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香
摘要: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學生取得進步和提升文化素質的前提和保障,隨著素質教育改革在小學教學體系中的不斷深入,教育理念和教學重點也發生了調整和轉變,人們將教學重點轉移到了對學生的核心素質培養上面,特別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預習習慣。小學高段數學的學習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僅僅依靠課堂的學習時間無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這需要學生有著良好的自主預習習慣,在課前對數學知識有所了解和初步的掌握,教師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實踐中應注重對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高段數學;預習習慣;課堂教學;培養策略
引言:
小學高段數學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立體幾何圖形、方程的實踐應用以及混合運算等,對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對數學知識的靈活掌控運用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加之小學生缺乏良好的自制力與自主預習習慣,使得小學高段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的培養,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導學案以及布置微課教學視頻等方式,增強數學自主學習的可控性以及數學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促進學生在課前自主探究學習,對數學教學內容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為接下來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小學高段數學的重要意義
(一)當前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受到學生的性格因素和課堂教學氛圍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對高段數學知識的學習缺少興趣和熱情,加之高段數學的內容過于抽象復雜,嚴重降低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其次,學生缺少規范性的數學思維意識以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受到經驗教育理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過于注重數學題海戰術訓練和解題技巧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規范思維意識的培養以及自主探究學習習慣的養成;最后,小學高段數學的教學氛圍較為嚴肅緊張,缺少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關系的構建,教師占據主導的教學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沒有完全發揮,使得小學高段數學的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
(二)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小學高段數學的意義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取得成功的前提保障,尤其是在小學高年級階段這一學生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我們更應當注重對學生規范意識和預習習慣的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規范化的學習意識并對復雜的高段數學知識在課前有初步清晰的認識和掌握,節省課堂教學成本和時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不僅如此,高效的課堂預習還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質的發展。
二、小學高段數學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策略
(一)合理設計小學高段數學教學方案,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積極性
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對學生解題能力和計算能力的培養,卻忽視了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尤其是規范的數學思維意識和預習習慣的缺失,十分不利于學生今后的數學深層次學習和發展,因此教師應當科學合理的進行小學高段數學教學方案的設計,調整課堂教學結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例如:在“可能性——擲一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自由實驗,就硬幣的拋出正反兩面的概率以及骰子的點數問題進行自主預習探究實驗,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促進學生思維意識的發展。
(二)科學高效的運用課堂提問和任務的布置,促進學生進行自主預習
課堂提問和數學任務的布置是教師進行高段數學教學的主要方式和課堂教學進度的調整手段,為促進學生的自主預習習慣的養成,教師應當科學合理的運用課堂提問手段和數學預習任務的布置,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進行下一課數學知識的簡介以及學習任務的布置,為接下來的課堂學習打下基礎。例如:在“數學植樹問題”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就校園中的植樹間距和數量進行觀察和探究,一條100米長的道路,兩端均要植樹,間隔5米,共需要多少棵樹?
(三)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增強學生自主預習的積極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指通過師生角色互換以及教學視頻的錄制等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主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將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和重要的知識點錄入教學視頻中,便于學生課下隨時隨地的進行觀看學習,并養成獨立自主的預習習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圓柱與圓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圓柱與圓錐的立體模型以及表面積和體積公式錄入教學視頻中方便學生的自主觀看和學習。
(四)開展小組合作的社會實踐活動,增強數學預習的生活化和實踐性
良好的預習習慣不僅僅指的是對書本知識的提前學習了解,更包括對數學實踐活動的探究學習,因此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開展小組合作的社會實踐活動,增強數學預習的生活化和實踐性,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運用數學知識。例如:在“統計與概率”的預習教學實踐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收集當前常見水果價格數據的合作探究任務,將學生分為10人一組的數學小組,就當前不同市場中常見的水果價格數據進行匯總求值,培養學生的助學探究學習意識與合作學習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言,良好的數學預習習慣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升,對小學高段數學教學而言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我們應當合理的設計教學計劃與方案,運用課堂提問和學習任務的布置,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自主預習意識以及預習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 楊素娥.小學數學教學要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J].學周刊,2015(07):172.
[2] 吳斌.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數學預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6(12):171-172.
[3] 譚建明.小學數學預習方法探索——構建高效課堂有感[J].學周刊,2016(05):139-140.
[4] 曹雪蓉.小學數學預習策略的選擇探微[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9):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