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劍劍
摘要:不論是什么學科,教學環節都有多個過程,而作業設計是所有學科都會涉及的,為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作業優化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環節中,教師經過精心設計,優化作業,可以使學生通過作業來鞏固課上所學知識,提高自身應用能力,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本文作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預習作業”“因材施教”“聯系生活”三個方面入手,圍繞小學數學中的作業優化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優化作業;聯系生活
所謂優化作業,即是指在課堂作業的布置要具有目的性、靈活性、層次性,另外還要與生活相結合。傳統的數學作業受限于課本知識,善用題海戰術來進行訓練,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感受,從此放棄數學。因此優化小學數學作業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本文作者將結合具體教學實例,對布置預習作業、差別作業以及生活作業發表個人的看法與見解。
一、注重預習,增強目的性
作業是教學活動的延續環節,它不僅展現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作業的完成度還從側面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成果。作業既是老師對學生學習程度了解的方式,同時也是學生對課上學習的一個反饋。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要具有前瞻性、目的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做出標記,在上課時提出問題,全體學生一起解決。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對新知識做到提前了解,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課堂效率。
鑒于此,作者認為,帶有目的性的預習作業是至關重要的。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這一章節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年級,他們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因為圓柱是由圓和長方形構成,
通過類比,可以讓學生在家的時候親自去觀察與圓柱類似的物體,并且手動做一個圓柱,把它拆開的實驗。通過自己預習的方式,學生可以明確的了解圓柱的面積公式,即使自己弄不明白,上課的時候還可以通過討論解決疑惑。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思維,還可以加強其動手實踐能力。
預習作業與其他作業不同,并沒有看起來那么簡單,有針對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學習效率快速提高。學生預習作業也為自主學習打下了一個夯實的基礎,促進了數學學習的長遠發展。
二、尊重差異,增強靈活性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尊重。教師在布置課堂作業時,既要考慮作業的難易程度,又要考慮學生發展的差異,增強作業的層次性和靈活性,充分發揮出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這樣既可以收獲教學的滿足感,學生也可以體會學習的快樂感。每個學生不同都是值得尊重的,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是教師的職責與本分。
學生的思維能力、認知程度是有很大差異的,每個人對知識的吸收也是有快有慢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不同,在布置作業時,要靈活應對,有針對性的布置作業。例如,在學習“小數乘整數”這一章節時,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收獲,作者分別用不同的方法來布置作業。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就先讓他們用“加法的方式”來計算;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就讓他們用“拆分乘法”來計算。同時在寫作業過程中讓學生思考“加法與乘法有什么不同?”和“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關照到每個學生,還可以使他們在寫作業時收獲幸福感,不斷地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取得共同的進步。
身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要學會觀察和發現學生學習的差異,善于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學生。通過對不同學生不同的作業安排,既增強了數學作業靈活性,又幫助每一位同學不斷進步,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養成其主動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三、聯系生活,增強實踐性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尤其是小學數學,這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基礎階段。學習數學不只是為了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和生活聯系在一起,增強實踐性。在現實生活當中,學生在面臨某些問題時能夠快速的用數學思維來解決來考慮、思考問題,從生活實踐中體會數學學習的快樂。
作者致力于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這一章節時,學生接觸數學的時間還不長,對數學的認知也比較差,這時我們可以讓他們聯系生活,觀察和發現身邊哪些物體是正方體的,哪些物體是長方體的,哪些物體是球體和圓柱等等,一些便于攜帶的物體還可以拿到課上,讓學生們共同探討。通過聯系實際,增強學生的實踐性,逐漸引導他們結合數學思維來觀察身邊的事物,這不僅可以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還可以加深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生活。學習不僅是為了把知識裝進腦袋,它還一直在為實踐服務,優化作業一定要與實際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總之,小學數學是一門富有技巧的學科。作為學生而言,學好數學是十分必要的;作為數學老師,也要不斷思考如何有趣、高效的完成教學活動。優化作業作為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方式之一,一定要引起重視,有針對性、靈活性以及實踐性的優化作業,讓學生在數學的知識海洋中養成好學、樂學的習慣。
參考文獻:
[1]付長春《小學數學多元化作業設計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2-20
[2]萬榮棋《優化作業設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華夏教師,2017-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