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莎來提·艾海提
摘要:在新課改的影響下, 各學科教育都在不斷的調整和改變。教學目標也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豐富。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內容的基礎上積極培育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思維意識。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新時期初中語文的新興教學目標。本文將主要闡述在初中語文課堂內,培育學生創新精神的具體方法和實踐對策并開展一系列的研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創新精神;培養
前言:
伴隨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各學科教師格外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創新精神是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內容。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廣大語文教師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更新教學理念
以往的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育。且課堂內教學氛圍相對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皆是因為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落后,沒有考慮學生的主觀感受。在新課改推行后,教育部對各學科的教學要求都產生了較大的變化。要求各學科積極構建核心素養,努力培育學生綜合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創新精神便是語文核心素養中的重要內容。故此,語文必須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摒棄傳統教學理念。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課堂內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個人質疑,質疑是創新的基礎,有疑問才會萌生創新意識。學生根據知識內容開展深入研究,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充分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推動力。教師可在課堂內構建教學情境,借助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邁入情境之中,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突顯學生主體地位
培養初中生的創新精神應著重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讓其明確清晰的認識到自身在課堂中的地位。教師應轉變自身角色定位,從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服務于學生,輔助學生學習知識內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最大化發揮主體作用。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其知識內容和學科特質要求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應不斷的總結歸納,建立個人知識體系。教師則側重培育學生學習習慣,傳授學生實用的學習技巧,改善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態度。
此外,教師應適當為學生搜集學習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僅憑借教材內容開展語文學科的學習是不夠的,而填補學習資源則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在擴展知識內容中提出新的質疑,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形成和發展。教師在選擇擴展內容時,則應結合學生興趣和知識內容,以此為標準挑選學習資源,確保學習資源的有效性。
三、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則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樹立學生創新意識,培育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與他人之間的溝通更加頻繁,形成思想碰撞,從而萌生創新意識。在教學問題和教學任務的驅使下,各小組會主動探究知識內容并開展激烈的小組討論,共同研究教學問題。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可將生活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比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一文章時,教師在課前即可將學生劃分成多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人數控制在4~5人左右,人數太多則部分學生沒有良好的參與體驗,不能發表個人想法觀念。人數太多則不利于學生思維碰撞,影響討論效果且不利于教師管理。組內成員也應存在明顯差異,避免優等生抱團,公平合理分配小組成員。隨后讓各小組根據文章內容開展深入的研討和分析。教師若正常講解文章,則失去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設立一定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們在任務的引導下探究文章內容,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果明顯提升。且小組內學生敢于闡述個人觀念,促進個人思維的發散,形成創新精神。小組內學生會提出多種教學問題,基礎類的知識內容小組其他成員即可回答。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同時滿足其他學生的表現欲。
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可布置小組作業,讓各小組根據課堂內所學知制作板報。板報內容涉及文章知識點以及小組各成員的個人體會,表現形式和樣式都不限制。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締造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對于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語文課堂內,教師應締造一種和諧、平等、自由、民主的教學氛圍,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屬性,鼓勵學生表達個人情感。進而消除學生對于語文教師的敬畏心理,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教師更了解學生的個人想法,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教師也應在課堂和日常生活中積極觀察學生個人行為,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下,學習興趣更加濃厚,樂于主動探索知識內容。進而迸發出創新的火花,促進創新精神的形成,具備創新能力。
五、結論
總而言之,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新時期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教師應及時調整個人教學理念,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幫助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突顯學生主體地位,轉變教師的位置定義。從主導者轉成教學課堂的引導者,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培育創新精神。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教學,促進小組內的交流,形成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設計多種教學多活動,在激趣的同時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締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無形之中影響學生。讓學生樂于學習語文知識,發散個人思維,形成創新精神。最終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成琛.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初探[A]. 《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年11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科研成果匯編[C].《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1.
[2]閆利如.構建自主、合作、探究教學體系 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04):93.
[3]劉進.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高考(綜合版),2015(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