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艷
摘 要:該文介紹了阜陽市潁州區種子管理工作現狀, 提出今后種子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的建議。
關鍵詞:潁州區;種子管理工作;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 S33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12-0146-2
種子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命根子”,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石。種子市場準入、品種準入、種子質量、依法行政等是種子管理的重要環節。以下就阜陽市潁州區種子管理工作的現狀及發展談幾點建議。
1 種子管理工作現狀
1.1 種子管理站機構及人員現狀
1.1.1 機構設置 阜陽市潁州區種子公司、種子管理站于1996年6月成立,是1個單位2塊牌子的事業性差額單位。2014年4月經區編辦批準成立了潁州區種子管理站,是潁州區農委下屬的副科級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全區種子執法管理和種子技術推廣服務職能。
1.1.2 人員現狀 潁州區種子管理站現有專業技術人員6人,其中農藝師2人,助理農藝師4人。經過省市多次培訓學習,考試認證,5人持有種子檢驗員證,6人持有種子執法證。是一支執法能力強、管理水平高的精干、高效、廉潔的種子管理隊伍。
1.2 種子管理工作現狀
1.2.1 種子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目前,全區種子市場經營秩序總體良好,管理工作成效明顯,市場進一步規范,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侵權違法問題不斷減少。種子質量監督檢驗及種子質量糾紛鑒定等工作進一步規范,種子市場管理工作納入了規范化和法制化軌道,真正杜絕不合格種子上市,保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侵害,保障了農業生產用種安全,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
1.2.2 完善了種子質量檢驗體系,建立了種子標準化檢驗室 種子管理說到底是質量管理,而把握質量這一關則靠種子檢驗。目前,潁州區種子管理站建有總面積達60m2標準檢驗室,分室設置,布局合理,室內干凈整潔,儀器排放有序。種子檢驗室主要檢測設備有:電子天平等高精度衡器、干燥箱、光照發芽培養箱、低溫低濕儲藏柜、電子精密溫濕度計等儀器設備20多臺(套)。標準種子檢驗室的建立,提高了種子檢測技術水平,種子質量穩步提高。
1.2.3 開展試驗示范,推廣了農作物良種 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離不開優良種子,加快品種更新換代是大勢所趨。近年來,潁州區種子管理站積極引進各類農作物新品種30多個。通過試驗,篩選出一批適應性強、豐產性好、優質、高效的新品種;通過示范,高產優質多抗高效的農作物品種得到推廣應用,從而優化調整了種植結構,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和質量。
1.2.4 規范了種子標簽和生產經營檔案管理 近年來,潁州區種子管理站嚴格規范種子標簽和生產經營檔案管理,切實做好種子標簽和生產經營檔案管理工作,對違反種子標簽和生產經營檔案管理規定的違法行為堅決予以查處。種子生產經營者嚴格按照新辦法制作了標簽和使用說明,如實向種子使用者提供相關信息,并嚴格按照要求印制了二維碼,保障種子質量可追溯;生產經營企業嚴格按照要求建立和保存生產經營檔案,并詳細記載生產過程中氣象資料、栽培管理以及加工包裝和銷售環節等相關信息。
1.2.5 積極調解處理種子糾紛,化解矛盾 潁州區種子管理站高度重視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制定了來人來訪登記制度,做到熱情服務、首問負責,客觀公正。以穩定為大局,以保護農民利益為宗旨,依法做好調解工作,盡量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2017年3月份小麥倒春寒、8月份玉米高溫熱害、11月份小麥旱情,全區發生多起種子質量糾紛,截止到目前共調解種子質量糾紛投訴10起,依法保護了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避免了群訪事件的發生,使雙方權益得到最大保障。
2 提升種子管理工作的建議
2.1 進一步加大對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力度 通過各種形式進一步加大對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力度,為推進管理部門依法治種、經營者依法興種、農民群眾依法自我保護,規范種子市場管理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經營門店和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培訓,增強從業人員知法、懂法、用法意識,在守法生產經營的同時,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2 進一步強化品種監管 把品種管理作為種子管理的根本性工作切實抓緊抓好。一是要擴大監管范圍,將品種監管從主要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延伸;二是要加大品種抽檢力度,主要農作物實行全覆蓋,同時做好真實性和轉基因檢測,尤其是加強生產基地田間樣品的抽檢,嚴厲打擊套牌侵權和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行為;三是要按照新《種子法》賦予的查處侵權案件職能,切實履行好職責,保護品種權人的合法權益。
2.3 做好新品種展示示范,加快新一輪農作物品種更新換代 認真做好新品種展示示范,做好主導品種的推介示范工作,引導種田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主體正確合理選擇適應性強、抗逆性好的合法品種,規避因天氣因素和品種適應性以及抗性帶來的風險。新品種展示示范除了與農業技術相結合,與農業機械相結合,與農民培訓相結合以外,還要逐步與品種結構調整相結合,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相結合,與扶貧攻堅、精準扶貧相結合,與發展特色種植業相結合,與規模化產業化相結合,與發展特色專用糧食品牌相結合。加快培育一批綠色生態、優質安全、多抗廣適、高產高效以及特殊專用新品種,加快新一輪農作物品種更新換代。
2.4 嚴格規范執法,創新監管模式 嚴格執行執法程序,規范制作執法文書,積極開展種子監督檢查,及時公布案件信息和處理結果,對在種子監管工作中有案不查,失職瀆職的違法行為,要嚴肅追究責任,重點抓好事中監管和事后服務,落實“放、管、服”的新理念;繼續落實“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管理新模式,轉變管理方式,用新思路分析問題,摸索出一套結合當地實際的創新監管模式。
2.5 建立長效機制,促進種業發展 要加強種子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建設,依法及時公開種子企業許可信息、品種信息、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政處罰案件等信息。要建立黑名單制度,將生產經營假種子、套牌侵權種子企業及非法經營門店納入黑名單,公共曝光,進行重點監管。認真開展行業信用評價工作,向社會推介守法經營、信用良好的企業和當地適宜的優良品種。
參考文獻
[1]朱莉莉.基層種子市場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12):341-343.
[2]張宏剛.縣級種子市場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種業,2012(7):33-34.
[3]高世紅.縣級種子市場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種子世界,2010(01):20-21.
[4]連中學.渭源縣種子管理工作現狀及發展建議[J].種子世界,2018(04):11-13.
(責編:施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