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大部分教師都會一門心思放在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或者是給學生施加一定的壓力上,認為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但其實對學生來說,要想讓他們對學習感興趣,最重要的是了解學生的特性,根據學生的特性對教師做出培養,讓教師更加適應學生的需求,而不是讓學生去追趕教師,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才能到達新的階段,進行素質教育也更加容易實現。本篇文章主要講述小學教育特性與小學教師培養分析。
關鍵詞:小學教育;特性;小學教師;培養;方法
小學教育的特性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目前我們對于小學教育的特性就停留在對小學生的一些認識上,但是小學生的了解還遠遠不夠,更多的是關注在學生比較顯而易見的方面,比如學生喜歡什么食物,喜歡什么人物等等,在教學中教師也會相應的加入這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教學,這種方法雖然在剛開始有一定的作用,也能讓小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但是并不是長久之計,因為教師沒有看到其中的原因或者是學生更加深層次的特性,目前對學生的了解太過淺顯和表面化,不利于學生的長期學習,也正是由于特性了解不夠,導致教師對自己的定位出現了偏差,在和學生進行配合時容易失去方向,人才培養方案也會出現錯誤。只有深入了解探索小學生,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和產生某種喜好的原因,才能相應的對教師進行更好的培養。
一、了解小學教育特性方法
了解小學教育不能只是口頭上說說,或者是簡單的調查,首先要明白,小學教育的主體是小學生,所以對小學生進行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才是小學教育的普遍特征,把二者結合在一起,才能讓教師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
(一)了解小學生的依賴性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剛剛開始正式的學習,在家庭里一直比較依賴家長,所以在到了學校之后習慣性的就會依賴教師,有很多教師把小學生的這種依賴當做學生不獨立的表現,經常要求學生更快的成長,能夠脫離自己解決一些事,也不希望小學生過于依賴自己,這種做法無疑會讓學生對自己產生一定的不好的看法,所以學習中也會有隔閡,也有的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到學生對自己的依賴性,利用小學生對自己的依賴,做出一些損害小學生身心的事,這會影響小學生的一生。所以在培養教師之前,首先要讓教師了解小學生的依賴性,能夠正確認識小學生的向師性,在和小學生愉快健康相處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學。
(二)明確小學教學的趣味性和藝術性
新教學標準要求小學生需要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給學生進行課本中知識的教學,不僅學生無法全身心投入學習,還會讓本來就枯燥的一些科目更加沒有吸引力,小學的教學難度不高,所以需要更多的趣味性和藝術性,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融合學生的興趣和教學需求進行教學,讓課堂變成學生吸收知識的樂園,而不是被動的進行知識的消化。
二、小學教師培養方法
培養小學教師需要根據小學教育的特性進行,制定合理的培養方案,讓教師更加符合家長、學生和社會的需求。
(一)提升教師專業倫理性
這是小學生的依賴性所決定的,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角色,自己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不僅僅是一個教師,更是學生的陪伴者,小學生進入學校,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本身,習慣性的就會依賴教師,無論是學習還是言行舉止,都會不自覺的進行模仿,如果教師能夠合理利用學生的這種依賴性,就能為自己的教學打好基礎,同時也能讓學生學習到很多書本中學習不到的知識,比如良好的品行等等,這對教師的專業倫理性要求很高,教師需要尊重、關愛學生,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認真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優缺點,并且把這種優缺點在教學中加以利用,讓學生取長補短。教師教學需要付出自己的時間,但是真正能夠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學生身上的教師寥寥無幾,對小學教師來說更是如此,小學生不僅僅依賴性更強,在其他方面也需要教師更多的關心和關注,教師需要耐心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有充實的童年和學習時光。
(二)全面提升小學教師的專業技能
小學教學的趣味性和藝術性對教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其他人眼中,小學學科簡單,知識也很容易就能掌握,所以教師的工作應該很輕松,其實不然,小學生是學生打基礎的時期,所以教師肩上的任務就更重,教師既要達到教學的目的,也不能讓學生產生排斥學習的想法,讓學生能延續對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愿意主動去接觸學習,目前大部分的小學生都是一提到學習就很自然的回去逃避,這就是教師教學的失職,在教學中沒有體現出教學的趣味性和藝術性,讓教學變得十分死板。在培養教師的過程中不能忽略對教能力的全面培養,對于各種基本的專業技能還需要重視,讓教學更有效率,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當然也不能讓課堂只有輕松的氛圍,這會讓小學生管理不了自己,對教師的要求也不重視,教師要做到嚴肅于幽默并存,讓學生在尊重自己的基礎上享受學習。對教師的培訓能讓小學教學得到大家的認可,提升質量,全面提高我國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
總之,小學階段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要抓住其特征,對小學教師進行有效培養,使他們適應小學階段的教學,提升他們的素質,從而提升小學教育。在對小學教師的培養中,要從一點一滴入手,循序漸進,實現小學教育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趙述娣. 小學教育特性與小學教師培養的分析[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6(22).
[2] 伊乾. 新時期小學教育特性與小學教師培養研究[J]. 教育, 2015(40):114-114.
[3] 李晴. 論新形勢下小學教師的教育特征及其解決方案[J]. 課程教育研究, 2015(19):191-191.
作者簡介:
曲玉紀,1965.09—,男,漢族,山東省聊城市,冠縣辛集聯合校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