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碧華
摘 要:低碳旅游是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提出的,是對于傳統旅游發展方式的轉變。本文在分析鳳凰古城旅游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運用“四輪驅動”模型構建低碳旅游發展模式,對鳳凰古城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關鍵詞:低碳旅游;鳳凰古城;發展模式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對人類可持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低碳發展的理念應運而生。旅游業作為世界第一大產業,旅游能源消耗所產生的碳排放問題已逐漸成為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低碳旅游的發展成為必然趨勢。2009年5月,世界經濟論壇“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業”的報告正式提出了低碳旅游這一概念。同年11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推進節能環保,大力倡導低碳旅游方式。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旅游形式,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以及改善環境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因而,轉變旅游發展理念,探討低碳的旅游發展模式不僅是緩解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必要手段,同時對于促進旅游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低碳旅游發展模式的相關研究不斷增多。國外學者主要從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動方面進行探討,而國內不少學者也對低碳旅游的發展模式進行了研究。譚志雄等從城市尺度研究中國低碳城市發展模式;劉紅芳、李瑞芳等在分析旅游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縣域尺度的低碳發展模式進行研究;張俊華等從開發設計模式、循環利用模式和綜合管理模式研究了景區尺度的低碳發展模式。也有學者從不同主體出發構建低碳旅游發展模式,如汪宇明提出倡導低碳旅游,推進旅游發展方式的轉型,需要政府、企業和游客為共同行動主體;張敏等從政府、旅游企業和旅游者為共同主體探討低碳旅游實現途徑;唐承財從利益相關者理論出發,從政府部門、旅游目的地、旅游企業和旅游者四大低碳旅游核心利益相關主體,提出我國低碳旅游可持續發展策略;馬勇等提出低碳旅游主要有市場主導型、政府主導型及社區主導型等三種發展模式;鄭琳琳等提出構建由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業和旅游管理部門共同參與的“四輪驅動”發展模式;此外,唐承財將生態因素引入旅游地可持續發展系統中,以旅游產業能源系統、旅游地生態系統、旅游地環境系統與低碳旅游經濟系統為核心,構建基于“能源、經濟、生態、環境(簡稱“4E”)系統”的旅游地旅游業低碳發展模式。
一、鳳凰古城旅游發展概況
1.鳳凰古城旅游資源
鳳凰縣,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轄八縣市之一。境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多彩,以凰凰古城聞名于世。2001年,鳳凰古城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07年成為首批中國旅游強縣,2012年晉升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入選為新一輪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小城”。境內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擁有國際地質公園,以巖溶峽谷、峰林、溶洞、瀑布構造形成的綜合地質遺跡景觀;有“湘西邊墻”-中國南方長城;有黃絲橋古城、華夏第二洞奇梁洞、飛檐斗拱的古建筑朝陽宮、沈從文故居四處省級風景名勝區;有國家級的南華山森林公園和省級的兩頭羊自然保護區;此外,還有苗人谷、飛水谷等精品景區。
2.鳳凰古城低碳旅游發展現狀
鳳凰古城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以文化旅游大發展、大繁榮和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為目標,繼續推進縣域的旅游發展。近年來,鳳凰古城的旅游經濟發展呈持續增長的趨勢(如圖1),對鳳凰古城、湘西州乃至湖南的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快速發展的旅游業對當地的能源消耗、生態環境等造成嚴重負擔,特別是鳳凰古城的代表景點鳳凰古城,如沱江水質變差,古城內商戶粗放型的能源排放方式等。旅游業是一個依靠綠水青山、優美生態環境發展的產業,如何協調好鳳凰古城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與當地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能源消耗等問題迫在眉睫。在低碳經濟的推動下,相關學者對鳳凰古城的低碳旅游發展做了初步探討,如竇銀娣等從低碳視角下探討了鳳凰古城旅游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粟湘福從旅游者、旅游企業、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管理部門研究了鳳凰古城發展低碳旅游的對策。但總體而言,鳳凰古城的低碳旅游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二、鳳凰古城“低碳旅游”發展模式構建
低碳旅游的發展不能僅依靠單一主體的努力,需要多主體的聯合行動。結合鳳凰古城低碳旅游的發展現狀,構建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企業和政府旅游管理部門共同參與和積極推進的“四輪驅動”低碳旅游發展模式(如圖2)。
1.旅游者:做低碳旅游的踐行者
旅游者作為旅游活動的主體,應積極做低碳旅游的踐行者。旅游者在旅游消費活動中應樹立低碳旅游理念,把低碳旅游方式貫穿于旅游活動中的吃、住、行、游、購、娛等各個環節。具體發展如下:
(1)低碳飲食
民以食為天,吃是旅游者體驗當地旅游活動非常重要的一環,而低碳旅游的發展模式要求旅游者踐行低碳的飲食方式,即盡量食用由當地食材制作的菜品、選擇綠色食物和有機食物。有研究表明,旅游者在飲食中食以當地特色風味為主的綠色食品,通過調整飲食結構,既有利于身體健康,也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減排。在用餐過程中,減少使用不易降解的一次性餐盒,也可自備環保餐盒。此外,做到不浪費食物,根據國際糧農組織的研究表明,少浪費0.5千克的糧食(以水稻為例),可節能約0.18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47千克。從以上可以看出,減少食物的浪費同樣可以保護環境。鳳凰古城低碳的飲食產品應立足于當地豐富的特色產品,用當地綠色、有機的食材給客人提供新鮮、環保的食品,讓客人體驗到返璞歸真的生活。
(2)低碳住宿
低碳旅游的發展模式要求旅游者踐行低碳的住宿方式。在住宿方面,選擇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酒店、客棧,盡量自備洗漱用品而減少酒店易耗品的消耗,養成合理控制室內溫度、出門隨手關燈、不讓電器設備長期處于待機狀態的良好習慣。目前,鳳凰古城的住宿接待設施多以客棧、家庭賓館為主,且主要分布在沱江沿岸及古城周圍,這類住宿設施的減排能力較弱,其產生的污水對沱江水質有嚴重影響。為此,古城內的住宿設施應努力進行提升改造,完善配套設施,做到減排減碳,讓低碳的住宿方式成為旅游者追隨的旅游體驗。
(3)低碳出行
旅游交通是旅游業碳排放量最大的部門之一,而不同的旅游交通方式產生的碳排放有較大差異。一般而言,航空產生的碳排放量最大,公路次之,鐵路最小。目前,鳳凰古城與外界的交通方式主要是公路和鐵路。隨著鳳凰旅游市場的開拓以及旅游交通的改善,各種交通方式均可以利用。對于國際游客來說,航空是比較便捷的交通方式;對于國內游客而言,倡導乘坐碳排放量較低的鐵路等公共交通工具。古城內的交通方式,倡導游客通過徒步或騎自行車的方式進行,這樣既環保節能,減少碳排放,又能對當地進行深度體驗。
(4)低碳游覽
游覽是旅游者參與旅游活動的重要環節。旅游者在游覽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對景區的碳排放具有重要影響。如旅游者選擇參與低排放的旅游活動,在旅游景區不亂扔垃圾、把低碳游覽的理念傳遞給其他旅游者等,使低碳旅游貫穿于整個游覽過程。
(5)低碳購物
低碳購物即要求旅游者在購物過程中踐行低碳化的原則,購買以當地原材料為主的特色產品,減少商品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避免商品的過度包裝等。踐行低碳化的旅游購物行為,一方面需要旅游者樹立低碳的購物理念;另一方面,需要旅游商品生產者加大對低碳產品的開發力度,給旅游者提供多樣的低碳旅游商品。
2.旅游目的地:打造低碳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建設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構建,是旅游者進行多方面、深層次體驗旅游的地方。近年鳳凰古城的旅游發展目標是建設成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因而圍繞這一目標,目的地的低碳化建設具有深刻的內涵。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打造:(1)低碳化的旅游產品設計;從頂層設計開始構建低碳化的發展目標,立足于鳳凰古城現有的旅游資源,在開發的基礎上注重保護;對于新項目的旅游設計,從產品理念、產品用材、產品運營方式等方面構建低碳化。(2)低碳化的旅游交通系統;構建連接古城各景點的交通圈,對鄉村道路進行改造升級,引進具有環保理念的電瓶車等交通工具,引導旅游者徒步、騎自行車的方式進行慢游。(3)培養旅游人才;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建設不僅要從硬件方面努力構建,更離不開軟件方面即旅游服務人員的培養。目前鳳凰古城旅游服務人員多以當地居民為主,缺乏系統有效的培訓,整體職業素養有待改進,特別是旅游產品的宣傳、策劃、外語服務等方面的人才缺乏。
3.旅游企業:倡導低碳旅游方式,開發低碳旅游產品
旅游企業是給旅游者提供旅游產品的核心部門,不僅包括景區經營者,也包括旅行社等企業。旅游景區作為旅游者的最終目的地,景區的低碳化建設以及低碳旅游產品的開發對低碳旅游的發展具有實質性意義。旅行社作為旅游者接待的重要部門,在為旅游者設計、推銷旅游產品時應向旅游者積極倡導低碳的旅游消費方式,宣傳低碳旅游產品。鳳凰古城的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沱江河畔的吊腳樓別具一格,還有那飛檐斗角的萬壽宮、大成殿、天王廟、遐昌閣等,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旅游經營者應從古城擁有的文化旅游資源出發,從吃、住、行、購等方面給旅游者提供低碳旅游產品,同時也注重對沱江水質的保護,整體上提升鳳凰古城低碳發展的能力。
4.政府旅游管理部門:樹立低碳旅游理念,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低碳旅游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宏觀指導。加強樹立低碳旅游發展的理念,倡導低碳旅游的消費方式,建立健全激勵低碳發展的機制。此外,低碳旅游的發展需要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的支撐。隨著鳳凰古城游客的日益增長,與公共服務體系不協調、不平衡之間的矛盾日益突顯。目前,鳳凰古城公共服務的供給主要是政府供給型的單一模式,所供給的公共服務大部分是散亂、應急性建設,發展還處于很不完善的階段,也未達到低碳旅游的要求。政府要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形成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當地公共積極參與的供給模式,形成對古城的保護和開發。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重點要加強旅游公共交通的建設,全面提升鳳凰縣的公路交通網絡,對接縣域內的各景點;同時也要完善生態停車場、旅游廁所、旅游咨詢服務中心的構建。
三、總結
近年來隨著鳳凰古城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及資源能源消耗帶來沉重負擔,而發展低碳旅游是緩解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旅游目的地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循序漸進的過程,因而鳳凰古城低碳旅游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旅游企業、旅游政府管理部門、旅游景區等團結協作,結合自身優勢開發合適的低碳發展模式,同時旅游者也要樹立低碳旅游的理念,從自身踐行低碳旅游的方式。鳳凰古城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多樣的民俗傳統,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實行低碳旅游的發展模式,不僅有利于實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建設目標,更有利于鳳凰古城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UNWTO,and UNEP(prepared by Scott D,Amelung B,Becken S,Ceron J P,Dubois G,Gossling S,Peeters P and Simpson M C).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R].Madrid:2008.
[2]潘植強,梁保爾.國外低碳旅游研究領域知識圖譜-基于文獻共詞分析的計量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6,35(2):84-90.
[3]譚志雄,陳德敏.中國低碳城市發展模式與行動策略[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21(9):69-75.
[4]劉紅芳,張偉峰.鄢陵縣“低碳旅游”發展模式構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8(05):35-37.
[5]李瑞芳,鄭國璋.靜樂縣低碳旅游發展模式研究[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6(04):111-114.
[6]張俊華,喬金.低碳旅游景區發展模式[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8(5).
[7]汪宇明.倡導低碳旅游,推進發展方式轉型[J].旅游學刊,2010,25(02):11-12.
[8]張敏,苗紅,馮會會.基于可持續發展的低碳旅游發展模式研究[J].旅游研究,2012(3):11-16.
[9]唐承財,鐘林生,成升魁.我國低碳旅游的內涵及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經濟地理,2011,31(5):862-867.
[10]馬勇,文以軍.國內外低碳旅游發展模式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9(1):106-110.
[11]鄭琳琳,林喜慶.試論“低碳旅游”模式的構建--氣候變化條件下旅游業的應對[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01):40-43.
[12]唐承財.基于4E系統的旅游地旅游業低碳發展模式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4,30(3):114-119.
[13]竇銀娣,曾望峰,李伯華.低碳旅游視角下旅游景區旅游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以湘西鳳凰古城為例[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34(06):82-86.
[14]粟湘福.鳳凰發展低碳旅游的對策分析[J].經濟論壇,2011,(10):81-83.
[15]UNEP,University of Oxford,UNWTO,and WMO ( prepared by Simpson M C,Gφssling S,Scott D,Hall C M,and G ladin 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in the Tourism Sector: Frame works,Tools and Practice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10-19;7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