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萍
【關鍵詞】 小學語文;情趣化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04—0463(2018)16—0049—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年齡小,學生比較好動,課堂中容易出現心不在焉、坐不住的現象,這種情況給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問題,因此, 只有具有足夠的情感和興趣,學生才能具有主動學習的動力,利用情趣化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面,筆者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情趣化教學法的概念
教師在具體的日常教學環節中,積極創設情景,并且保證所創設出的情景和教學內容相關。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來講,首先應該將情趣化教學作為基礎依據,之后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挖掘,再加以加工,從中提取出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來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并且大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讓教學進行得更加順利。
二、實施情趣化教學法的幾種方式
在課堂上,感染力的來源往往是教師自身的教學,通過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小學語文課本中包含的內容很多,所以語文教師本身也承擔著為學生拓寬知識面的義務,所以自身知識淵博才能獲得學生的喜愛,同時在課堂中也應該積極利用多種手段來完成教學情景的創設,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1. 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信息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且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與機遇。因此,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教學中也越來越普及,由于多媒體技術擁有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特點,并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性,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學習《聽潮》一課,在原有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僅僅用語言描述,學生是無法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的,現在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的設備直接將大海的波瀾壯闊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并且給學生播放出潮汐的聲音,這樣就能夠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喝水不忘挖井人》這一課的時候,教師課前可以下載一些相關的資料和視頻,讓學生觀看人們在挖井時的艱難,讓學生領悟到水的來之不易,要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進而讓學生理解這一課內容所表達的主旨和思想。
2. 教學導入時運用“激趣”藝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場白的設計是否合理,關系到整個課堂的效果。因此,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巧妙導入,“激趣”探究,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與熱情,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并且還可以為學生打造一個和諧、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如,在學習《日月潭》這一課的時候,可以通過聊天的方式來“激趣”:“同學們知道我國有哪些風景名勝嗎?你們都去過哪些風景旅游區呢?它們都有哪些地方吸引人呢?能給大家說一說,分享一下嗎?”這時學生們就會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地回答,等到大家講到差不多的時候,教師要以欣賞的表情來回答:“哇,同學們去過的這些地方真美,老師也好想去。”緊接著導入今天所學的新課:“同學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要讓大家分享一下你們曾經去過的風景名勝區嗎?因為接下來的課,老師要跟大家介紹一下臺灣的一個風景區,那里風光秀麗,風景迷人,而且聞名于世界,每年都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來參觀,大家想知道這個地方叫什么嗎?”這時大家就會異口同聲地說:“日月潭。”由此,教師和學生們達成共識,學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新課的知識學習之中。
3. 以情景創設提高課堂效率。創設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離不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以及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良好互動,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如,在學習《濫竽充數》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請學生上臺表演一下南郭先生是怎樣吹竽的,并且以此為題,引導學生展開對話,與教師進行互動,進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的情景,這時學生就會全神貫注地盯著黑板,借此教師可以適當地提問:“大家知道老師在畫什么嗎? ”“小蝌蚪。”“你們看小蝌蚪一生下來就沒有見過自己的媽媽啊,它們多想自己的媽媽。那我們現在就去幫他們找媽媽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各種問題來有效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從而喚起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課文之間的互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如果能夠將情趣教學融入到當前的教學方法中,不僅可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專業程度,還能不斷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成果。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