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華
摘要:當前,我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眾多學校為充分迎合新課改的號召,積極的對教師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致力于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尤其在小學英語課程中,打造靈動課堂,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及合作探究已成為當前我國小學階段教育發展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程;靈動課堂;學生核心素養
前言:當前,我國小學階段英語課程中打造靈動課堂以增強學生核心素養的舉措被教育界廣泛的關注[1]。所謂英語靈動課堂的打造就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集中體現,打破傳統課堂上應試教育模式,為學生營造出一個獨立自主、靈活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此氛圍下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并運用到生活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此外,靈動課堂的打造是當前為了充分迎合因新課改的需要而落實的。因此,在本文中,主要針對如何建立英語靈動課堂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小學英語課程中打造靈動課堂對增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靈動一詞,字面含義是富有靈氣,靈活的意思[2]。而將這一詞匯放在小學英語課程上就是說明,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做到富有靈活性,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積極主動,課堂上的表現要靈活,充滿靈性。只有將教師的靈動與學生的靈動二者有機的統一起來,靈動課堂的打造才算成功,這就是小學英語課程打造靈動課堂的外在集中體現。
而在某種程度上,靈動課堂的打造還具備內在表現,其最突出的內在表現就是人本理念精神的倡導,教師在對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既要重視對英語知識的傳授,同時更多的還要注重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接受能力,學生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相互配合,共同搭建出一條成長的橋梁,使得教學更富有其生命力,進而才能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對待英語課程的學習真正意義上靈動起來。
當前,我國越來越多的小學,在英語課程中注重打造靈動課堂,以激發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通過英語課程鍛煉出的核心素養,不僅可以強化自身對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還能強化自身的思維、想象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這對于學生未來更高層次的學習以及發展來說都是十分有益處的。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還會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拓展國際視野。日后培養學生成為社會合格公民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英語課堂中打造靈動課堂并有效增強學生核心素養的舉措
(一)結合情境教學的優勢,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多采取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不讓學生了解英語的文化,而是一味的按照教材上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詞匯、語法上的講授[3]。殊不知,長此以往,會慢慢降低學生對英語學科學習的興趣,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而,無法有效的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學。
其實,簡單的來說,英語就是一種語言,跟中文學習是一樣的,要想學會這門語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語言的文化,利用情境,善于利用語言,用語言進行溝通。因此,小學階段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可以適當的設計出一些有趣的情境,并將需要傳授的知識運用到該情境之中,充分吸引學生自主的走進情境中,在情境中掌握英語知識,并將知識牢固的應用起來,打造靈動課堂,以充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本節課程中,有關生日這一知識點教學,教師就可以對此設計出一些情境,以學生為背景,安排一名同學過生日,另外一些同學為她慶祝生日。他們可以去商場購物買一些商品回來慶祝,在此情境中設定一些商品的單詞,學生們通過自主選擇選取一些商品,并以此為背景進行語法對話。如此在情境之中進行生動直觀的教學,使得學生們不僅對課程中所涉及的單詞牢固的掌握,還能運用這些詞匯靈活的進行對話,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并樹立了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二)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主要突出英語的工具屬性,忽視了其具備的人文價值,這一點,從小學英語教材中就不難看出,小學英語教材中,每一塊知識點其中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容,但是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往往急于求成,只考慮最終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英語作為語言最重要的人文價值[4]。
基于以上此種現狀,現階段,就要求廣大的小學英語教師將教材中知識點蘊含的人文內容充分的挖掘出來,并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以人文價值內涵充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更富有靈動性,進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授學生“生氣”這一詞匯時,除了教會學生詞匯表面上的含義外,還要引導學生思考其深入內涵。比如平時學生自己與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之間生氣的時候,會如何做,不同的做法對自身以及他人產生的影響等,引發學生圍繞這一主題,在課堂上借題發揮,暢所欲言。教師在最終總結時向學生說明生氣的不可取之處,以及容易中傷他人等人文道理,對學生今后遇事保持沉著冷靜,理性對待事物有極大的幫助。由此可見,教師通過英語課堂上小小的知識點,延伸到做人的道理,人文價值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成效顯著。
(三)善于借助英語文化的包容特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英語學科就其本質來說,是一種語言類的學科,眾所周知,語言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輔相成的,具有本質上的聯系。因此,教師在小學課堂上對學生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要將語言中所蘊含的文化因素體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借助英語文化的獨特包容特性,充分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這對于學生英語學科的學習是十分有幫助的,同時,為其核心素養良好文化品格的養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在介紹“謝謝”等英語日常禮貌用語時,首要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對中西方的禮貌用語進行對比。而就“謝謝”一詞而言,西方國家對于這一詞匯用法非常廣泛,無論是親近的人還是陌生人都可以使用這一詞匯。而我國對于這一詞匯的使用范圍就很受局限,一般情況下,跟較為親近的人是很少使用謝謝一詞的,因為這一詞匯會顯得二人的關系很生疏。因而,在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對比下,可以使學生在不同的交際環境中,選擇適合的交際用語,有效的提升學生對英語文化的感悟。
結論:綜上所述,小學英語課程中打造靈動課堂對增強學生核心素養是非常有必要的舉措,這才是當前我國新課改風氣下,回歸本真教育的集中體現。因此當前小學英語課程中打造小學英語靈動課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進而建立起和諧的教育環境。望此次本文研究的內容與結果能夠得到當前我國小學階段教育部門的廣泛關注。
參考文獻:
[1]曾德菊.打造小學英語“靈動課堂”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1):68-69.
[2]徐蓉潔.打造小學英語"靈動課堂"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J].中外交流,2017,(21).
[3]應江玲.小學英語課堂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科研,2016,(7):59-60.
[4]邵曉霞,王菁.基于核心素養的中小學英語課程與教學中減負之實現[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6):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