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娟
摘要體育運動過程中頑強拼搏和團結奮斗的精神及超越自我的意志力已是當前我們倡導的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針對體育運動的內涵及其德育精神的相互關系進行了概述,并針對體育精神的價值內核在當前德育教育中的應用及對策,提出了一些建議,通過本文的研究旨在為創新德育教育模式,推進我國德育教育的開展做些有益的嘗試性研究。
關鍵詞體育精神 德育教育 價值內核
一、引言
未來教育的發展越米越趨向于素質教育,高等教育地位也隨之更加突出。體育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高素質人才方面發揮著應有的作用。體育教育主要借助身體和心理的教育來影響學生,以此促進學生體質、技能技巧和綜合能力的發展,實現身心健康。本文在分析研究體育精神價值及其內涵特點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總結了體育精神在學生德育教育培養中的獨特作用和有效途徑。
二、體育精神與德育教育之間的聯系
(一)體育精神對德育教育內容有促進作用
體育教學主要是對青少年的身體形態、技術技能、意志精神等全面的培育,以此實現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目的。而體育教學對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作用多是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利用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和情景開展的。在體育鍛煉和競賽中,參與者通過活動可以提高中樞神經的工作能力;通過體育教育可以充分發展其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最終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體育精神的價值內涵是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體育教育是一個多維度的評價,其包括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多個角度。高校體育教育能最大限度的發展和改善學生的體質、心理、品德及適應社會的能力;體育精神能促使學生個性發展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總之,高校體育教育在學生的德育教育中扮演著重要作用,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和途徑,
(三)團隊協作精神有利于學生人格及團隊意志的培養
體育競賽實踐可以引導學生嘗試自我編排和實施競賽項目,共同完成合作性體育運動,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互助合作的習慣與能力。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競爭意識和目標意識最大限度的提高能刺激良好的個人品質形成,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聚集財富。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能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
(一)說服教育法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學生自尊心和好勝心,借助擺事實和講道理來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教學中凡是與學生思想品德相關的問題,教師都可采用說服教育的方式,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啟發學生循循善誘,培育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堅持真理,不斷的改正錯誤認識,提高思想覺悟,并且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
(二)評比法
在體育教學與訓練比賽中,語言刺激、肢體暗示和榜樣示范等評比法是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教育時最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各種球類比賽、接力賽、評比及達標測驗等具有激烈競爭的體育活動更有利于開展德育教育。在其體驗過程中也能激勵學生進步,調動學生的練習自覺性、積極性及創造性。
(三)集體訓練法
參與者能在集體訓練中意識到人的重要性,團結的重要性,并能正確的看待和認識個人與集體。只有個體之間的互相團結,互相幫助,才能為集體帶來榮譽。而不是為了個人表現損害他人和集體利益。
(四)運動競爭
體育運動競爭的本質就是學生身體素質、技術技能、意志品質及心理素質等綜合品質的競爭。在體育教學中的對抗性練習與教學比賽可以讓學生體驗全過程,學生的自信、堅強勇敢、積極樂觀等優秀品質的培養得到充盈,觀念的不斷成長和更新使學生養成勝不驕敗不餒、遵守紀律、服從裁判的品質作風。最終實現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和發展能力
四、體育精神的價值內核在當前德育教育中的應用及對策
(一)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利用體育競技精神激發學生良好素質的形成
教學實踐中綜合實施“啟發式教學”、“能動式教學”、“情景式教學”等多樣性的教學模式。不斷更新構建新的課程體系致力打造知識性、趣味性的健康體育課堂。體育教學中除了教會學生最基本的技術外,還要利用體育競技性教育學生遵紀守法、講文明、守公德,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將體育教材與市場經濟發展下的要求相結合堅持整體優化、創新、發展的原則。為社會培育具有廣泛適應性、創造性的高素質人才。
(二)完善課程教學的評價體系
在制定大學體育學習評價內容應參照《全國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的有關規定,確定運動技能、運動參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的評價內容。評價體系的制定不僅要考慮全體學生的一般性內容,還應兼顧學生的個體實際體育需求,制定科學、全面、有針對性的體育評價體系。堅持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相結合的體育學習評價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確保評價的準確性、客觀性,同時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三)倡導身心全面發展,增強健康意識教育
體育鍛煉最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體魄強健,使學生的生存能力、競爭意識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學校體育文化充滿積極進取和競爭精神,在競爭和對抗中對參與者的心理和生理進行教育與訓練,引導參與者的行為和心理習慣得到全面發展,最終達到增強健康意識的目的。
(四)在教學活動中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體育教與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考慮和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昧。通過組織學生做游戲等形式,邊講解,邊示范,在對個別學生訓練加強指導,在實際體驗中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讓學生了解自身心理的健康標準,掌握正確的心理保健方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夠調整心理狀態。使教育效果得以延伸。
五、結束語
體育教學是德育、智育、美育的物質基礎。體育教育作為實現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我們應不斷致力于高校體育教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營造高校重體育、愛體育的良好氛圍,全面構建體育育人的教學環境。讓體育精神在德育培育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