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蓮
摘要:在新課改的理念下,農村初中各方面教育資源相對比較薄弱,很多農村的初中學生依然存在書少難讀的問題,因而農村初中很難與城市初中同步實現新課程一系列理念。面對農村初中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我校幾位語文老師共同努力通過實踐研究,終于找到了一些農村中學群文閱讀的教學實施的方法。
關鍵詞:農村中學語文;新課改;群文閱讀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持續推動,群文閱讀這場靜悄悄的語文課堂革命以春風化雨的形態在全國浸潤開來,農村中學也已經開始試行群文閱讀教學的方式。面對農村中學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我校幾位語文老師共同努力通過實踐研究,終于找到了一些農村中學群文閱讀教學實施的方法。
一、正確理解農村中學群文閱讀教學實施的意義。
群文閱讀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它能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的質量和效率,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它與傳統意義的閱讀教學,在目標過程和意義上既有相同之處,也有自身的特質。《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教學建議中提到,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瀏覽。群文閱讀教學中,一節課學生讀多篇文章,不僅加大學生閱讀量,更重要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比較分析,為學生多樣化的閱讀方式和終身閱讀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正確面對農村中學群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閱讀動機。
農村中學的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普遍存在厭學情緒嚴重等問題。主要是因為農村中很多家長沒有高的追求和向往,不知道何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農村初中留守兒童居多,學生成長過程中缺乏關愛和教育。很多學生就會產生疑問,讀書有何用?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因此,在農村初中有效開展群文閱讀教學需要研究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2.缺乏閱讀書籍。
農村的家長大多不重視教育,因此大多數農村的學生們無課外書。去年我擔任七年級語文教師,上了一段時間課之后偶然發現,班里大多數學生沒有作文書、字典等工具用書。關于為什么沒有作文書、字典等工具書?學生們的回答也很奇葩,分別是:沒錢、沒用和老師沒讓買。也有人說,沒有紙質的書,可以上網讀啊?但是在農村的孩子認知中,上網就是玩網絡游戲,他們不知道如何運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
3.缺乏閱讀指導。
現在農村初中學生語文基本功底相對較薄弱,閱讀方法不得當,師生之間缺乏交流互動,缺乏閱讀的必要指導。處于初中階段的孩子可塑性較強,如果教師能結合農村中學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指導學生閱讀,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還將使其終生受益。
三、正確實施農村中學群文閱讀教學有效的策略。
1.更新觀念,正確認識教學滯后。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當今的農村中學依然存在普遍性的知識欠缺與能力不足,因而很難同步實現新課程一系列理念。在同樣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手段下,隨著時間的積累,農村初中語文教育便呈現出自己的滯后性。
2.依托教材,實施單元整體教學。
目前我校使用的人教版部編版語文教材,是以主題組單元的。一個單元共四篇課文,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編寫,為開展群文閱讀帶來極大的便利。基于單元整組教學的群文閱讀,把課內文章進行整合,將同一主題或同一寫作方法的文章整合在一起,進行因材施教,讓教材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如人教版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四篇課文,都以名人為寫作對象,前三篇寫的是鄧稼先、聞一多、魯迅,第四篇文言文《孫權勸學》寫的是我國古代名人。這些文章人文內涵豐富,都各有側重地寫出了名人的品格、氣質和生活道路,頌揚了他們對人類的貢獻。教師應著重引導學生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去把握課文中生動的人物形象,并能有自己的理解、感悟和評價。抓住人物細節描寫,研讀課文中描寫人物的語句,體會人物情感的閱讀策略,再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教學其他三篇課文。同時上好單元總結課,把單篇課文教學時散亂的知識系統化,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3.整合資源,做好群文導讀引領。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整合資源主要是課外資源,充分利用網絡、社區、圖書館、書店、家庭、學校、班級資源。如《鄧稼先》一課中,在精講鄧稼先的事跡時,可以為學生播放《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鄧稼先》的視頻和《中國男兒》的歌曲等,讓學生充分感知鄧稼先,了解鄧稼先。通過整合,學生得到的信息是綜合的、整體的,獲取的效益要比單獨的文本教學多得多。
以課內為本為突破口整合課外文本,搜集課外有關文章,從不同角度篩選、整合,從而盤活資源。從而做到了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為閱讀教學奠定基礎,優化群文閱讀教學。
4.豐富途徑,促進閱讀習慣養成。
要完成新課標對于中學生要求的課外閱讀量,真正實現教學目標,僅僅依靠教材是很難實現的。結合農村初中學生的特點,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每位同學捐出一本書創設了班級圖書角;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激發閱讀熱情;為班里學生播放閱讀講座和有聲圖書;開辦各種閱讀資源共享平臺的搭建,及時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評價。通過日常評價和評選,慢慢促使學生的讀書習慣的養成,讓健康有益的書籍走進學生的生活。通過我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有效解決了學生群文閱讀中的各種難題。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群文閱讀這一新興教學方式逐漸被應用到了初中語文的日常教學當中。面對農村中學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我校幾位語文老師將繼續共同努力,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積極做好閱讀資源的整合,促進群文閱讀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遠梅.農村學校的閱讀教學策略[J].中學語文,2016(2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