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計省
【摘要】英語是小學階段教學的重要學科,是學生語言能力培養之基礎。隨著當前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教學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小學英語教學是學生打好英語基礎之關鍵,需要教師認真對待。通過教學策略的合理選擇與優化,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對此,從四個方面探討了小學英語的有效教學策略,以期能為一線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 情境創設 思維導圖 教學游戲
一、依托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小學英語教學方法很多,而基于學生特點,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其中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一方面,多媒體的應用能有效吸引學生關注,激發其參與課堂教學之熱情,且多媒體圖文視頻播放功能也契合了小學生形象化思維之特點。另一方面,情境教學法重在通過創設情景來引發學生體驗,激發學生情感,進而使學生更主動地了解知識。因而,依托多媒體進行教學情境創設也就成為了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方式。以“My favourite season”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的圖片展示功能向學生展示四季旖旎多姿景色之圖片,配以相應的音樂,營造良好教學情境,使學生能根據圖片景物的變化以及音樂節奏的改變而激起情感、引發回憶,喚醒對于四季不同感受之體驗。如在講解春季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展示春光明媚、小草發芽、柳樹吐翠、百花競放之圖片,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并在圖片上附上英文介紹“Its spring. There are beautiful flowers everywhere.”讓學生通過識圖便能理解所附英文。教師還可將該英文語句中的關鍵詞,如“spring”進行變色或閃現,加強學生對該詞語的記憶和認識。如此教學,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為牢固,課堂活躍度也更高,教學效果顯著。
二、利用思維導圖加,加強知識理解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發散學生思維,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并對知識進行系統化記憶,能夠有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促進英語學習效果之提升。此外,思維導圖注重圖片與文字的結合,能夠形成知識版塊,理清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之理解內化,提高教學效果。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許多課文內容雖簡單,卻涉及多方面知識,且與課文知識相關性內容多且分散,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思維導圖進行知識梳理與關聯,能使學生弄懂各知識間的關系,進行整合記憶,提質增效。例如,在“Do you like pears”的教學中,為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知識,教師可選取“pears”這個單詞為核心創作思維導圖,對于水果類單詞“peaches”和“Oranges”進行關聯,串聯起文章脈絡,形成知識網絡,幫助學生更準確、高效地理解知識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三、引入教學游戲,激活課堂氛圍
小學生比較喜歡游戲,且天生具有游戲習性,貪玩好動,教師可把握小學生這一天性,通過引入游戲活動開展游戲化教學,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營造寬松氛圍,緩解學生語言學習之緊張感,使之能全身心投入課堂,于玩樂中習得知識。以“Colours!”的教學為例,因為該課涉及多個顏色類單詞,傳統灌輸式教學容易使學生混淆詞義,難以掌握知識,而采取游戲化教學方式,借助教具進行知識講解,幫助學生活學活用,則能提高教學質量,達成教學目標。如,教師可讓學生拿出不同顏色之物品,可以是鉛筆、鞋子、衣服,也可以是隨身攜帶的玩具、飾品等等,然后跟著教師進行會話游戲。當教師拿起手中的白色兵乓球說:“White,whit,Im white!”并隨手指向學生A時,A學生則接著拿出自己手中的物品模仿教師的會話進行發聲,但所說出的有關顏色的單詞必須與手中物品的顏色一致。如此教學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識記單詞并訓練發音,提升教學趣味性。
四、開展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小組合作也是新課改下的新的教學方式,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也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該教學方式有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不僅實現了知識的傳授,還能促進學生交際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是一類有效教學方式。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遵循異質互補的原則,實現優生帶差生,促進全體學生學習水平之提升。如在mouth、face、ear、eye、nose的單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兩兩一組進行面部圖片制作,讓學生畫出面部圖,并在相應部位標注單詞。完成之后,教師可進行當場點評,評出最優小組,并對單詞標注錯誤或書寫錯誤的小組進行及時指正,使學生加強知識記憶,在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具有多樣化的方法,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實際靈活選用教學策略,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鄭忠坤.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7,(09).
[2]張盼靜.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