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日益進步,結合不斷進步的教學觀念,并根據當前七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在性格上的差異,結合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能夠有效帶動同學的新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大對小組競賽情境的運用,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效率。然而從實際的應用中看,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改善和優化,對此,本文分析了在實際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應用策略,希望能給初中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小組競賽情景
一、 引言
隨著新課改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組競賽情景的運用在課堂上的應用也開始得到人們的關注,事實證明,小組競賽情景的應用在對提高初中的教學效率有一定的作用。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的應用中來看,對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改變,學生在學習中增加了競賽觀念,使整體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結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要求,具體分析了小組競賽模式在課堂上的應用。
二、 小組競賽情境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的價值
隨著新課改觀念的不斷深入,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人翁的身份被越來越多人關注著,以往的教學模式也做出了許多改變,使之能夠很好地適應新課改,教師也希望通過新的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主動性以及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由于長期受傳統的“灌輸式”教育的影響,新的教學模式短時間內很難有所成就,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一些新的教學模式不斷的被運用到教學中,比如小組競賽情境的運用,在經大量的應用反饋后,發現它的成果相比于其他方法更加顯著,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具體的應用到七年級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上,我們很容易發現,課堂一改以往死氣沉沉的狀況,每一個學生都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也使道德與法治成為了充滿活力的課堂,由學生們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所取得的成績可以看出,小組競賽情境運用的重要性。
三、 小組競賽情境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的現狀
在實際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在對小組競賽情境的運用上,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導致小組競賽情境的作用沒有最大程度發揮出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會發現,在老師分配好小組之后,在小組進行問題分析的時候,這節課堂已經脫離了老師的掌控,最終因為一些小組
沒有良好的自制力,在下課之前很難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這反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在小組競賽情境應用于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能否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不是靠師生哪一方面的努力就可以的,而是靠師生的共同努力,老師要具備良好的掌握課堂能力,不管發生什么意外,都能在第一時間將學生引導回課堂的學習中去,在課堂上,老師務必要掌握好“大局”,另一方面,要求我們的同學要規范自身行為,有一定的自制自控能力,服從老師的安排,只有老師和學生之間能夠達成共識,小組競賽情境在七年級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推動整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高效順利的開展。
四、 小組競賽情境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的策略
(一) 合理分配小組,實現成員之間的互補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我們的學生也是這樣的,就算是親兄弟在性格上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更何況是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呢,這時候教師要通過開始對學生的觀察進行初步分組,將一些對學習沒有太大興趣的同學分開,要不然將他們放在一起,不僅讓學生一無所獲,而且還違背九年義務教育的基本要求,讓一些學習認真,對待老師分配的學習任務認真的同學帶動那些沒有多大興趣的同學,讓他們也逐漸喜歡上學習,再有就是將不同性格的同學分配到不同的小組中,將那些內向的同學和外向的同學分到一組,這不僅僅為了每次學習每個小組都有人發言,也是為了能夠實現同學之間的互補,和彼此之間的相互交往,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補,在最大程度上讓每一個同學都發揮自己的優點,使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率最大化。
(二) 增加學習任務的趣味性,激發學習興趣
要想學好一件事,首先的是對這件事有興趣,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也是如此,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都是在學生階段過來的,也都知道學習是很枯燥的過程,而現在作為老師的我們,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應當注意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因此,在七年級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所教的每一個同學都有所了解,并結合教學安排,結合學生的興趣創立符合學生興趣且具有思維培養性的教學情境。比如在實際教學中,可以讓每一個小組來談談預習的成果,在不同小組的比較下,學生們能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為以后提供動力。
(三) 倡導分工合作,指導學生學習
分工合作是很好的教學思路,在實際教學中也很有成效,通過分工合作,將每一個同學都融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所起到的作用,分工合作既節約了時間,又可以讓每個同學都加深對學習的印象,在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老師切記不可幫同學解決,而只是引導該小組走到正確的方向,引導他們接近答案,最終讓同學們自己探討出答案。也正是這小組競賽分工合作的應用,才能夠將每一個同學都結合起來,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逐步吸收知識,達到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最大效果。
五、 結語
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進行小組競賽情境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定位,在一定的任務安排下,可以進行小組合作探討,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使之走向正確的方向。只有當學生自身充滿競賽意識,才能在很大程度上進行主動的思考,所以應該倡導小組競賽情境的運用,讓學生在同組或者別組同學的競爭下學習到社會生活的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使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更加正規化。
參考文獻:
[1]黃云剛.圍繞“五E”教學.凸顯核心素養——以七年級道德與法治開放性教學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7(25).
[2]林美姍.路在腳下 再出發——七年級《道德與法治》部編本教材使用建議[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10).
[3]王有鵬.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內涵及注意之點[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2).
作者簡介:朱杏園,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會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