的體驗,以此激勵學生成長。
分層備課為我們分層教學的實施規劃了目標,在實施過程中充分體現分層教學的優勢,分層指導是重點。分層指導可以從課堂教學和課外輔導兩個方面進行,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分層指導一是可以通過在編制的學案上進行不同提示進行,例如:學習不同類型的晶體這一部分內容時,對基礎掌握層次的學生可以提示他們著重從概念及物質的類別出發判斷晶體類型;對提高鞏固層次的學生,則提示他們從組成晶體的微粒及作用力性質來理解晶體類型;而對強化沖刺層次的學生則要求他們從晶體的微粒及作用力強弱理解晶體的性質進而從性質與晶體組成來推測晶體的類型。二是進行適量的“班內復式教學”即根據教學內容或作業反饋情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完成不同的活動。
課外的分層輔導則重點放在強化沖刺層次的學生上面,這些學生將以化學為選科目標,因此對他們不僅需要在教材知識、解題方法進行指導。更重要的是在學科思維上進行引導,優化學生的學科思維,使學生能從不同角度看待物質與變化,升華其思維品質。還可以充分利用整個年級組化學教師的力量,對他們進行競賽輔導、開展課外實驗,通過實驗培養其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設計與探究能力,為進一步學習研究化學打好扎實基礎。
總之,教師必須以“經過一段時間的分層教學,逐步縮小層次之間的差距,特別是縮小基礎掌握層次與鞏固提高層次間學生的差距”為目標,不斷精心組織實施分層教學,使基礎掌握層次與鞏固提高層次的學生逐漸融合,在適當的時期將這兩層次整合一起,層次的減少必將更有利于教學的管理與實施,使課堂教學更為高效。
【參考文獻】
[1] 劉樹仁. 試論分層遞進教學模式[J]. 教學與管理,2001(8).
[2] 張玉. 高中化學建構式課堂中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汾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