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紅宇
摘要:愛國主義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它體現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它歷來是鼓舞人們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為祖國貢獻一切的精神力量。愛國主義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它總是隨著時代的前進和歷史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內容,向學生提出新的要求。愛國主義不僅是一種政治標準,而且也是一種道德規范。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時代賦予小學教育的歷史使命,在進行愛國教育的同時,激發起學生努力學習、熱愛生活的決心,用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為全面參與建設小康社會打基礎、做準備。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課文;實踐活動;生活體驗;家庭教育
一、從感受人物形象出發,激起愛國主義的情感。
世界是通過形象進入人的意識的,兒童更是如此。因此,運用情境教學法,把兒童帶
入根據教材創設的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教材,從整體上加深對教材內容的認識,從而激發情感,顯然,這是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課文教材中有寫革命領袖的,如《一夜的工作》、《朱德的扁擔》等,大將的高尚精神深深的影響著學生;有寫革命烈士的,如《劉胡蘭》《囚歌》等,英雄們大義凜然的氣概,鏗鏘堅定的話語無不使學生受到崇高品質的感染;有寫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過著悲慘生活的兒童的,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對比之下,生活在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是多么的幸福,熱愛祖國的情感會油然而生。
二、從感受美景出發,感染愛國主義的情感。
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描繪和贊美了祖國秀麗的自然景觀。其中有《桂林山
水》《美麗的小興安嶺》《觀潮》《《海上日出》《日月潭》等等。課文中描寫的日月星辰、巨川大山、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等景物,已經融進了作者贊美之情,不再是純客觀的景物,而是一種人化了的自然美。享受課文中美的內容、美的語言、美的畫面、美的情感,對學生無非是一種熏陶感染,會情不自禁的贊嘆祖國之美。如《瀑布》是著名的葉圣陶老先生被壯麗的景色深深陶醉,寫下的詩歌。課堂上,通過PPT聽浪聲風聲、瀑布聲,讓學生練讀:自由讀、伴樂讀……要求讀得入情入景,陶醉于美景中,自然他們的心靈得以美化。《桂林山水》一課,作者描繪了“甲天下”的山和水。山:奇、秀、險;水:靜、清、綠。人坐船行之,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之感,文中這美的動態與美的靜態高度結合,構成廣闊而深邃的意境,給人一種清麗恬靜、樸素、清新的美感。祖國有這樣美的山山水水,誰會不去熱愛她呢?
三、從各種實踐活動開始,認識可愛的祖國。
小學生不僅要感受作為國人的驕傲、感受祖國的美景,同時也要從身邊開始,用具體
行動認識我們可愛的祖國。可引導兒童從身邊開始,在具體情境中觀察、體驗。首先可以結合如《綜合實踐》類鄉土教材。兒童掌握“祖國”這個概念,是從家鄉的一棵大樹、一條馬路、一座小橋開始的。因為這是祖國的一角,是兒童最早認識的世界。那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家鄉祖國”,在人們的意識里總是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的。因此,家鄉的山山水水、家鄉的光榮歷史、家鄉的最新成就,都可引導兒童認識祖國的可愛、從而獲取愛國主義的題材。我的班級在低年級時,曾就帶孩子們登高望遠,走過合江亭、杜甫草堂、武侯祠、北湖……通過認識東南西北,觀賞家鄉的全貌,初步感受“我們的家鄉真美”,然后以此為題進行口頭說話;中年級時,通過春游家鄉的望江公園,帶領兒童漫步家鄉的錦江河畔,進一步感受家鄉的美;高年級時,則攀登家鄉果實累累的龍泉山,親手摘取一個個碩大的果實,又到錦里品嘗各種家鄉的小吃等等,感受家鄉物產豐富、家鄉人民勤勞又熱情的特點。
四、 引導學生認識、體驗所見所聞,在生活體驗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當代兒童沐浴著社會主義的金色陽光,在祖國母親的懷抱里長大,從所見所聞,儲
存了有關“祖國偉大”“祖國可愛”的許多信息。關鍵在于引導他們認識、體驗,加以選取。清晨,那鮮艷的五星紅旗升起時的莊嚴肅穆的情境:藍天下飄動的國旗,激動人心的國歌旋律,深情凝望的眼睛……課余,少先隊的“認識祖國版圖”拼圖比賽、“我愛祖國的山河”圖片展、“愛祖國”知識競賽、“給外地小朋友介紹我的家鄉”寫一封書信、“愛我祖國”手抄報制作評選、“為祖國生日做件好事”等隊日活動,都是值得孩子細細體驗的愛國主義教育。
五、結合祖國日新月異的成就,激起民族自豪感。
偉大祖國的每一個振奮人心的喜訊,都會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指導學生收看新聞
等電視節目,要求學生看報,開展社會調查,感受祖國四化的飛速發展和黨的方針政策無比正確,并及時了解國內外的實時情況,時刻關心國家的發展和安全。如:當祖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喜訊傳來時;當中國國產航母母動力得到解決,意味著中國首艘國產航母面世的腳步愈發近時;當我國神舟十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時……學生雖在學校,卻與社會相通,引導他們傾聽祖國前進的腳步聲,他們會情不自禁地為祖國的勝利而笑逐顏開,激動不已。
六、愛父母、愛親人,讓愛的火炬在孩子心靈深處點亮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家庭是第一源泉,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感和信念的巨流,是從這
里開始奔流。所以家庭教育對于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情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利用好家長會,提高家長自身的愛國主義素養是家庭愛國主義教育的前提和基礎。首先父母要營造充滿親情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教會孩子愛父母、愛親人,然后把愛的情感擴大到國家及全人類。如:家長可利用“端午節”這一節日,通過講述屈原的愛國主義行為來感染孩子,讓愛的火炬在孩子心靈深處點亮。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要從生活中及時捕捉教育契機,運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多種因素,有意識培養孩子愛國情感。
學生不僅要確立報效祖國的思想,而且要認識到報國之行就是腳踏實地刻苦學習,
鍛煉身體,不斷地充實自己。今天的學習行動,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將來就要利用所學的知識為祖國獻計獻策、盡職盡責。總之,讓他們在體驗中,實踐中,弘揚民族精神,切身的感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和感染,提高他們的愛國情操。
參考文獻:
[1]試談小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J]. 滕凌燕.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