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升宗
摘要:數學具有抽象性、綜合性特點,對初中數學知識的系統性研究,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有必要滲透情感教育理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鼓勵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突破自我、挑戰自我、完善自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進而圓滿完成學習任務,順勢走上一條全面發展的創新之路。初中數學課堂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可謂是多種多樣,但是仍需教師們在實踐中的努力探索和研究。只有讓學生切實感知到學習的最大樂趣,數學教學工作才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感教育;有效方法;研究;思考
引言:
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雙邊互動過程,也學生豐富學習經驗和知識儲備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參與各種實踐活動,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那么如何引導學生主動投身于知識的海洋呢?筆者認為,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關重要的。情感是師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更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沒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它宛如一潭死水一樣,限制著學生學科素養與學習能力的綜合發展。情感教育是基礎,素質教育是保障,創新教育是目標。
一、感知數學價值,滋生數學情感
大多數學生都會覺得學習數學是枯燥的、無趣的,很多時候,他們都會通過死記硬背概念、公式,來解決各種各樣的數學問題。沒有思想、沒有情感、沒有創新的數學學習是毫無價值的。鑒于此,數學教師就要重新確立教學目標,不斷整合課程資源,聯系生活,變抽象內容直觀化、理論知識形象化,給予學生機會去體會數學的實際價值,滋生情感的同時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共鳴,提高學生知識水平[1]。比如,在教學“統計”相關內容時,我會從學生生活出發,提出探究話題:在青春期內,男生和女生的身高會發生很大變化。將全班學生的身高數據進行統計,畫出統計圖,計算出平均身高。學生感到數學知識就潛藏在我們身邊,體會了學習數學的價值,感知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貼近生活教學,采用合適方法
應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會取得不一樣的教學效果。教師融入自身情感,巧妙切入學生的認知通道,結合著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知識水平,靈活轉變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維過渡,這符合學生自然的成長規律,也有利于他們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的充分活躍[2]。比如,針對“中心對稱圖形”這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制作模型,直接演示給學生,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后重新認識“中心對稱圖形旋轉180°后會與原來的圖形重合”這一特征,加深學生的理解,激活學生的聯想,一節高效的數學課就在師生情感的互融下順利完成了。
三、精心設計問題,重視思維訓練
思維訓練離不開問題,恰當提問能夠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數學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問題,以學生能夠接受的呈現方式,指引學生朝著自己設定的目標不懈努力[3]。比如,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時,我就利用“平角的度數是多少?”問題,開闊了學生的想象空間,激發了學生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針對性解決數學問題,去體驗成功,享受成功的樂趣。
四、教師熱愛學生,滲透情感教育
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輔導學生,使學生不斷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日積月累中完善自身的認知體系,增強自身的主體優勢[4]。在數學課堂中進行情感教育,首先,教師要真正的熱愛學生,從心底認可學生,與學生建立深厚感情;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誘導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將原有的思維模式轉變成新型的思維模式,敢于創新,勇于實踐;最后,教師要利用情感,去除學生的抵觸情緒,打消學生的認知顧慮,讓學生可以養成端正的學習態度,產生一種樂學、好學的內在動力。比如,在學生學習“畫軸對稱圖形”一課時,教師應借助多媒體動態演示圖形的折疊過程,使學生自己探索對稱圖形的對稱規律。當學生有不懂的問題時,教師必須為其及時解答,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及交流,深化師生情感,培養學生品質。這種教學模式更符合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初中數學課程改革因此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提倡的是“以人為本”,在初中數學課堂進行情感教育至關重要,必須引起教師們的高度重視。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運用有效教學方法,開闊學生想象空間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情感引導和語言鼓勵,使學生有機會自主分析問題、獨立思考問題,最終優質完成學習任務,養成良好個性品質,這是新課程改革的最新要求,也是教師們共同肩負的重要使命,更是教育現代化進程持續加快的有力保障。在情感教育的支持下,數學教學更具特色,可以培養出大批高素質、創新型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蔡文忠.淺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6(14)226-227.
[2]張浩利.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苑教育,2016(15)78-79.
[3]程征.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6(07)119-120.
[4]陳芳.淺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J].科技資訊,2017(46)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