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錫珍
摘 要: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關注點。在當前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教得較為困難和拘謹,學生學得也較為枯燥,方法不足或者方法不好,加上應試壓力,教師和學生在學習上心理負擔較重。如何提高中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英語科目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教師應該在有效教學與引導學生提高效率上加強方法研究與實踐,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如何實現有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成為當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關注點。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更加貼近學生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參與興趣,讓英語教學效率不斷提高,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問題,需要中學英語教學工作者分析探討,幫助中學生不斷加強課堂學習,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一、課堂有效教學概述
關于課堂有效教學,指的是教師遵循教學規律與學生吸收知識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教育資源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成果,實現教學目標。教師面對的是個性迥異、能力有差異的學生,要提高教學有效性,不僅要重視資源投入與產出的效率,也要關注學生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實現所有學生共同進步。
當前新課程改革對于教學有效性的要求是:師生共同進步,共同促進教學能力與學習能力的提高;提高中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將教學與學生生活經歷聯系起來,將知識運用于生活當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對話這樣的語言運用活動進行教學。有效教學要求所有學生都參與課堂教學,獨立思考,提高思維能力,教師要研究并了解學生,師生共進,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為何要進行有效教學
首先,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革新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知識灌輸方法,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英語課堂教學要革新過程控制與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調動生活經歷,情感體驗,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提高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態度都應該有所改觀,提高教學有效性。
其次,中學階段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而語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上,要求學生的語言知識、技能、態度、方法、意識等都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提高。英語學習是語言文化的學習,僅僅依靠考試成績無法判定學生能力,依靠考試壓力也無法提高學生能力。
最后,學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也有要求。傳統教學中,學生依賴教師灌輸知識,不理解的問題不敢問也不愿意問,注重英語語法和詞匯記憶,經常出現做題會而張不了口,無法運用語言的情況。當前教學越發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的長期發展也需要語言運用能力的支持。提高教學有效性成為師生共同的需要。
三、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師應精心準備教學環節
教師應該精心準備教學環節,保證教學質量。中學生天性好動,年齡跨度大,個性不同,學習能力與學習基礎也不同,學習需要也就不盡相同。課堂教學環節如果能夠吸引學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有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與生活有關的情境,調動學生生活經歷,將語言運用與情境聯系起來,讓具體情境幫助學生學習。
例如,在學習“colour”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用閃卡教具輔助學習。閃卡上展示黃色的椅子、紅色的鉛筆、綠色的桌子、藍色的書本等卡片,教師提出問題:Is this a blue pencil?Is this a yellow chair?學生根據閃卡內容進行回答:“Yes,it is a yellow chair.”或者“No,it is a red pencil.”閃卡內容可以根據近期學習的內容進行安排,將顏色與蔬菜水果系列、玩具系列、動物系列進行組合,讓學生實際運用顏色詞匯提高認知能力[1]。
(二)嚴格管理課堂
課堂教學的任務有促進學生學習,也有維持秩序。教師為了保證教學效果,需要維護課堂秩序,保證教學環境優質。維持課堂秩序需要教師嚴格管理課堂,無論是課堂的氛圍、秩序、環節,還是學習內容都需要進行嚴格控制。不能因為需要有趣的和諧的課堂就忘記了課堂內容教授,不能讓課堂環節淪為無效討論、無效互動,成了插科打諢的戲臺。教師嚴格管理課堂要從時間、紀律與學生注意力三方面入手。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要在時間上嚴格要求自己,合理利用有限的時間,不浪費任何一分鐘。課上時間要圍繞課堂教學內容安排,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可以提前幾分鐘進入教室做好準備,課前做好預熱,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方便教師進行紀律管理。教師的課堂環節設計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進行有趣的課堂環節時,要做好引導,讓學生的互動全部圍繞課堂內容進行,全部以學習為最終目的。做好時間、紀律、注意力的管理,才能夠有效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2]。
(三)做好課后復習與反思
課后工作關系到后續課堂教學是否能夠高效進行,也關系到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和長期發展。課后工作主要在于復習與反思。課后復習要幫助學生牢固掌握課堂知識,加強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建立知識體系,并且在下一次課更有信心加入到課堂學習當中,不斷循環鞏固知識。課后反思要幫助教師與學生共同思考課堂環節是否科學合理,是否有助于課堂教學,是否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是否需要改進。只有不斷進行反思,才能加強課堂環節的探索,在實踐中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而言之,中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探索,需要教師革新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能力,用豐富有趣的教學環節幫助學生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師生共同探索,共同進步,共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將來的英語學習與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綜合能力的發展提供語言文化與思維能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重光.新時期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 商戰,2016(9):123-124.
[2]劉瑩.淺析中學英語教學中對“合作原則”的運用[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6(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