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紅
【關鍵詞】 德育;分層教育;意義;作用;實踐;優越性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6—0027—01
一、縣城高中德育分層教育的意義
1. 德育分層教育有助于培養高中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教育,即教書育人,教書是方式,育人是目的,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依存。所謂成功的教育,不僅僅是看學生學到了多少課本知識,掌握了多少先進技能,而是將培養品德和陶冶情操作為最終的目的。一個人的學習成績只能代表他的學習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質才是他人生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從古至今,多少的民族英雄、鴻儒巨匠之所以流芳百世,被后人所歌頌,并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在學業方面的成就,最重要的還是他們所具有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質,是他們那種一身正氣的個人魅力征服了后世。因此,德育工作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德育分層教育法更是一種科學的、先進的教育方式,它將道德教育和分層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德育的有效性,切實做到了高效、全面的德育工作。對于幫助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精神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
2. 德育分層教育對教學的作用。首先,德育分層教育保障了對絕大部分學生的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智育和德育作為教學的兩個方面,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智育的進行可以有效促進德育的發展水平,反之,德育的發展亦可有效提高智育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德育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國情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和為國爭光的奉獻精神,并將這種偉大的理想和精神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其次,德育分層教育是一種擴大化的德育教育,是一種廣泛的教育模式,它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使所有學生在不同層次上取得進步,使教師的教學效率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德育分層教育的效果是一種全體學生學習成績的整體性提高,從根本上杜絕了以往那種“優生越優,差生越差”的情況發生,避免了學習成績的嚴重兩極分化。
3. 德育分層教育對學風、班風的改善。德育分層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們的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具有集體榮譽感,加強班級的凝聚力、向心力,是優秀學風、班風形成的前提。這樣的班集體,是一個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班集體;是一個相互友愛、充滿了正能量的班集體;是一個以學為榮、散發著濃厚的學習氣氛的班集體。
二、縣城高中德育分層教育的實踐
1. 正確認識教師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眾所周知,教師是德育分層教育的主導者,不僅為德育分層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足夠的支撐力,而且使德育分層教育變得更具生命力與發展潛力。而作為高中學生,盡管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判斷是非的能力,但仍舊是一群智育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高中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與模仿性,因此,對于學校的德育工作來說,此時正是最關鍵的時期。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處于教育一線的教師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品質與優秀的個人素養,才能真正以身作則,做到為人師表,才能通過自己的言談舉止和行事作風在潛移默化中將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可喜的是,如今教育主管部門也充分意識到了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意識到了教師的道德水平、思想境界和言談舉止對學生的影響力,因此正逐步將教師的師德測評納入到對教師的考核中。
2. 樹立榜樣、加強鼓勵,充分發揮德育分層教育的優越性。長期以來,家庭環境、父母受教育程度、個人性格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決定了每一位學生在德育開展中的起點不同,有的學生表現優秀、誠實上進;有的學生得過且過,高不成,低不就;還有的學生惹是生非、自暴自棄。當我們面對這種復雜的情況時,德育分層教育的優越性便體現出來了。作為教師,切不可只管好的,不理差的,這是一種極不負責的態度。我們可以分為三步走,首先,充分發揮班干部、團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其次,將一些成績一般甚至較差,但其他方面表現不錯的學生評為道德模范先鋒,以作榜樣;最后,對于問題學生,則要充滿耐心,循循善誘,一步步將所謂的問題縮小,并達到最終改變。依照此法,我們在對普通學生產生很大的激勵的同時,更可使全班的整體教學工作取得不錯的效果。
德育分層教育可以切實地使德育教學更加深入地融入縣城高中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當中,能夠將縣城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有助于教師帶給學生更多的吸引力,有助于學生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有助于學生個人品質的發展,為學生將來的成就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德育分層教育必然會被更多的高中所接受,也會一如既往地在縣城高中師生中發展下去。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縣城高中學生德育分層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S[2017]GHB1885)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