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社會對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意識到培養學生優秀的核心素養能力至關重要。本文就如何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視角下進行語用能力訓練闡述自身的觀點,希望能夠為廣大同仁提升班級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做出一份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語用訓練;綜合素養
當前普遍小學階段教師在進行學生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在此類教學模式下,教師的基本教學理念為教會學生一定的語文知識即可。基于此理念進行語文教學,學生的語文能力發展不均衡,綜合素養難以提升,尤其是核心素養的培養會存在短板,這對于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會產生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為了避免此類狀況的出現,教師要能夠找準語文教學的切入點,從學生語用能力的訓練著手來逐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只有如此,教師的教學目的才能夠達成,學生也才能夠在小學階段夯實自身的語文基礎。
一、 搭建語言訓練平臺,落實語用教學
學生語用能力培養和提升的關鍵在于,要能夠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聽說平臺。長期以來,學校都十分重視學生讀寫的能力,對于學生聽說的能力進行了選擇性的忽視,這是極為不正確的做法。只有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定期給學生準備好聽說的舞臺,并鼓勵每一位學生都產生在舞臺上展現自己的勇氣,學生的聽說能力才能夠逐步提升,自身的語用能力也才能夠在此過程中獲得穩步的成長。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要能夠發揮好榜樣作用,要能夠每個月都給學生組織好相應的聽說活動并帶頭參與。只有如此,學生才會意識到這些活動的重要性以及趣味性,自身的語用能力也才能夠在訓練平臺的幫助下逐步增長,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能力。
二、 創新教學模式,提升語用能力
在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過程中,教師需要秉承以下的原則:聽說并重、捕捉重點;情境讀文,避免“高耗低效”;講演結合。基于此類理念完成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后,學生不僅能夠顯著提升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夠積極主動配合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從而促使教師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的同時,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同樣能夠獲得顯著的提升。在此過程中,教師同樣需要注重對學生語用能力訓練的指導,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需要讓學生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例如,我結合二年級上冊的教材《黃山奇石》一課的特點及訓練的要求,不僅要讓學生認識石“奇”,還要讓學生感悟石“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按照“觀察——讀文——想象”的方法學習第2~5自然段,然后讓學生把想象到的內容寫一寫,畫一畫。并且出示課后練習中奇石圖片讓學生說一說,給奇石取名字,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體會、感悟,啟迪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陶冶學生的情趣,多元化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學習《大禹治水》一課,讓小朋友通過自己的想象說說大禹在治水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設計多種形式,抓住字詞句對課文進行滲透,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自主閱讀,讓學生“樂于表達、會表達”。經過此類過程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和文化底蘊,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同時通過此類鍛煉,學生的聽的能力也能夠得到鍛煉和提升。當學生聽和說的能力都得到顯著的加強以后,我就會讓學生就自身已有的語文知識在課堂上進行演講比賽。如教學《雪孩子》這篇課文的時候,我設計了:跟孩子談談冬天,看看雪景圖,讓孩子們在情境中走入文本。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之一。我讓學生在看懂圖意的基礎上,來理解課文中的詞、句、段和文章的內涵。在觀看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一圖時,老師問從哪里看出他們高興呢?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唯恐把自己的精彩答案給遺漏了。在這此起彼伏的回答聲中,學生們理解了重點詞句。又如,片段一中的雪景圖,把孩子們帶入了生活的情境,貯存的詞語也一下子變得那么鮮明而富有感情色彩,如白茫茫、潔白、銀色的世界等。孩子們情不自禁地用這些形象的詞語去描繪眼前見到的雪景圖。再看最后的一張白云圖,把課文內容“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歡樂,為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后自己變成了云朵,以及雪孩子助人為樂、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都融入了這張簡單的畫里,讓畫不再是畫,而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東西。我覺得在這“看圖中學文”,把孩子們帶到了一個永不枯竭的活的源泉中,在這翻騰著絢麗浪花的源泉中,孩子們的思維極大地得到訓練。
三、 結合學生日常生活,開展語用實踐活動
語用訓練教學以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能夠局限于課堂上,教師同樣要將目光放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相關內容的講解,學生會理解得更為透徹,自身的主動性也會進一步的提升。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則需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春游、秋游這一類的活動,并要能夠引導學生通過此類實踐活動獲得語用能力的提升,具體表現為,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提案春游、秋游的地點和原因并進行公開投票,在游玩的過程中也可以結合祖國的大好河山帶領學生進行吟詩作畫,在回到學校之后,就春游或秋游的經歷,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并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從而促使今后的活動更為完美。通過此類實踐活動,學生的語用能力可以更上一層樓。或者教師也可以利用一些說明文的教學,引起學生對于此類文章的興趣,給學生介紹一些相關讀物以及介紹一些時事給學生討論,讓學生學習更加自主,提高他們的語用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結語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要能夠意識到培養學生優秀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同時教師也需要找準核心素養的教學切入點,也就是學生的語用能力訓練。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在此階段穩步提升自身的語用能力和核心素養能力,且為自身今后的語文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最終達到成為社會期望的實用性人才的教學目的。此路漫長,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張軼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用教學訓練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30):9.
[2]姜文英.網絡信息化教學體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7):51-52.
作者簡介:
鄭琛,福建省福清市,福清市百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