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連萍
摘要:初中數學是初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如果缺乏有效的教學方式,初中數學課堂容易呈現出枯燥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諸多問題,所以我們應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一些關鍵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以期能夠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教學質量和全面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關鍵問題;核心素養
1提高教學的效率意義
在我國初中教學課堂上,提高教學的效率成為首要任務。面對學生時,將會產生困擾,怎樣使每位學生更高效的接受課程內容,成為首要任務。合理科學的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成為重要的途徑。首先,高效的教學是通過教師與學生的默契配合,一氣呵成的方式形成。在此過程,培養了教師與同學之間的合作性,教師的積極引導,梳理清晰的教學脈絡,分析學生心理脈絡。在此前提下,學生已進入到教師的課程整體的規劃中,建立良好的知識儲備庫的過程。另外,有效的提高教學的在于教師教學技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將會不斷增進。合作與技能的能力都在雙向的進行提升,將會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增強對學習的積極性,成為社會需要的創新性人才。
2初中數學教學的問題分析
2.1教師的教學思想觀念和教學方式問題
雖然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已然推行發展了很長時間,但是依然還有一些教師不能及時學習和重視教育改革所倡導的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育教學理念,其在教學中依然將教師自身作為教學的主體,而忽視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這導致其在教育教學的實際過程中,依然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只能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不夠深入和全面,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同時還使得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沉悶枯燥,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2.2學生探究能力較弱
初中學生出于思維成熟的過度階段,認知能力有所提升。在這樣的時間段,繼續培養其探究意識,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因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所致,他們并不擅長探究學習,對于數學知識也是不求甚解,遇到困難時缺乏主動探究的意識與能力,這些對于數學學科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貧弱的探究能力,讓許多學生的成績止步不前。
3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對策研究
3.1數學情景教學
在實際的情景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實際,充分利用各種方式和手段,創設有效情景,在情景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留給他們足夠的思考和研究時間。例如,同樣是在三角形相似性的情景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技術將一些不同大小和類型的若干三角形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其獨立思考和歸納總結哪些是相似三角形。從而通過“這些圖片有哪些是相似的?”“相似三角形有何共同點?”“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進行長度測量?”等一系列問題由淺及深地展開教學,從而讓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內涵和特點,并能利用三角形相似性測量生活中一些距離的長度,并結合實踐,讓學生掌握三角形相似性的判定條件和計算細節,從而提高初中數學中相似三角形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3.2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及探索
問題導向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中運用,對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有研究表明,問題導向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能夠明顯提升學生獨立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問題導向教學法已經成為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老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在問題導向教學法的應用中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在問題設置方面,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不能高于學生的數學水平,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老師設置的問題也不能過淺,學生會覺得沒有興趣,問題一目了然,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問題要適中,適當的超出學生的實際水平,使學生在產生興趣的同時,又不會覺得過于難解,這樣才能得到好的教學效果。第二,老師在設置問題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要對問題的全過程有所了解,在學生進行求解時,對學生進行引導,適當的提示,使學生在對問題的探索過程中對數學產生興趣,為以后的繼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老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多分析想辦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內在因素,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極大的性趣,從而將學生引入數學知識的殿堂。第三,在學生完全獲得知識的時候,老師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獨立思考問題的同時,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都得到提升。
3.3創建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創建合適的問題情境,和學生共同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數學知識,提升課堂效率。比如在對“等腰三角形”進行教學時,首先畫出一個三角形,然后過頂點B點畫出這個高線、中線和平分線,在對學生進行初步講解后,對頂點B的位置進行變換,讓學生再次進行試驗,然后對畫出的三條線段進行觀察,如果其中兩條線相等時,這個三角形將會是什么樣子的?通過這個問題情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就會發散思維,積極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培養了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3.4有效開展自主學習活動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多數教師重視課本知識點的傳授,認為學生學習能力不足,自己在課堂中傾盡全力去講解,便是負責的表現。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夠降低學生的數學學習難度,但卻剝奪了學生自主思考的權利,學生在課堂中像嗷嗷待哺的小鳥一樣,盡情接受教師傳遞的一切。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究到最新的數學知識,會讓數學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也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水平的提高。比如在講解“有理數的乘法與除法”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有理數乘法與除法的意義,并以此為基礎掌握有理數乘法與除法的運算法則,與此同時,教師要培養學生觀察、歸納與概括的能力。針對科學的教學目標組織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自主觀察、分析過程中概括出有理數乘法與除法的法則,理解乘除法符號的意義,能夠給學生帶去數學知識探究的成就感,同時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列出4×(-3),(-4)×3,(-4)×(-3)這三個算式,讓學生對比、分析、思考出有理數乘法的規律和方法,同時利用三個算式的結果,將三個乘法算式轉變成為除法算式,給學生較短時間快速獲取除法相關知識。在組織自主學習活動時,教師要給學生支撐,幫助學生順利思考,不能因為自主學習活動的設計不合理,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
結語
總之,數學教師要結合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教育要求,結合初中數學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關鍵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高明松,劉冬.關于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16(11):181-182.
[2]林敏.關于初中數學結構化教學相關問題的思考[J].內江科技,2016,37(7):133.
[3]陳燕.讓問題導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生輝[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25):179-179.
[4]李丹.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的四種策略[J].廣西教育,2016.2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