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剛
摘 要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各行各業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其中,化工企業作為我國的重點企業之一,是推動我國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在社會競爭壓力進一步增大的背景下,要想實現化工企業的長遠發展一定要做好化工企業的黨建工作,認真落實化工企業中的各相關工作和相關部門規定。在新形勢下做好化工企業的黨建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工作人員的政治素養,為化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將圍繞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化工企業黨建工作的主題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當前化工企業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一些可行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 新形勢 化工企業 黨建工作
一、新形勢下化工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新形勢下化工企業的政治隊伍漸漸退化
當前,化工企業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企業中的政治隊伍退化。造成這種不良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化工企業工作機構被壓縮,在很大程度上導致黨建工作力度不足。甚至在化工企業中存在一些工作人員認為政治工作人員的勞動沒有價值,那么企業中的管理人員就會漸漸忽略政治工作人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此之外,對于一些從事政治工作的相關人員來說,大部分存在年齡老化并且自身的政治素養不夠完善的現象。種種不良因素的存在都嚴重阻礙了在新形勢下化工企業政治隊伍的建設。
(二)新形勢下化工企業的黨組織作用弱化
在新形勢下,黨組織是化工企業黨建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提升企業在社會中競爭力的主要力量。但根據各個企業發展的現狀分析,依然有部分的化工企業對黨組織的作用沒有全面的了解,也就導致在化工企業一些重大決策工作中黨組織不能夠有效地參與其中,其自身監督、確保黨的基本路線以及促進企業日常運營過程落實等價值也很難充分體現出來。還有一部分黨組織工作人員在這種環境中出現思想認識徘徊現象,對如何更好地實現化工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完善黨建工作缺乏認識。[1]
(三)新形勢下化工企業的管理方式老化
在新形勢下,化工企業的發展一定要結合社會發展的方向才能夠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針對當前一些化工企業黨組織的工作方法分析,和企業所追求的高效的營銷方式存在不匹配的現象。在不少的化工企業中黨組織缺乏現代感,舉辦的黨組織活動也缺乏多樣化和豐富性,因此不能有效地激發企業工作人員的工作激情和信心。甚至還有一些黨組織活動主要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內涵,從而導致管理方式老化現象的發生。
(四)新形勢下化工企業的思想認識淡化
在新形勢中,有一部分的化工企業工作人員沒有形成一種高度重視黨建工作的意識,在企業當中經常會見到一些“忽略黨建工作,重視企業效益”的行為。一些管理人員還認為黨建工作屬于一種輔助性的管理工作,不具備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優勢。也正是由于管理人員這種錯誤的認識,才進一步加劇了對黨建工作思想認識淡化的不良現象。[2]
二、在新形勢下做好化工企業黨建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化工企業中的教育和堅持理想信念
通過對上訴問題的分析,我們詳細地了解了當前化工企業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那么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一定要堅持弘揚馬克思列寧主義精神以及認真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理想信念宗旨。進一步將化工企業的工作重點放在黨建工作上,引導企業中的黨員干部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內涵,增強自身的監督力度和指導作用,多為化工企業做實事。另外,還可以適當地開展學習教育活動,讓企業中的工作人員充分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精神以及認真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從而保證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好地實現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意識的增強。
(二)提升化工企業的組織能力和工作責任感
在化工企業中一定要把強化組織能力作為工作核心,從而更好地彰顯政治工作和提升化工企業的組織能力、工作責任感。那么,在以后的工作當中化工企業中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樹立一種所有工作到基層的意識。另外,還要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將化工企業中的黨建工作進行全面的調控和創新,增強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和專業性。除此之外,化工企業還需要定期開展黨支部書記例會,以便及時發現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良問題,并且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地處理解決。[3]
三、結語
通過對上訴問題的分析,我們發現要想實現化工企業的長遠發展一定要做好企業內部的黨建工作。從本文中我們也詳細地了解到了當前新形勢下化工企業黨建工作存在政治隊伍漸漸退化、黨組織作用弱化、管理方式老化以及思想認識淡化等問題。那么,化工企業中的相關管理人員一定要針對當前面臨的問題采取適當的對策進行完善,一定要增強化工企業中的教育和堅持理想信念、強化組織能力以及工作責任感為化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為新疆藍山屯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王旭.新形勢下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1).
[2] 張立志.新形勢下企業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石油政工研究,2016(05).
[3] 史瑞萍.分析新形勢下開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創新與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