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浩
摘要: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才能在物理學習上有所成效,有些學生不僅沒有掌握該有的物理學習方法,也不主動地向老師請教問題,導致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還是不好,難以把握住抽象的物理知識,更難有自己的物理學習方法,如果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思維水平,自己單獨總結出物理方法,那么很難真正弄懂物理的原理,學生的物理成績也很難得到提高,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求老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本文主要從物理實驗教育入手,提出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充分提高其物理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
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是老師通過演示來讓學生看到實驗的本質,繼而結合書本上的知識,讓學生弄清原理并記住這種方式,但這種方式并不是含有物理素養的教學方法,學生只有保證了物理素養,才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學習。老師有意識地用素質教學的方法讓學生養成物理素養,使學生能自主學習,才能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顯然,當前這種形式并不能更好地達到培養學生的最終目的,這便需要老師調整自己的教學形式,而實驗也是學生能夠弄清物理原理的重要途徑,老師將學生放在首位,讓學生也有機會參與到實驗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懂得實驗的原理,也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老師應該重點調整物理實驗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物理素養得以培養。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養概述
高中物理作為科學學科,該學科主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另外,該科在高考中的分值也不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助于學生理解物理這個學科,有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成績,有了學習物理的核心素養之后,對學生學習物理、理解物理概念有極大作用。另外核心素養也不僅是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十分了解,也包括對物理實踐的好奇,這都是將學生慢慢引向科學實踐道路的基礎,對于學生來說,好的物理核心素質甚至會影響學生一生的社會價值觀,對學生的影響甚重。
雖然核心素養培養的時間較長,但在高中物理的教育過程中,只要老師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能夠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時,同時也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整個核心素養培養的目的不過是讓學生的好奇心有所增強,只要學生的好奇心能促使他開始學習、開始求解,那核心素養的培養目的便達到了,對學生進行物理教學的效率也會因此大大提高,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也促使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物理教學的重點任務,并處于積極的實踐過程中。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
實驗教學方法能夠直接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而且能直接地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所以,實踐教學方法也成為了物理核心素養培養的重點教學方法。
(一)分組合作
在物理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都有可能自己進行實驗操作,為了提高實驗效率,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采用分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能直接達到學習效果,實現實踐目的。大部分的學生都不是天才,他們在面對物理難題時,也可能不知該如何進行解答,有的學生甚至連老師講的內容都不能理解,對于這種資質不同的問題,通過分組合作能夠綜合得到解決。在物理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提前預習的學生能夠在組內起指導作用,而剩下的一些有天賦的學生也可以接著參與到問題探究的行列中,沒有理解到意思的成員可以在組內詢問其他同學,這樣彼此之間提高了各自的學習效率,也減輕了老師一定的教學任務,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合作和探究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促進這些學生的日常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班級上培養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們的綜合素養得到培養。
(二)加入生活實際
在物理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加一些老師的生活體驗進去,那教學效果肯定更好。物理屬于科學類的科目,在理解過程中總歸是有一些偏差,也有一些難度,對于學生來說,物理是一科繁瑣的科目,大多數學生本沒有學習興趣,但此時,如果老師能夠在課堂上,將自己的生活實際代入到整個物理課堂中,不僅讓學生理解到了例子中涵蓋的生活原理,也能夠增加學生的聽課興趣時,老師更輕松地傳輸給學生知識。另外老師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帶入到課堂中,給學生進行授課,同時也需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善于發現一些類似的科學例子,可以在組內進行交流,也可以上講臺向同學們進行交流,這樣也能夠提升學生在課余之外的物理探究興趣。讓學生培養核心素質,最終的目的不過是讓學生歸于生活,讓學生就算在生活中,也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三)將學生放在首要地位
在教科書上,大多數物理實踐內容都是要求由老師進行實踐教授,這樣的目的不過是防止由學生進行實踐,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但這種方法確實降低了學生本應該有的學習積極性。在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應該作為主要對象,自主進行實驗。老師應該明確這一點,在教學中,也漸漸地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放在首要地位。在物理實驗中,有個實驗是驗證“單擺的周期與哪些因素有關”,老師完全可以多請幾個學生上臺,讓他們說出他們的驗證想法,并在講臺上進行操作。同學們根據這些上臺學生的構思和操作提出自己的看法,最終由老師作為判斷人員和解答人員,以評判出最佳的實驗方案為主要由頭,讓學生學習到實驗的原理才是直接目的,將學生放在首要位置,可以十分顯著地提高學生的物理積極性。
(四)用創新來鼓舞學生
物理本身是一科一直在進行探究的學科,因此,這也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探究精神,老師應該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不斷給予學生創新意識,讓學生能夠理解到創新的真諦,比如,在學習物理的摩擦力時,老師完全可以以木板為例,向學生提出如何可以減小木板摩擦力的問題,讓學生用創新的思維來想物理問題,不僅讓學生理解了物理原理,還開拓了自己的思維,學會了活學活用。
對于學生來說,核心素養是讓學生形成自己學習方法的前提,學生唯有有了自己的學習素養,才能獲得好的學習效果,方可促進學生的各學科的學習。物理這門學科屬于科學性學科,只有弄清了原理,才能弄懂實驗,也才能使物理的學習效果突顯出來,物理實驗的學習效率對學生的物理能力也有重要影響,因此,對學生物理素養進行培養,也必須把物理實驗作為核心培養項目,讓學生通過物理實驗掌握到物理的精髓,從而提高了自己的物理成績,使自己更趨向于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宋繼鳳. 試分析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科技資訊,2015,13(33):156-157.
[2]陳小敏. 基于新課標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路徑[J]. 求知導刊,2016(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