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濤
摘要:高中階段,數學是重點科目。高中數學抽象性、邏輯思維性比較強,難度也比較大,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幫助學生提高對數學的興趣、創設良好自由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減輕學習的壓力,更有效的開展教學活動,教師也需要不斷的總結歸納,對學生多觀察多了解,并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促使不同階段的學生,都得到關注與成長,成績也能穩步提升。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興趣;因材施教
高中數學對學生的思維發展具有長遠而又重要的作用,高中數學教師在教授知識、保證課堂質量的同時,應找到學生的興趣點,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因材施教,并且讓學生認識到,數學是一門有趣又有用的學科,在探索與討論中,感受數學帶給學生的樂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培養:
一、建立優質的師生關系
運用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上課的專注力;用真誠與理解的教學態度,建立師生間良師益友的關系;通過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與青春期,教師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照顧,不僅在學習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言語中多加問候、行動上多給予關心,與學生共同面對學習與生活上的壓力與困難,使學生對老師建立信任感,讓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
新課改中明確提出,要對學生“因材施教”,因著學生的先天因素與后天環境的不同影響下,對于學生間的學習個體差異,教師要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當學生通過努力獲得進步時,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鼓勵與支持。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教學目標規劃的要細致、教學進度要做科學的調整,使得不同學生,都能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得到滿足和學習的動力。在學習中,教師做到一視同仁,多鼓勵、少批評、不隨意給任何學生貼標簽,當看到學生的進步時,教師與學生共同分享這份喜悅。
二、讓數學貼近生活
把數學知識生活化,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數學的用處,用數學知識來解答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學以致用達到對數學的興趣。其實,高中數學教材上的探究課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都是緊密相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教學中多列舉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講解“拋物線”的知識點時,讓學生在羽毛球活動中對其弧度進行理解與聯想。
講解“二元一次方程”,在班級可以開展一個小儲蓄所活動,結合班級學生的儲存情況,進行數學的分析,如:李穎存了200元,王強存了140元,以后李穎每月存20元,王強每月存35元,經過幾個月,李穎、王強的存款相等?這是兩人的存款數都是多少?通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思考,讓學生學以致用,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對知識點去充分的理解與思考,也通過有趣的儲蓄所活動,幫助學生學習理財,建立儲蓄的概念。
通過一些生活化的應用和思考,增強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從而提升對數學的興趣。
三、營造積極有趣的小組討論
為了提倡新改革倡導的有效學習,采取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形式,教師通過設立教學情境,提出合理并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件自發地進行討論,針對學習重點難點學生間進行激烈的討論、親自動手實驗操作,鍛煉學生勤于動腦思考能力的同時,在同學間的討論中,也提升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在不斷的探討中,讓知識不斷的被細化,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知識中的難點。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是學生在合作和競爭中感受合作學習帶來的快樂,體驗了學習的樂趣,增進了同學間的感情。
多媒體輔助教學
與過去傳統數學教學不同,我們老師不再只是用簡單的數學測量工具來實施教學知識。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加的枯燥、乏味、平淡,很難將復雜的數學理論講解透徹,從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容易失去對數學的興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上課提不起精神、對數學沒興趣、上課就打瞌睡的惡性循環。我們目前科技已經到了非常發達的階段,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強大的動態效果,將聲音、動畫、圖片、視頻等信息進行結合,將數學知識形象生動、直觀明了的展現給學生,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知識只是生硬的、不容易理解的,以此增強了學習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不做無用功,巧妙設計習題
高中數學的練習題需要與教材習題緊密的結合起來,教師不能盲目的、隨意的用題海戰術取勝,習題設計要由易到難、逐步深入,通過階梯式的習題設計方式,幫助學生可以在數學練習中穩步提升。習題的設計過程中,也要注意多樣性、靈活性、趣味性,選取比較新穎的題材,多多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創編習題。教師通過巧妙的設計與構思,可以促使學生愿意學、主動學,自然也就提升了教學的質量。
結語:
總之,高中數學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模式的過程中,一定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愿意學習的基礎上,才能促使學生主動。教師也要不斷的發掘適用于學生的學習方法,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的探索發現,不斷的自我反思、深入總結。同時教師間多交流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針對學生的個體情況,有目的的進行輔導,增強師生間的關系。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通過活動與分組討論,調動學生對數學的熱情,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劉金艷.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6(6):211.
[2]奚圣蘭.淺談如何激發學生高中數學學習興趣[J].讀與寫雜志,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