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園園
【摘要】本文主要以有色金屬企業礦山成本管理的實踐舉措研究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有色金屬礦山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為主要依據,從提高對于成本管理的認識、明確成本管理的目標、細化成本核算內容、細化成本管理、合理調整生產、優化成本資源、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強有色金屬企業礦山成本管理效率。
【關鍵詞】新形勢 有色金屬礦山 成本管理
引言:對于有色金屬企業持續發展來講,加強礦山成本管理十分重要,其是確保有色金屬企業經濟效益的基礎,也是加強有色金屬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為此,有色金屬企業內部有關部門需給予成本管理高度重視,促使其含有的效用與價值在有色金屬企業發展中發揮出最大化,以期有色金屬企業在繁雜的經濟市場中健康有序的發展下去。本文主要研究有色金屬企業礦山成本管理的實踐舉措,具體如下。
一、有色金屬企業礦山成本管理現狀
(一)成本管理目標不明晰
有色金屬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多半只重視本企業考核指標的完成狀況,把成本管理的目標定在成本節省上,提升經濟效益。但如此卻忽略了有色金屬企業穩定的發展能力,限制企業發展成本,進而致使成本管理中出現管理錯位的狀況,因為一味的追求成本管理結果,導致成本管理目標不明。另外過分追求成本管理,最終造成有色金屬企業整體成本增多。
(二)成本管理欠缺全局性
有色金屬企業的研發與生產是一項十分系統的工作,具有較強的工序分散性,但有諸多企業并未給予成本管理與價值產業鏈研究高度重視,企業對選礦和采礦等皆利用執行生產的模式,相對偏向于生產,成本管理欠缺全局性,只單單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另外,有色金屬企業因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的變更影響,使其價格發生巨大波動,部分企業成本管理未對市場經濟展開全面分析,欠缺市場理念,致使,成本信息在管理措施上易出現問題,通過提升產量來減小成本的這種理念,時常會致使市場貨物堆積,造成礦產價格下降,這對企業長遠發展來講十分不利。
(三)成本核算缺乏合理性
在成本核算過程中有諸多問題,其中比較典型的便是成本核算不合理,部分有色金屬企業在對成本進行核算時,并未依據企業生產統計的具體狀況分配生產成本,對于成本和各類生產指標間的關系探究力度不夠,導致成本核算水平相對較低。
(四)管理觀念陳舊
諸多有色金屬企業管理存在較強的滯后性,依然處在節省成本上,盡管在某方面能夠減少成本,但相對較局限。另外采礦程序的繁雜性,成本主要由選礦成本與原礦成本構成。原礦成本指的是運輸與開采中的成本。而絕大多數企業往往只重視某個階段成本管理,欠缺降低總體成本的觀念,未能切實實現減少成本的目標。
(五)成本管理策略不當
當前我國諸多礦山企業所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都十分簡單,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新需求,經常使用不恰當的措施減少成本,部分企業甚至從設備和技術人手,通過減少投入來節約成本,并未意識到此種方式等同于殺雞取卵,盡管此種方式可以切實降低成本費用,但卻極大的降低了有色金屬企業持續發展的實效性,忽略新設備與新技術引用,時常會致使企業生產能力降低,進而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有色金屬企業礦山成本管理的實踐舉措
(一)加強成本管理認識,確定成本管理目標
第一,有色金屬企業需意識到成本管理的現實意義與價值,并把成本管理當作企業運營管理的中心點。另外需在有色金屬企業內部加強成本管理宣傳力度,讓工作人員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基礎上,盡量節省成本。另外,有色金屬企業不能只把成本管理目標定為壓縮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還需同企業的具體展開相結合,不能盲目控制與管理,這樣會使各階段生產出現脫節現象,確定成本管理目標,對成本進行合理控制,促使有色金屬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
有色金屬企業需把礦山開采和選礦等工作皆融入到成本管理之中,應對整個生產流程皆展開成本管理工作。把礦產開發、生產以及銷售等皆結合到一起,從全局的層面看,防止偏向某個生產階段的成本控制,進而致使數據失準。另外需全面分析市場經濟,轉變以往的思想理念,保證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新需求。另外以市場與安全為中心對成本進行驅動,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基于市場經濟為引導不斷完善成本管理措施,可以切實實現市場動態化與安全成本,有色金屬企業礦山營銷與完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利條件。注重市場經濟發展,站在全局的角度對成本進行控制,可以有效推動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三)加強成本核算力度
在對有色金屬企業成本進行核算時,需同具體成本計價相結合,分層核算,嚴格遵守一貫性、合法性原則展開成本核算工作。在對成本進行核算時需注重加強控制與審核礦山成本費用,對成本核算內容進行細化,從開采到運輸皆需進行有效控制,充分分析重要的生產作業,如開采、挖掘等,實現合理配置資源。為有色金屬企業礦山成本管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四)完善成本資源
礦山生產的合理性同成本的合同性有莫大聯系,利用高效的生產輪換制,可以切實減少生產對人工與設備的成本,突破傳統的生產形式,改善生產,推動有色金屬企業效益最大化,另外保證礦山生產與成本降低有機結合,在實際生產中不斷探究創新的完善成本資源的方法,把成本管理放在一個適當的位置。另外,要求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維護好生產設備,定期進行保養,以實現降低成本的目標,另外做好生產與防治工作,二者一同發展,如此企業才會獲取更大的效益。
(五)利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成本管理的主要目標為保證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減少投入成本,開展成本管理工作需要選擇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的方法。主要對目標進行設計,能夠有效防止高成本,并且在常規管理中嚴格依據目標成本展開考核與實施。構建恰當的支出與消耗定額,且將其當作是成本管理的主要依據,在實際生產中需嚴格實施工時定額與勞動定額管理。進行標準的成本管理,對成本管理的成本展開分級化與責任化,把職工績效和成本管理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員工工作熱情,提升有色金屬企業成本管理水平。
(六)構建健全的成本管理機制
成本管理并非是憑一人之力實現的工作,其需要企業員工一同努力,如此便需要構建一套健全成本管理機制。其中較典型的是成本預算管理,其是當前企業比較常用的管理方式,企業須合理應用此種預算方法,預估成本支付費用,把影響經濟效益的各方面因素皆納入到成本管理中,在保證設備、技術等支出正常的狀況下盡量減少成本,另外還需保障企業各階段充分落實成本管理,進而從內部管理實現降低成本,利用最佳的方式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有色金屬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加大對其成本管理十分重要,其是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的基本條件,也是推動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基于此,相關人員需加強對成本管理高度重視,讓其含有的實效性在有色金屬企業中發揮出最大化,為有色金屬企業日后全面發展提供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