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的生物教學中我們發現高中生物的核心素養是通過課程來學習的。在高中生物教學里有些人關注個人的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因為它具有終身性和綜合性的特征。我國的教育正在從“知識本位”時代走向“核心素養”時代,這是個全球性的教育趨勢。本文將對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與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闡述,并且對高中生物教學中素養的培養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教學;實踐
一、 引言
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學校對生物學科的學習是非常重視的,生物學科的學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學習的能力,也可以為學生搭建一座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在生物教學的學習中,應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日后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高中生物教學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生物科學和把生活與生物合理地進行運用和聯系,因此,這三個方面培養對學生的生物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 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高中學生在生物學科中的核心素養體現高中學生在生物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是為了讓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全面了解,也幫助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與形成。知識素養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而核心素養則是學生各個方面的培養,情感態度的培養與價值觀的培養是建立在知識教育能力的培養之上。
三、 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
(一) 理性思維
能夠運用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模型與建模、批判性思維等方法探討生命現象及規律,審視或論證生物學社會議題。
(二) 科學探究
能夠積極發現生活中生物學科存在的問題,針對生物學的現象進行提問、觀察、實驗設計與實施方案的結果進行討論與研究,在開展不同工作的同時,都很愿意和團隊合作。
(三) 社會責任
生物學科的社會責任是指基于生物學的認識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作出合理的解釋和判斷,嘗試解決生物科學在生產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學生更應該關注社會生物學的議題,并且進行談論與交流給出合理的解釋,能夠分辨出偽造的科學和迷信;向人們宣傳健康的生活、保護環境等相關意識,再結合本地的資源進行科學實踐,嘗試解決生活中與生物學有關的問題。
四、 在高中生物學科中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對策
(一) 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高中的生物教學中,對學生動手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教學任務。眾所周知,培養學生親自動手的能力,學生就可以從自身實驗的過程中得到實踐的能力。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操作?首先,讓老師對學生進行小組分配,學生依據教材提供的實驗,進行獨立或小組之間共同合作來完成實驗操作,這樣,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也給同學提供了獨立的思考機會和獨立的空間,最后,不管實驗是否成功,都可以讓學生加深在實驗過程中所涉及的知識,也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這個道理。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動手之后去正式實驗的結果,如果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出現失誤或是實驗的結果有誤差時,教師再去指導學生并且將錯誤的要點進行分析,分析過后再次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一直到實驗的結果正確為止。實踐能力操作對學生的培養不僅可以從中學到知識也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
(二)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高中生物是一門實驗比較多的學科,所以為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校提供的教學策略與教學資源和學生實際學習的情況進行結合,將生物教學和教學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實施創造性探究教學策略。探究式教學具體的方法:依照教學的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作出相應的假設,根據假設進行實驗交流,讓學生根據假設進行驗證實驗,得出實驗的結果,再讓同學們進行交流與合作,這樣探究教學的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解決問題意識的形成,也可以充分為學生提供自主實踐和自主想象、自主思維的機會。學生如果長期在這樣學習的環境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對學習的興趣,進而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這是在生物教學中學生素質培養的重點,教師引導是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的重點,主要引導學生對資料的搜集以及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積極鼓勵學生要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從而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
(三)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其他學科
在教學過程中,各個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在素質教育的實施中越來越緊密。在學生學習高中生物學科中涉及的許多知識都是要利用其他學科來解釋的。如:學習葉綠體知識點的時候,可能就會涉及要用學習化學的方法去解決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學習到分泌蛋白知識點的時候,可能就要涉及用物理的方法去實現蛋白分泌的過程。不僅如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哲學講述教學原理的知識點也是相對比較多的。在解決高中生物教學的同時還運用到其他學科的知識,這不僅可以幫助同學們對知識進行快速有效的掌握,還可以促進學生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有著很大的幫助,需要注意的是,在運用其他學科去解決生物學科的問題時,要以強化生物教學的知識為前提。
(四) 要培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首先需要老師具備過硬的學科素養。老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核心素養。高中生物老師自身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只有老師具備強大的師德素養,才能提高自身的事業心,在自身的工作崗位上積極奉獻的老師才能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素質,才能教育好學生。
五、 結束語
在高中的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能夠積極地配合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建立一個長期的教學系統,同時在指導學生理解高中生物教學目標時,能夠合理地運用探索式教學的方法進行內容的講解,利用教學實驗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曾嚴.淺析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5,(1):48.
[2]梁振.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J].文理導航(中旬),2015,(4):56-57.
[3]丁靜.基于思維教學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處理方式——以《減數分裂》一課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6,(8):107,108.
作者簡介:
潘衛星,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武進區湟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