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睿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進步,教育事業在當下得到足夠的重視,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需求,需要創新教學方式,初中物理是探究性質比較強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不能培養學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該將理論與書本結合,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問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結合具體案例分析進行教學活動,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問題情境教學模式 初中物理 應用
初中物理教學是一門探究性質比較深刻的學科,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模式可以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在實際教學中,結合案例分析,將抽象的物理知識進行簡單化,使得學生可以更加深入了解物理問題,并且可以很好地應用到以后的生活中。
一、簡述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
1.創設的問題情境應該按照新課改要求
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問題情境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近幾年,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初中教師在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時,應該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進行教學活動,并且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創設問題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作為基礎,可以完美地將書本上內容和理論知識有效結合在一起,在此之中給學生創設適合的情境問題,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
2.緊密聯系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初中物理學科是一門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應用于生活的學科,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緊密將學習物理知識與學生生活相結合,給學生創設出具有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可以真正地了解學習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最大限度開發學生潛能,根據學生特點激發學生求職欲望,讓學生在提高綜合能力。
3.根據現有知識創設問題情境
初中物理學科在學習中總會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掌握之間的連貫性,根據學生之前掌握的知識作為基礎內容,循序漸進地引入新的知識,使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變得簡單起來,促進學生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4.問題情境設定具有探究性
隨著新課改的推出,應該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應該按照書本強行傳授知識,應該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物理知識。這一課堂的實現,就需要教師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模式,同時在設定問題中,應該選擇探究性比較強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并且可以自主思考問題討論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使得課堂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二、簡述初中物理中采取問題情境教學模式的好處
1.使得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是灌輸式教學,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會失去興趣,師生之間的關系由于缺少交流,二者關系就會受到影響。但是問題情境教學就會改變這樣的局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同時進行問題答案的表述,提高表達能力,當教師說出問題時,有不同看法學生可以自由闡述自己的見解,教師和學生之間通過這樣方式的交流和溝通,促進課堂活躍氣氛,讓每一個學生學習物理知識都具有很大的熱情,這樣就會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2.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提升
問題情境教學模式的推出,打破了之前傳統教學模式,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教師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始終將學生作為主體地位,創設出學生都感興趣的問題情境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具有很強的凝聚力,使得大家在探索中真正地學習物理知識。問題情景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利用初中物理知識,促進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提高。
三、創設問題情境結合案例進行實踐教學活動
1.以實際生活經驗作為基礎設定問題情境進行案例分析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時,可以結合學習內容,設定出適合學生的問題情境,這個過程可以將抽象的事物轉變到具體化問題,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進行思考和探索,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與興趣,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例如,在學習聲音和介質的章節中,教師就會課前提出一個有關的問題“大家仔細聽水滴在盆里的聲音,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生什么變化?同時水滴在塑料盆和玻璃盆里聲音有什么區別?”教師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后就會要求學生自主思考,并且探究其中的原因,經過反復思考得出聲音和不同介質的聯系。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試驗,讓學生敲擊課桌一側,另一名學生貼在另一側聽聲音,并且之后結合教師講解之后,學生就會知道聲音可以通過固體傳播,并且自不同傳播介質中出現的聲音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結合問題情境教學和案例分析是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最高的教學效率。
2.以物理實驗設定問題情境進行案例分析
教師采用問題情境的方式進行初中物理教學,需要結合物理實驗知識進行授課,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由于初中學生具有好動的特點,所以可以自主進行實驗活動,對于實驗過程可以口述表達,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設定好的問題情境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發揮自身活躍的思維能力,自主積極的探討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電路章節中,會進行電路模擬實驗,這時教師可以設定問題“我們家里使用的電路是串聯的還是并聯的?電表應該處于電路中的什么位置?等等問題。”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就會創設一個家庭電路連接的情境,讓學生觀察電路中的線路是串聯的還是并聯的,對于學生掌握這些技能是非常有利,通過實驗的方法讓學生了解物理概念知識,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了解電路的實際應用情況。
3.以物理現象設定問題情境進行案例分析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融合各種物理現象,按照不同的物理現象進行案例分析,有效地將物理中存在的各種現象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增強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加強日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杠桿原理”這一章節時,可以簡單講述一下現在建筑行業對于杠桿物理現象的應用,并且將這實際應用情況與學習杠桿原理進行聯系,在學習中再結合具體施工案例進行分析,教師在此基礎上就會提出問題:“吊車的使用中在哪些部分應用到杠桿原理?受力情況是怎樣的。”。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一過程展示給學生看,使得學生進入教師創建的情境中,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現象觀察吊車運作情況,探討杠桿原理在生活中實際應用情況。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模式是現在最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具有自主性,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并且在教學中結合案例分析,將學習物理知識中的各種現象結合問題情境進行教學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同時增強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蔡鵬飛.問題情境創設與案例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5):223.
[2]李國高.問題情境模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6(11):135.
[3]李琛.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與案例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39):107-108.
[4]杜慶元.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學周刊,2013(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