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宿舍是高校學生學習、生活與人際交往的主要陣地,一個完善的宿舍管理體系對于提高學生服務的便捷性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從學生宿舍管理模式落后、過分關注心理有缺陷的學生以及對待學生兩級分化三個方面入手,對高職院校學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同時以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為例,對積極心理學在其學生宿舍管理中的應用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宿舍管理;人才培養;自我管理意識
前言: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素質教育理念的逐漸普及,各個高校對于學生宿舍管理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為了有效提高學生宿舍管理的效率和保證學生服務的質量,大多數高校采取了輔導員進駐公寓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服務,便于隨時掌握學生的心理、思想、衛生以及情感等各方面的變化。本文以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的學生宿舍管理為例,對其展開深入研究。
一、高職院校學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學生在個性心理、擇業心理、自我心理以及人際心理等多個方面普遍存在著亞健康的問題,而學生宿舍管理作為加強對于學生心理引導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從高職院校學生宿舍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通過對相關管理案例和文獻資料的深入分析,筆者將高職院校學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以下總結:
第一,學生宿舍管理模式落后。從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宿舍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院校依舊沿用著傳統的宿舍管理模式,將學生作為實施管理的對象,管理者與學生兩者之間存在著“我管理、你接受”的對立關系。這種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主動性與科學性,往往只注重對學生的行政命令管理,單純的告訴學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不是教會學生“怎么做,為什么要做”;
第二,過分關注心理有缺陷的學生。一直以來,心理學家的主要任務是治療精神疾病、讓人們的生活更加充實以及發現并培養有天賦的人。與心理學領域相同,高等教育領域對于學生的培養和教育大多會將注意力傾注在學生的心理研究和心理問題矯正方面。很少去主動的了解和掌握學生的真正需求以及如何正確指導學生去尋找幸福;
第三,對待學生兩級分化。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對待學生兩極分化,是當前學生宿舍管理中存在的代表性問題之一。主要體現在管理者對于部分素質較低學生存在一定的溝通障礙,對于這些學生常常采取公開批評、抱怨等行為,對于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嚴重的損傷,容易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二、積極心理學在學生宿舍管理中的運用——以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為例
(一)結合學校的人才培養特點
為了可以充分發揮出積極心理學在高職院校學生宿舍管理中的作用,需要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的特點,在充分掌握學生實際需求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對其展開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離不開北京農業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征,其現代都市型農業正在逐步的形成。因此,為了進一步加強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生的專業技能、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可以將這種人才培養理念融入到學生宿舍的日常管理中。比如:以學生的主觀體驗作為開展管理工作的重點,在積極心理學主觀層面的引導之下,加強對學生歸屬感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營造溫馨、健康、優雅的宿舍環境,創新高職院校學生宿舍文化的建設模式,通過在宿舍張貼正能量的教育畫報以及發放專業教育相關的刊物等形式,將本校的人才培養理念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與人際交往中[1]。
(二)推動全員育人管理教育
推動全員育人管理教育是從積極心理學的群體層面角度出發,主要針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家庭關系、社交關系等方面進行研究。在實際的宿舍管理過程中,需要將積極的組織機構作為管理工作開展的基本依托,通過對學生周圍環境的積極塑造,最大程度的為學生帶來積極的正面影響。宿舍環境作為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活動場所,加強對宿舍積極氛圍的營造對于發揮組織環境塑造積極人格的作用起到關鍵性作用。比如:通過黨員組織進入公寓、輔導員隊伍進入公寓以及心理老師進入公寓等方式,推進高職院校全員育人管理教育模式的形成與發展。這種管理模式下,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出黨員先鋒代表的榜樣作用,還可以進一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讓教師真正的了解學生的心理,同時便于心理老師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的建設與引導工作。
(三)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意識
在積極心理學的個人層面上,為了提高學生宿舍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可以從學生自身的創造性、好奇心、思想開放、堅持、善良、正直、領導力、團隊合作能力、自我調節能力以及社會智慧等24種性格力量方面入手[2],通過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方式,加強對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培養,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針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可以借助校內宿舍文化評比的活動,讓每一個宿舍以單位的形式參與到評比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學院規定的范圍與標準內,對宿舍進行自由改造,最終評選出最具特色宿舍、最具文化氣息宿舍等等。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集體參與的方式發揮自己的特長,這種合作活動不僅可以有效的增加學生對于宿舍的歸屬感,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積極心理學在高職院校學生宿舍管理中的應用,對于最大程度的為學生提供便捷的服務有著重要意義。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需要在提高對積極心理學認識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的人才培養特點、注重學生的主觀體驗以及培養推動全員育人管理教育。只有真正意識到積極心理學在學生宿舍管理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宛玉,葉一舵.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生涯輔導:契合、理念、方法及工作啟示[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1):137-145.
[2]陳淑霞.積極心理學在高校學生宿舍管理中的積極作用[J].教育現代化,2016,3(08):88-89+92.
作者簡介:
陳曉燕(1984.11-),性別:女,籍貫:北京市房山人;學歷:本科,畢業于武漢體育學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專職輔導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