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應用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現代科學技術被應用到基礎教育教學中去。特別是近幾年,以微課為代表的新型教育資源在小學基礎教育各個學科中的應用愈加頻繁,由此也引發了微課與學科教學融合的新一輪熱潮。作為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小學教育的重難點學科,小學數學如何實現有效教學這一課題一直以來都是教研的重點內容。實踐表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資源,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作用明顯。基于此,本文就微課資源與小學數學學科的融合應用相關內容做進一步地研究與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有效應用
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其在教育領域的滲透,有越來越多的科技資源被不斷地整合到課程教育中去。微課作為現代科技與教育整合的典型之一,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愈加頻繁,并發揮著重大的影響與積極的作用。以下,我將針對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與建議。
一、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與局限性分析
(一) 應用優勢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相當部分的學生或畏懼、或抵觸學習數學。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對數學未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新課標提出,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應當注重對小學生學習注意力、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的培養。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育資源,則很難達到這一效果。面對這一狀況,相關教師、專家、學者開始致力于研究一種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的新興教育資源。在此背景下,微課應運而生。將微課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一方面可以通過視頻教學的途徑,使知識傳播的方式更加新穎,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微課的內容比較精簡,時長約為8分鐘,這對注意力不易長久保持的小學生而言,則無疑是最佳的學習方式之一。此外,微課獨特的動畫模式教學,也能夠大大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 局限性
微課是以視頻教學為核心,其在資源利用過程中,必須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作為載體進行資源的學習與利用。這對于部分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學生而言,則難以配備此類條件,更無法起到輔助學習的作用。此外,微課的操作還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存在一定的操作難度。與此同時,部分學生在利用手機、電腦等設備進行學習時,由于學習自覺性與自制力不足,易使用這些電子設備來看電影、玩游戲等,久而久之容易使學生沾染一些不良的網絡習慣。
二、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以下,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進一步探究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 在課前預習階段的應用策略
根據前文所述得知,微課有助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對此,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可利用微課資源來調動學生對新課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通過微課視頻來引導學生思維走向,增強其學習與探索新知的欲望,進而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位的“數據處理”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制作微課視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等三種不同類型的統計圖直觀地呈現出來,并讓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先進行自我學習,從而對新課教學內容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之后,教師在結合新課標倡導的“生活化”教學理念,將“數據處理”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通過測試班級同學身高、體重并將相關數據體現在統計表上來加深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并激發起學生對“數學處理”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開展學習與探索。
(二) 在課堂教學階段的有效應用
與其他學科相對比,數學知識的邏輯性較強,學習難度較大,特別是其中涉及的一些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與解題方法,很容易造成學生理解困難,并引發學生對數學的畏難情緒,甚至是抵觸心理。面對此狀況,教師亟須找到破解之法。而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則正好提供了破題“良方”。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部分知識時,課程教學要求學生需要能夠自己找到長方體的長、寬、高并計算出各個面的面積。而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基本所有學生都能夠找到長、寬、高,但在計算各個面的面積時,卻難以有效分清。對此,教師可以制作與“長方體”相應的微課視頻,利用長方體的三維透視圖詳細講解長方體各個面之間的關系以及面積的計算方法,并在課堂中為學生反復播放,以此既避免了教師反復畫圖講解的困擾,又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再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一單元“圓柱與圓錐”時,若光憑學生自我想象,則難以達到有效學習探究的目的。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將圓柱與圓錐打開的全過程演示出來,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圓柱體的側面為長方形、圓錐體的側面為扇形以及圓柱的高與底邊周長變為長方形的寬與高的過程等,從而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演示過程中,要注意視頻演示的速度,應當盡可能地為學生留存一些自主思考與消化理解的實踐,同時給予學生適當的動手實踐空間,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化、透徹,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效果。
(三) 在鞏固復習階段中的有效應用
此外,微課在學生復習鞏固知識階段中的應用也作用顯著。在該階段,教師通過微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復習效果,增加知識的牢固性。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二單元“分數混合運算”后,仍有一部分學生無法準確理解與掌握該部分內容,而課堂的時間又極為有限。對此,教師可以將該部分知識學習的重難點內容制作出微視頻,并共享到校園網上,供學生課后下載與學習。學生在復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則可以通過微信、QQ等即時通信軟件,在線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與探討,以此幫助學生及時鞏固知識,增強學習效果。
三、 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為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則教師必須遵循新課標的要求,靈活應用微課資源,將數學課堂打造的更富有生活性與趣味性,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促其實現全面、綜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艷.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31):198-199.
[2]周海斌.摭談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的誤區及有效策略[J].中小學數學,2016(04):27-28.
作者簡介:
夏靜,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