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霞
【摘 要】在素質教育理念與創新教學元素有機融合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及時調整課堂的引導思路,利用英語繪本來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強化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語言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繪本是語言和圖片結合而成的圖畫書,圖文并茂是它的典型特征,教師組織繪本的有效教學,一方面能夠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打消學生的認知顧慮,幫助學生從繪本中學習到更多的基礎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可以優化課堂的教學效果,確保各項人才培養計劃的順利實施,為了基礎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出最大助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繪本教學 問題 策略
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部分教師仍沿用單一教學方法,要求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基礎知識,過分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意愿,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主動探究積極性明顯不足。繪本材料太過陳舊,學生讀一次后就會失去興趣,教師未能及時更新素材,開發新的課程資源,容易使學生衍生嚴重的抵觸情緒,繪本教學的研究意義不大,學生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十分有限。要想改善上述弊端現狀,教師就要重新認識繪本教學,并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學途徑,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繪本材料,啟發學生思維的創新力與想象力。只有讓學生真正喜歡繪本,愛上學習,英語教學工作才能順利走向更大的成功。
一、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
1.閱讀功能過大
英語繪本中,圖片占據著主要位置,色彩斑斕的圖片能夠刺激學生的興奮點,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給學生視覺的強烈沖擊,調動起學生的主動閱讀熱情。文字也是繪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字占版比例較小,時而重復,時而突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英語繪本閱讀功能卻極大地沖淡了圖片、文字作用,教師無法及時引導學生正確閱讀繪本,就會讓學生的注意力慢慢轉移到其他地方,繪本教學意義不大,學生閱讀欲望不強。
2.學生不夠主動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生活經驗匱乏,很多老師都存在這樣的顧慮,怕學生被精美的圖片和有趣的故事吸引,停留在繪本的表面樂趣上,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內涵,得到實質性的提高,于是就是越俎代庖地“橫加干涉”,過分地引導學生朝著自己理解的思路上去發展,學生的閱讀缺乏自我個性,這對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激發和培養都是非常不利的。不僅影響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而且還會影響繪本的實質作用。
3.語言缺乏新意
繪本中色彩艷麗的圖片,童真趣味的文字是學生真正感興趣的點,然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審視、剖析并教學,用自己認為通俗易懂卻又毫無新意的文字敘述來代替,完全壓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忽略了繪本文字、圖畫和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影響繪本閱讀的質量。
二、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有效策略
1.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還處于基礎的發展階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繪本閱讀教學,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以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貪玩愛動、好奇心強的特點,利用繪本,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以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學習動物時,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卡通形象的動物圖片,用豬豬俠的形象展示英文單詞pig,喜羊羊的形象展示英文單詞sheep,史努比的形象展示英文單詞dog,等等,引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優化英語教學的效果,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2.選擇合適繪本
英文繪本最好選擇小學生熟悉的或者貼近其生活經驗的故事。繪本可以是童話、寓言,也可以是學生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如“David, NO”中講述的是大衛平時喜歡在家里搗亂,媽媽對他的行為說“No”的故事。同時也要兼顧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選擇有新意的繪本故事,這樣才能有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
3.課中有效應用
英文繪本有效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文本故事的發展,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猜詞義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有著積極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向學生傳授略讀、跳讀、掃讀等閱讀學習經驗,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文本大意,增強學生情感體驗。首先,教師根據閱讀教學內容合理選擇英文繪本,以感染學生和激發其學習興趣。其次,在英文繪本和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對閱讀教學內容有整體感知。最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愛模仿的天性,為學生制作動物頭飾或道具,為學生更好地實現對話語句奠定良好的基礎。
4.豐富教學方法
在開展繪本教學時應創設相應的故事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感知繪本語言以及應用語言。如在學習“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繪本教學中創設游覽動物園情境并讓學生猜一猜動物園里有哪些動物。教師提前在黑板上粘貼準備好的動物卡片,同時運用“What do you see?”句型提問,大部分學生在這個環節中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自然而然能提高教學效果。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以讀為本”是閱讀教學的核心,特別是閱讀教學中應始終將朗讀處于主導部分,體會文章豐富的情感。如講解“The pet shop”一課時,可引導學生根據“The pet shop”內容開展繪本閱讀,同時讓學生收集和生活有關圖片并圍繞“Everyone wants a pet”進行情景對話,再借助多媒體形象化和生活化展現繪本閱讀內容,便于學生深入理解繪本知識,激發學習興趣。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繪本教學效果顯著,符合學生學習英語心理特征和新課程改革強調的以人為本教育目標,更重要的是能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方妍.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華少年,2017(33)120-121.
[2]萬娟.正視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實施有效的提升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2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