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永限
【摘 要】數學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小學的義務教育時期,教師應強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誘導學生主動投身于知識的海洋,教授學生多種學習方法,來促進學生學科素養與學習能力的綜合發展。數學知識具有典型的抽象特征,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困難,缺乏主動探究積極性,而教師盲目的灌輸指導,不僅難以刺激學生的興奮點,還會使學生產生嚴重的抵觸情緒,導致教學質量越來越低,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這對于學生今后的進步與發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需要引起教師們的重點關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才價值,學生將會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敢于迎接各項機遇與挑戰,促使數學教學工作得以走向更大成功。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自主學習 培養能力 有效策略 研究
在素質教育理念巧妙融合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及時轉變課堂的教學思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范圍,促使其階段性學習任務的圓滿完成,最大限度體現學生的主體優勢,讓數學課堂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固化的教學方式、枯燥的課堂氛圍,容易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與進取心。學生長期處于一種被動的認知狀態,學習興趣逐漸喪失,學習積極性隨之下降,教師后續教學計劃的實施就會變得異常艱難,學生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極其有限,數學課改成效并不顯著。這不符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也極大地阻礙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持續加快。
一、預留思考時間
小學生在不同環境中成長,個體差異明顯存在,他們對于相同問題有著不同見解,教師有必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啟發學生思維的創新力與想象力,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思考、自主學習時間[1]。學生有機會獨立思考,會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有效改善以往由教師牽著鼻子走的弊端。比如,教學“混合運算”內容時,我常常會放手讓學生自己做例題,學生不會的再由我進行指導。給學生預留充足時間,鍛煉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這會開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全新格局,也將揭開當代素質教育的一個嶄新篇章。另外,我還會教授學生多種學習方法,適時引導學生自己比較問題、歸納重點、總結規律,靈活轉變教學思路,根據題目特點進行解答,觸碰學生的思維沖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二、創設有效情境
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配合實物、故事、游戲等方式,創設有效情境,誘導學生自主學習。好奇心是學生追求真理的動力源泉,也是課堂情境有效創設的根本目的。教師可以在不同情境中為學生確立不同的奮斗目標,如“同學們,今天你們想要學習什么知識?”由學習目標轉化為學習計劃,既會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又會激發學生的自學興趣[2]。比如,教學“圓的認識”時,我會從生活角度出發,選取鐘表、自行車輪、救生圈、西瓜等實物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圓形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有何不同?”“你對圓形有了解嗎?”“你想學習圓形的哪些知識?”這些問題誘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為教師后續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下良好基礎。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圓形的“半徑”“直徑”“周長”等概念,樹立起學生的目標意識,活躍著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指導學生操作
抽象的數學知識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教師指導學生掌握知識原理,為學生提供操作機會,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感知數學的學科魅力,建立表象,提高認知水平。比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時,學生需要提前動手剪出各種“三角形”,在課上動手拼一拼、折一折,看看“三角形”是否可以轉化為其他圖形。同時在動手實踐中思考:“如何計算三角形面積”。學生動手熱情十分高漲時,教師就可以引出重點知識“計算公式”,并且點撥學生嘗試從“平行四邊形面積”中推導“三角形面積”。這樣的自主探究、動手操作,讓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強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進步與發展。
四、課堂討論交流
課堂交流是師生、生生的雙邊活動,教師發揮指導作用,全心全意服務于全體學生,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自主分析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有助于啟發學生的內在潛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討論是啟迪學生智慧,實現信息交換、共享的最佳途徑。學生能夠對不同意見進行分析、比較、驗證,數學思維充分活躍起來,再配合教師鼓勵,課堂教學成效才會倍加優異[3]。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應把握課堂整體的教學節奏,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通過小組合作、師生互動等方式,讓學生有機會發表自己的特殊想法,在相互合作、共同進步中完成學習任務,彰顯人生的最高價值。首先,鼓勵學生爭當“小老師”,配合其他同學解決難點問題,要學會聆聽他人想法,尊重他人的修改意見。其次,采用設疑法正向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比如,講授“統計與概率”相關內容時,我設計了“四人摸棋”活動,要求學生帶著疑問合作交流:一是,哪個盒子可以摸出藍色棋子?二是,哪個盒子不可以摸出白色棋子?三是,哪個盒子可以摸出白色棋子?學生們分工合作,人人參與的數學課堂生機勃勃。
五、結語
總之,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數學教師應從不同角度出發,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熱情,全心全意服務于學生,更好地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琪.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高考,2017(08)234-235.
[2]張慶英.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科學中國人,2016(21)177-178.
[3]樸海英.基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0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