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廣大教師要積極地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的教學才會更有價值,才會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成長更有作用。小學道德與法治對小學生的思想啟蒙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注重優化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組織開展多樣化學習活動,并且要注重鼓勵性評價,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塑造學生良好的品德。本文主要針對新課改背景下創建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策略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很幼小,心智發展不成熟,此時對他們進行知識和思想上的教育,將會對以后的學習和成長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這方面是不容忽視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是小學教育階段中一門重要的課程,是德育工作開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模式難以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為了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必須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完善教學過程,才能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優化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參與的活動,其中學生是課堂上的主體,教師發揮著組織和引導作用,因此為了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就必須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其中教學方法的轉變和優化就是最關鍵的。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論性較強,教師不能單一枯燥地為學生灌輸講解,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展示更為立體形象的知識內容,這樣更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全面提升課堂參與度,實現高效教學育人的目標。例如在教學“我愛家鄉山和水”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課前搜集當地風景名勝的圖片,也可以戶外拍攝一些綠水青山的照片,制作成為精美的課件,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出來,這樣學生就更能感受到自然風光的美好,激發出了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新課改背景下,當前良好的的教學方法有很多,除了多媒體創設情境法,還有生活化教學、案例教學、游戲教學法等等,教師要注重多樣化教學方法的運用,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潛移默化地開展思想教育,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1]。
二、結合學生實際生活,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
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那樣小學生們就難以理解,也不會真正的對知識產生認同感,學習興趣缺乏,最終影響了授課效率。因此,教師要注重教學生活化,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在知識內容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讓學生對知識產生親切感,更加有助于他們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學“花錢的學問”內容中,完全可以讓學生提前記錄自己零花錢的花銷情況,然后在課堂上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分享和討論,互相說一哪些是合理消費,是必須要花費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消費,應該節約的,這樣學生們積極的討論交流,發表或傾聽意見,明白了應該合理消費,對于鉛筆、本子等必要支出是合理消費,而對于零食等支出應該盡量避免或節省。生活中的教育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注重融入實際生活,從學生身邊的實際案例去分析,這樣學生對生活和社會都會有更深刻的認知,真正認識到知識對生活是有實際作用的,從而自覺的學習并落實到生活中,教學效率大幅度提升。
三、組織開展實踐活動,思考和交流心得體會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德育工作開展的重要途徑,教師不只是要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講解,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還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并組織開展一些充滿個性的豐富的實踐活動,并且引導他們深入思考在活動中的心得體會,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和交流,這樣才能真正的通過實踐活動實現教育教學的目標,教學效率顯著提升[2]。例如對于“孔融讓梨”這個經典的故事,可以指導學生開展角色扮演,通過表演孔融和他的家人之間的這個小事情,讓學生們真正體會謙讓的品質,以及家庭的友愛。再比如在開展關愛孤寡老人活動以后,應該讓學生相互交流一下自己參加活動以后都有哪些收獲,有什么樣的感受,這樣才能真正將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深化到心中,思想道德水平不斷提升,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注重開展鼓勵性評價,引導學生不斷的反思改正
教學評價也是課堂教學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有著一定的方向性,具備很強的是非界限,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育不成熟,很多時候會存在思考不合理不全面的問題,此時教學不能盲目的一口否定,更不能嚴厲批評指責,而是應該采取循序善誘的方式,鼓勵和引導學生繼續深入思考,讓他們通過不斷的反思,改正自己的錯誤,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的完善自己,逐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高效的[3]。
結語
總之,當前新課程改革正在深入開展,要求廣大教師努力構建高效課堂,小學道德與法治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學科,教師在教學中要全面分析和了解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優化教學設計,采用更豐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多給予正面鼓勵,真正的讓學生能夠認識德育、掌握德育、踐行德育。
參考文獻:
[1]張宏,江紅霞 . 略談小學思想品德課高效課堂實現途徑選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7):120-121.
[2]彭于釗 . 小學思想品德課高效課堂實現途徑選擇[J].新課程·小學,2015(02):73.
[3]趙晶 . 小學《思想品德與社會》高效課堂的構建[J].吉林教育,2017(0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