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毋庸置疑,英語是當今時代的通用語言,英語的熟練掌握不只對學生今后向國際發展有幫助,在其進行科研和創業上也有極大的助力。英語是一門言語學科,聽說讀寫的能力都是相通的,要達到英語學習優秀的目標,教師就需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發現各種能力之間的聯系,并且打通這些聯系。文章針對初中英語出現的在寫作教學中詞匯不足、語法不通、句式單一、邏輯缺乏等問題,提出了以讀帶寫的觀點,希望通過打下閱讀的基礎來帶動學生有效的寫作學習。
關鍵詞:閱讀文本;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1-28
作者簡介:繆蓮妹(1976—),女,福建壽寧人,福建省壽寧縣清源中學總務主任,一級教師,本科。
英語和語文的共同點是都是言語學科。而眾所周知,語文的主要失分點就是寫作,而這個困難同樣存在于英語寫作中。怎樣才能解決當前英語寫作教學中遇到的從詞匯到語法再到句式和邏輯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呢?文章提出了以讀帶寫的觀點,通過博覽群書來拓展見識,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
一、初中英語寫作的困頓——讀寫脫節
學好英語對于今后無論是創業還是科研都有極大的幫助。中國知名企業家馬云,創新了手機支付功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這樣的成功極大程度得益于他對國外網購市場的了解和觸發。然而,初中寫作期作為一個“鉆石學習期”,當前的教學效果卻每況愈下。究竟問題出在何處?
第一,教師指導斷片。初中的課程時間緊任務重,為了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大的效果,教學中普遍忽略了寫作這一方面對教學的影響。教師在寫作這方面往往是直接布置了任務讓學生課后自行完成。這樣的方案導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缺少正規的方法指導,亂寫一通。
第二,讀寫環境斷片。由于缺乏英語學習環境,學生習慣了日常漢語的被動積累,對英語這種需要主動學習的課業失去了動力和興趣。
第三,文化的斷層。英語與我們的母語存在極大的斷層,其語句、語法以及詞匯和我們完全不同,西方國家的生活習慣與我們有天壤之別。并且由于這些差別,在日常的練習和考試中,教師既需要將作文題目本土化,又不可缺少英語的文化性,這種分歧就導致英語的寫作難度大大加深。教師命題如此之困難,學生寫作更是痛苦萬分,寫無可寫,毫無頭緒。缺少生活的結合以及閱讀的積累,學生在寫作方面一籌莫展、黔驢技窮。寫出來的文章不是華麗的辭藻堆砌就是毫無邏輯的“流水賬”,還夾雜著“中國式”英語的難以理解的語句[1]。這些問題歸結于讀寫的脫節,教師將讀和寫完全分開,并且缺少方法作為連接讀寫的橋梁,最終使得學生寫作獨木難支,狀況堪憂。
二、以讀帶寫教學模式的構建——結合教材案例
1.整體入手,找到點睛之筆,發現結構特點
英語作文和語文作文的一大差別就是文章的結構。在語文中,文章結構存在多種多樣的形式,從“總—分—總、分—總—分、分—分—總”,到遞進式、對照式,再到并列式等多種形式。而英語的文章結構則相對單一,通常只有總分式中的分—總式和總—分式。英語的文章結構稱為線性結構,通常文章的主旨和大意都存在在首段和尾段中,這樣的模式十分方便閱讀和寫作。但是,學生特別是中國的學生,受到多年的語文學習的熏陶,對英語的文章結構不甚了解,往往采用“中國式”的文章結構來寫作,這就導致寫出來的文章無法契合英語的特點,使得文章的邏輯斷片。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教師需要為學生解答文章的結構問題,幫助學生為自身的文章立意、立構。將英文的文章與中文的文章相比較,再輔以一定的練習和指導,將學生的文章拿出來和閱讀的文章對比,層層遞進,解決學生在寫作中文章結構混亂的問題。
例如,在“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這一課時,引導學生閱讀文本結構。文本的點睛之筆在于標題,也就是favorite和science,引導學生來進行相關的英文的原版類似文章的閱讀,并且教師逐步解釋相關的結構。在這之后,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自行閱讀文本,在看過的文章中尋找相同結構,例如相同的題目中就提到中心主旨的文章,然后和大家分享,由教師來幫助判定學生所尋找的文章結構是否相符[2]。同時,在明晰了文章結構和主旨之后,教師讓學生自行擬題來撰寫文章,或者根據當天所講的文章結構布置相應的寫作作業,讓學生來構造。當然,如果時間有限,可以針對課堂的內容僅僅要求學生書寫出相應的文章結構就行,對于其中的語句和段落不作太高的要求。
2.段落組成,總結特點,歸納寫作方法
段落是文章結構的最佳體現,在這個方面,學生由于接觸英語的時間不長,在書寫過程中往往出現了段落的斷片和缺乏邏輯性的問題。在段落的學習中,最重要的還是找到段落的主旨,并且將文章中的各個主旨串聯,最終總結出文章的中心和結構。在現實中,學生自我寫作過程中,很難做到將各個段落通過不同的話語來形成統一的主旨,最終形成文章的主旨性。這時,教師就需要以文本閱讀為基礎,通過文本段落的解讀來引導學生書寫出每個段落都符合文本主旨的文章。
例如,在“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這一課的學習中,文章全文都圍繞著這個問題,通過不同的段落,或者不同的人物描述自我考前的準備來表達這個問題,最終形成豐滿的文章[3]。教師必須做到將每個段落的點睛之處找到,還要找到統領全段的語句,并且引導學生理解、閱讀,在閱讀之后給學生布置一個類似的問題,如“how do you plan for a travel?”讓每個學生以此為話題寫一段話,從段落入手。
3.句子邏輯,融合文化和寫作手法
句子是段落和文章的基本組成單位。幾個句子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段落,同時句子也是段落和句子之間銜接的重要部分。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關聯語句進行背誦和閱讀,并且逐漸模仿、學習,從而來實現自我書寫。
4.詞匯積累,豐富知識庫存,提升熟練度
寫作中的種種問題中最突出的還是文章的內容不夠,詞句、語句不夠豐富。在這樣統一的結構中,要使得學生的文章新穎可靠,最關鍵的還是要靠不同的詞匯來潤飾。部分學生在文章中,往往將一個詞語反復使用,比如favorite、import,這樣的書寫無疑導致學生的能力無法得到提高。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中積極尋找寫作時經常使用的同義詞和反義詞,在寫作中不斷地練習使用,最后達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多種詞匯的目的[4]。例如在“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這一課中,學生在描述過程中,就可以積累文章中多個喜歡的詞匯,如love、favorite等。通過這樣的閱讀文本積累使得學生的文章素材豐富起來,詞匯生動多樣起來,達到寫活文章的目的。
三、結語
不容質疑,雖然漢語是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但英語的通用語言地位仍然是不可動搖的。在這樣的基礎背景下,初中生學好英語,加強自身英語寫作能力對自身以及國家今后的發展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分析了英語寫作遇到的學習方法脫節、指導斷層、讀寫斷片等問題,總結出以讀帶寫的方案,并且結合教材實例來探討如何具體化地以讀帶寫。從文章整體入手,找到點睛之筆,通過對段落特點、語句優勢以及詞匯積累的分析,以期最終實現作文質量的飛躍。
參考文獻:
[1]陳莉萍.基于文本閱讀的中學英語寫作教學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14):176.
[2]劉如蘋.自主學習策略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新課程(中旬刊),2016(11):127.
[3]黃 婧.初中英語閱讀文本深度解讀的實施策略——以牛津英語9A Unit 2閱讀課為例[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2):9.
[4]楊曉丹.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閱讀文本使用策略探析[J].教育(文摘版):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