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杰
【摘要】翻轉課堂是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課堂通過小組協作或教師指導來解決疑難的教學模式。在物理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學生是否適應?學習的效果又如何?筆者在所帶的一個班級實施了一年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學生自學能力、協作能力、表達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對學生的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 物理教學 適應性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164-02
翻轉課堂與核心素養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的熱詞,翻轉課堂的本質是教學模式的轉變,它撼動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根基,對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1]
一、實施翻轉課堂,發展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所謂翻轉課堂,即指教學結構的翻轉,主要表現為學習知識在課外,內化知識在課堂。內化的方式主要有作業、實驗、討論或協作探究等,學生在“知識內化”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是學生學習的伙伴。[2]在物理知識的教學和知識的應用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物理思維和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翻轉課堂為培育核心素養以及學習物理知識提供了一定的條件,特別在概念和規律的學習中,讓學生經歷概念與規律的發現、發生和形成過程,讓學生探索其再創造和應用的過程,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二、在高中物理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設想
1.形成適合本班、本校的微課設計方案
⑴制作微課前的教學設計
一節好的微課,必須具有好的設計。一節微課的基本要素有課題、學習目標、教學手段、教學過程、教學總結。
⑵課題:表達本微課要闡述的主題內容,它是一個知識點或一個教學問題。
⑶學習目標:表明通過本微課的學習,知道或掌握某個知識點或知識內容。
⑷教學手段:在本微課教學中,為達到教學目標所采取的教學手段。它可能是講授法、實驗法、網絡資源呈現法、閱讀法、虛擬情景法等。在實驗的設計中,可以通過縮小、放大、切換視角、標注、字幕等手段,突出所要教授的重點知識。
⑸教學過程:針對學習目標,用適當的教學手段,設計一個獲取知識的活動。一個好的微課,對教學過程必須進行巧妙的設計。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觀看視頻,進行相關的思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⑹一節微課,需要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必要的總結,形成一定思考。[3]
2.在物理教學中使用微課輔助教學
⑴課前觀看微課、完成學習任務單
通過優酷、QQ群、UMU平臺、課堂派等教學平臺或網站發布,讓學生下載或在線觀看微課視頻,并完成學習任務單。
⑵課堂中使用微課教學
對于某些知識點,教師難以通過講授或實驗完成教學,這時可以采用事先錄制好的微課,讓學生在課堂上觀看視頻,通過短視頻理解知識。
⑶課后使用微課視頻
對于某些學生看一遍或學一遍難以理解這些知識,學生在課后可以反復觀看視頻,形成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三、實施翻轉課堂的前置條件
為了實現學生在課外自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提供讓學生自學的材料,微課或學案等,這給學生人性化學習提供了一個條件,一方面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驟學習,另一方面是教師給予學生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這兩個方面都是物理學習所必須的,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情況,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下,逐漸掌握物理知識。教師所提供的材料必須具有科學性、實用性、交互性、技術性,為先學后教創造一定的條件。[4]
筆者在物理學習中實施的翻轉課堂在課前給學生提供了微課及導學案,一個課時的內容往往需要錄制兩個10分鐘左右的視頻,讓學生利用晚自習或在家自學,并完成一些簡單的作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便在課堂里與其他同學交流,或者直接向老師請教。
翻轉課堂教學中課堂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知識點的內化需要經過多個情境的應用才能被熟練掌握,如果僅僅是學習流程的翻轉,而不注重知識內化的基本原理和知識的實際應用,翻轉課堂就不能發揮實際的功效。[5]在物理課堂上,教師安排20分鐘學生寫作業,要求這些試題是部分學生難以解決的問題,再安排10分鐘學生討論或者協作探究,教師再根據學生討論或探究的情況,由優秀學生或教師,對同學們的共性問題進行講解,完成知識的內化過程。
四、實施翻轉課堂學生適應性研究
1.對翻轉課堂這一教學形式的適應性研究
翻轉課堂是將上課這一環節放在課外,讓學生自學,而在課內主要解決學生的疑難,即學習知識在課外,內化知識在課內。
2017年上半年,筆者在所帶班中的某班開展了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在開展了兩個月的教學活動后進行了教學調查,半數以上的學生認可翻轉課堂這種教學形式,30%左右的同學呈觀望狀況,另有20%左右的學生不是很習慣這一種教學形式。
根據調查情況,初步形成了對翻轉課堂適應性的一些觀點:
(1)自從有翻轉課堂后,開始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提高了對學習的興趣,不枯燥無味,有動力去學習和記憶知識。
(2)一些例題可以重復觀看,非常有幫助;可以隨時看,可以暫停思考;方便做筆記,使印象更深刻;可以重復學習上課遺漏的知識。
(3)比較自由的上課氛圍,可以自己調控學習進度。
(4)能提前學習知識,在家也學習,上課做作業不會的問老師。
2.對教學平臺的適應性研究
為有效地開始翻轉課堂的教學,需要借助教學平臺開展。在一年多來的教學實踐中,筆者采用了QQ群(或微信群)、UMU(優幕)、課堂派以及作業盒子等。
(1)利用QQ群發布學習資料,實行實時溝通
在實施翻轉課堂教學之初,筆者建立了QQ群,目前已使用的功能有群文件、作業、群討論。群文件主要用于存放微課視頻、課件及練習,群作業用于布置作業,群討論主要用于討論學習上的問題。教師利用QQ群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同時縮短了解決學生疑難問題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指導學習的針對性。[6]
(2)利用課堂派實行翻轉課堂
課堂派是基于在線教學開發的一款教學平臺。主要功能有作業、話題、資料、公告、測試、互動六大功能。教師首先將自學的資料上傳到課程資源或資料欄目,通過作業發布自學檢測,學生觀看學習視頻后完成檢測,如果有問題可以發起話題進行相關的討論,將問題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在課堂上及時解決。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堂派的互動功能在課堂時發起實時的互動,以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
筆者在實驗班級利用這一平臺進行常態化的翻轉課堂教學,對于物理教學又有怎樣的意義呢?
相對傳統課堂而言,教師可以比較及時的收集學生學習的疑難,并在平臺上實現與學生實時的互動,可以利用微課有效地將學習的難點通過視頻呈現出來,以便形成物理觀念和科學思維。
例如,安培力方向的教學,如果僅采用實驗來說明,對那些坐在教室靠后排的同學來說,效果可能并不理想,教師把實驗過程通過視頻展示出來,能夠把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的過程放大而展示出來,再利用PPT的動畫,能夠確定安培力方向與電流方向、磁場方向之間的關系,從而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再如,楞次定律教學中有一個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即線圈的繞向與電流表的偏轉方向的關系,如果僅通過實驗,很難觀看到其中的有關系。這時,利用微課把繞向、電流表的偏轉等清晰展示出來,揭示當磁通量增大或減小時,感應電流的磁場、感應電流的方向關系,從而可以得出利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一般方法。
五、結語
翻轉課堂帶給了學生新的學習模式,學生在自覺的學習過程中,發展了其物理觀念,提高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培養了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汪明.利用翻轉課堂 發展物理核心素養[J].江蘇教育,2017(11):14-16
[2]金陵.翻轉課堂與微課教學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3]胡小勇.設計好微課[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3
[4]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微課標準架構V1.0(發布版)[M]. 廣州:廣州出版社,2017
[5]劉勝男,袁建剛.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J].職教通迅,2017(18):73-75
[6]李巖.“互聯網+”時代下翻轉課堂的價值[J]. 現代交際,2016(9):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