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德才
摘要:高校聲樂教學作為藝術修養的一個重要方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高校聲樂教學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將對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提高高校聲樂教學水平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聲樂教學;發展現狀;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J616-4;6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4-0245-01
近年來,高校聲樂教學迅速發展,對培養音樂藝術人才、提升文化軟實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應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從而促進我國高校聲樂教學的長遠發展。
一、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眾多高校的聲樂教學都逐漸偏向于商業化。高校聲樂教學課程設置單一,教學方法一成不變、缺乏多元化,教學目標模棱兩可。許多高校聲樂教學只注重學生的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卻忽視了音樂不僅僅是一門學科,還是一門集情感、審美、藝術于一身的綜合文化。沒有情感的作品是沒有靈魂的,沒有審美的學生是不會創造出屬于自己特色的作品的,缺乏藝術的聲樂是沒有音符的,高校聲樂教學對這三個方面的忽視無形中淡化了學生的文化意識,不利于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也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學生的聲樂敏感度不一
隨著國家對藝術教學的重視以及音樂藝人的影響,不少高校紛紛擴大招生規模,報考的人數也是逐年遞增。但這一現象帶來的并不都是積極的作用,相反,生源質量的不斷下滑、非專業高校爭先設立該專業等現象慢慢涌現。在大班教學的環境下,老師難以滿足所有同學的需求,做到“一對一”教學,這時,學生的先天資質和后天努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然而許多同學學習聲樂并非是自己興趣所致,而是想通過這一方式考取好學校或是找份好工作,但他們都缺乏扎實的樂理知識,對聲樂背景也是所知甚少,對音樂不夠敏感,不識五線譜的學生大有人在,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聲樂教學的整體水平,降低了學生對聲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
(三)教師隊伍有待進一步提高
不論是什么專業的教學,教師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不幸的是,當下我國大多數高校聲樂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整體素質遠遠不夠,缺乏專職教師②。學校對聲樂專業的重視程度不夠,在聲樂教師的招聘要求和培訓方式方面有待提高,導致現行的理論和實踐沒有進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在聲樂教師的隊伍中,傳統教師多于青年教師,年老的教師仍舊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把聲樂課當成數學課一樣來教授,只注重學生能不能演唱出來,而不關心學生是否完全掌握;年輕教師盲目效仿、延用此法,最終導致教學方法“僵化”,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提高高校聲樂教學效果的對策分析
(一)明晰教學目標
針對上述問題,高校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設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將聲樂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培養有情感、會審美、懂藝術的聲樂人才。當然,有靈魂的作品不是聲樂和情感的簡單相加,高校聲樂教學中應努力培養學生的情感生發并將其融入到作品中;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正確的教學目標更有利于聲樂教學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
(二)積極開展聲樂教學實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理論打基礎,實踐出真知,高校聲樂教學中樂理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將大大提高教學質量。高校還應多舉辦校園活動和社團活動,例如“校園歌手大賽”“校園演唱會”“音樂社團”等,為聲樂學生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通過這種方法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聲樂技能,提供他們的創新能力,同時也為社會發展對聲樂人才的需求。另外,高校還應該建立健全聲樂教學體系,利用一切機會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聲樂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制定科學的聲樂考評標準,充分發揮考評機制的激勵功能。
(三)完善教師隊伍,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
首先,要優化高校的聲樂教師隊伍,強化招聘新教師的標準,把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作為招聘的首要標準,從源頭上保證教師質量。對于年長的傳統教師,應加強對其的培訓,積極引導他們轉變教學理念,適應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把教學目標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切實提高聲樂教師的整體水平。同時,聲樂教師還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制定教學方法,使學生更能適應老師的教學方式。
三、結語
教無法定,但教學有法。高校的聲樂教學還存在諸多不足,積極轉變教學模式、努力尋求發展途徑是高校當前面臨的問題。一方面,學生應注重將聲樂教學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相聯系,另一方面,高校應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鼓勵其開拓教學新思路,提高聲樂教學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