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綜合素質也在不斷提高。教師是教學一線工作者,教師的綜合素質影響著教學質量。在教育改革實踐中,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首先就要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而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快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從而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但是在專業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就需要學校找出相對應的發展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在教改實踐中加快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希望能給我國學校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教改實踐;專業教師;教師隊伍建設
引言:
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是學校發展的首要工作,也是學校必須做好的工作。在教改實踐中,學校應當重視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但是在現實中,有許多學校并沒有做好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無法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從而影響了學生的發展。學校要想促進學生的發展,就要加快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換句話說就是要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解決教改實踐中出現的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問題,促進專業教師隊伍的發展。
一、教改實踐中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原則
(一)教師結構優化原則
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現有專業教師資源的基礎上對教師結構進行優化,以此來提升整體教師隊伍的素質。一個教師結構十分合理的學校一定是一個擁有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學校。學校在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中首先就要解決教師的配置問題,也就是教師結構問題。學校要從兩方面來優化教師結構:第一個方面是優化專業結構。優化專業結構是指學校的專業教師數量要足夠,要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了完成專業教育任務,學校就要招聘足夠數量的專業教師。第二個方面是優化年齡結構。優化年齡結構是指學校的青年教師和中年教師的比例要適中。中年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青年教師能夠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兩類教師的合理搭配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學校需求分析原則
學校需求分析原則就是通過分析學校的實際情況,來得出學校的實際教師需求,換句換句話說就是預測學校需要的教師數量、質量。一個能夠分析實際需求的學校一定有一個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分析實際需求是學校建設專業教師隊伍的前提,學校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實際需求:第一個方面是分析學校的專業教師數量需求,也就是說檢測學校某個專業的教師隊伍是否能夠正常完成教學任務。學校要及時增加教師數量,以此提升教師隊伍完成教學任務的速度。第二個方面是分析學校的專業教師質量需求,也就是說檢測學校的專業教師隊伍是否能夠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學校要定期培訓教師,加快教師隊伍的建設速度,提升專業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
二、教改實踐中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意義
(一)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在學校的專業教師隊伍當中,不同的專業教師之間存在著多種差異,主要表現為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經驗、學習經歷的差異,也就是說不同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的教學內容,使用的教學方式,構建的教學情境有所不同。而專業教師隊伍建設能夠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通過對教師的合理配置來形成高效率的教師隊伍,能夠提升教師隊伍中每一位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除此之外,教師隊伍建設還為教師構建一條溝通渠道,每個專業教師都能在學術溝通中獲得知識,從而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就是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就是學校的專業化發展,換句話說就是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促進了學校專業化發展進程。
(二)提升教師學習積極性
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是培養教師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能夠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發展。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之一,需要從內部和外部兩個層面來提升專業水平,從而提升教學成效。學校的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正好能夠滿足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需求,從外部層面來說,學校為教師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開展了多種教師培訓活動,完善了專業教師的教學理念,促進了專業教師隊伍的和諧發展。從內部層面來說,學校為專業教師搭建了交流平臺,開展了專業教師交流大會,讓專業教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提升了專業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
三、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
(一)教師招聘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師招聘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教師的招聘標準問題。學校在招聘專業教師時往往過于關注教師的學歷,忽略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經驗,沒有將高素質的專業教師吸納到教師隊伍當中。第二個方面是教師的招聘考核問題。學校在招聘專業教師時往往沒有進行考核或是考核內容過少,不能全方位考察教師能力,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為了解決教師招聘問題,學校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第一個方面是制定招聘標準,招聘標準是學校在招聘教師時的主要依據,學校要根據實際的學校需求來制定招收標準,嚴格按照招聘標準進行招聘,將高素質的專業教師吸納到教師隊伍當中。第二個方面是編制考核內容,考核內容決定著考核的實際效果,學校要編制出多樣化的考核內容,通過專業考核、職業考核、教學考核等多種考核來挑選最優的應聘者,以此來滿足學校的教學需求。
(二)教師制度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師制度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教師制度的實用性不足。學校在制定教師制度時沒有考慮到教師的實際需求,制定出的制度不能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學水平的提升,無法發揮出實際的作用。第二個方面是教師制度的適用性不足。學校在制定教師制度時沒有讓教師參與其中,沒有考慮學校教師素質及數量的變化,只能滿足一段時間內的教師需求,無法長時間發揮作用。為了解決教師制度問題,學校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第一個方面是提升教師制度的實用性。學校在制定教師制度時要以教師的需求為基準,通過和教師的交談找出教師的實際需求,從而制定出高實用性的教師制度,發揮出教師制度的實際作用。第二個方面是提升教師制度的適用性。學校在制定教師制度時要讓教師參與其中,通過宣傳來提升教師對教師制度的認識,通過鼓勵來提升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并且要考慮教師數量、質量的變化情況,從而制定出高適用性的教師制度,發揮出教師制度的長期作用。
結語:
在教改實踐中加快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必做的一項工作,也是學校專業化發展的核心工作。學校要遵循教師結構優化原則和學校需求分析原則,制定高適用性和高實用性的教師制度,制定明確的招聘標準,編制多樣化的考核內容,以此來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加快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最終實現教育改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沈寧. 在教改實踐中加快專業教師隊伍建設[J]. 中華護理雜志,2015(12):45-47.
[2]張斌. 教改實踐中加快專業教師隊伍團隊建設研究探討[J]. 智庫時代,2017(13):185+187.
[3]曾凌. 淺析加強教改實踐,有效實現高職教學創新[J]. 時代金融,2016(27):316.
作者簡介:汪挺松,男,漢族,1982.03,博士學歷,副教授職稱,武漢大學,航運經濟與管理,運籌與優化,運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