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有句古訓:“志當存高遠”,通常用來勉勵那些人生剛剛起步的青少年一開始就要樹立宏圖大志。職業生涯規劃就是一個人一生中所有與職業相聯系的行為與活動,以及相關的態度、價值觀、愿望等的連續性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一生中職業、職位的變遷及工作理想的實現過程。因此,職業規劃對于高校大學生尤為重要,但是我們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缺乏足夠的認識,對自己定位不清、規劃不準等問題,本文力爭從自我認知、自我定位、行業認知等方面給予大學生建議,希望能為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提供決策建議。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研究;人力資源
一、人力資源與職業規劃的理論內涵
1.人力資源的理論內涵
人力資源是現代化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研究學者、不同的歷史時期對于人力資源的定義有著不同的理解,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人力資源不同于其他的管理資源,擁有獨一無二的特點,是能夠自我利用的資源。我國學者認為,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通過管理人,進而構建良好的組織框架,發揮組織動能的手段。
2.職業規劃的理論內涵
根據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的定義,職業規劃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它包括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個要素。職業規劃對于每個職場人都非常重要,尤其是處于擇業關鍵時期的畢業階段。大學生職業規劃和擇業結合的有效,能夠減少大學生少走彎路的時間和過程,最大限度的發揮大學生的職業效能和潛能。
3.人力資源與職業規劃的相互關系
人力資源是管理學中重要的組成部門,而職業規劃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一環,職業規劃的相關理論和工具、評測模型都是以人力資源管理為主線,結合不同的職業和人生階段做出不同的規劃,以希能為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提供決策參考。
二、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現狀與困境
1.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中自我認識不清
自我認知是人力資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職業規劃中重要的基礎環節。部分大學生在進行職業規劃時對自己自我認知有限,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還有的覺得自己什么都能做,這都是缺乏對自我剖析,自我認識不清造成的。由于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中自我認識不清,就導致自己定位不準,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找不準自己在社會上的合適位置,總是在不同的行業、企業之間徘徊。
2.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中自我規劃不全
高校大學生的職業規劃要在認清自我的基礎上,找準自己的年齡階段和行業的發展階段相結合,有的同學覺得自己年輕,可以蹉跎幾年,殊不知卻錯過了自己職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有的同學知道要干什么,但是總是對時間把握不好,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與職業規劃無關的事情上,導致職業規劃的某一階段能力的固話,進而影響下一步職業規劃。
3.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對社會發展把握不準
高校大學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要求對社會的經濟發展和行業內部有一定的認知,尤其是對自己所要從事的行業要有趨勢的判斷。行業有自身發展規律的。它像人一樣有他的生命周期及生老病死。不同行業處于不同階段。如果你進入了生了重病或將滅亡的行業,那么你所積累知識技能經驗就不會得到市場認可,你的價值也就不會提高。幾百年來,社會行業在不斷地更迭,同時改變著無數人的命運。今天的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及新能源崛起和發展,將會影響無數傳統行業,智能手機將會取代家用電腦、筆記本;自動駕駛取代所有司機等等。如果你再研究不重視行業發展規律,還在低著頭蠻干,你的價值不僅不會提升而且面臨失業的危險。所以我們光努力是不夠的,必須看清道路方向,選擇到一個好行業,積累到關鍵資源,提升自己價值的行業。
三、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對策與建議
1.通過人力資源的相關理論和模型認清自我
“自我”是一個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但是確實存在,而且影響著大學生的一生。我們可以通過人力資源的評測,比如霍蘭德職業錨評測,MBTI職業性格評測和團隊角色測試,確定對自己的認知,認清自己的短板,發揮自己的優勢,最大限度的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
2.通過人力資源的相關評測規劃自我的職業發展階段。
作為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剛剛步入職場,沒有任何從業經驗,學校學習的知識還不知道如何應用,這是每一個職場人必經的階段。經過不斷努力學習和工作逐漸積累經驗,提高個人解決問題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增加單位時間內創造價值。再經過較長一段時間專研摸索后,你會對整個行業有了較深認識,并積累一定資源,你會認識到行業壁壘在什么地方,天花板在什么地方,行業主要矛盾在哪里和你的職業生涯的的時間點如何完美的嵌入。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出發,企業用人單位非常看重新進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否透明,是否與公司的發展一致。即使其生涯規劃只有五年甚至更短的時間用于為本企業工作,用人單位也樂意聘請這種目標明確、規劃透明的人。寶潔北京市技術有限公司高級人力資源經理透露,該公司在中國每年招聘應屆畢業生100名左右,凡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早的人,現在大多數都已成為總監、副總監或高級經理。
3.通過學習和實踐,搭建大學生了解社會和行業的平臺。
我們要通過學習和實踐,搭建大學生了解社會和行業的平臺,讓大學生接國際市場的地氣、接深層次的地氣、接未來的地氣,而且要“搭平臺”,即為大學生搭建與現實社會接軌的平臺,讓人才與世界市場接軌。而“接地氣”、“搭平臺”,最終目標是要支持未來的大學生“闖世界”。只有立足于產業的教育,才能夠與產業無縫銜接,實現學生的高滿意度就業和高成功率創新創業,才能讓大學生了解外面的世界和產業的現實情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做好自我職業規劃。
參考文獻
[1]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影響因素研究十年文獻綜述[J]. 張明,李志飛,王龍淼. 中國大學生就業. 2017(19)
[2]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本土化研究[J]. 鄭帥.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06)
[3]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行為選擇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寧波市6所高校的調查分析[J]. 姜明倫,李戰國,顏小芳,莫佳杰. 高教探索. 2015(02)
[4]中職生就業指導調查分析[J]. 馬小紅. 現代商貿工業. 2013(16)
[5]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狀況調查與分析——基于廣東金融學院876名2010級學生的調查[J]. 何小姬,曲俊華.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3(10)
作者簡介:
李治坤,男,1998年8月14日,籍貫,遼寧省朝陽市,遼寧科技學院學生,研究方向,機械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