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培
【摘 要】對學生體育課程的成績進行考核以及評定是體育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本學期所學體育課程的一個總結性檢查,主要考核學生對于本學期體育內容的熟練程度以及實際效果。現(xiàn)階段我國高等職業(yè)院校進行的教學改革中對于體育學科越來越重視,這就要求對于學生體育成績的考核不能再使用原先的標準,需要建立更為合理和全面的考核標準。本文首先對我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研究,從中發(fā)現(xiàn)體育成績考核標準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改革 考試評定
近些年來,我國高等職業(yè)院校的大學體育課程對于學生的考核成績的評定大部分是技能分數(shù)和達標分數(shù)相結合的考核方式,這樣的考核方式產(chǎn)生的結果就是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學生的體育成績較高,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學生的體育成績就會比較低。這樣的結果無法全面考核學生的體育素質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已有的高職院校體育成績評定方式已經(jīng)不再適應現(xiàn)階段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精神和發(fā)展,所以急需建立一套緊密結合時代潮流并且能夠滿足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需要的新的成績評定系統(tǒng)。
一、我國評定高職院校學生體育課程成績的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對高職院校學生體育課程進行評價的內容主要是體質測試以及運動技能的考核,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處理問題的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以及積極健康的體育競技精神和參與精神等這些素質的評定卻避而不談。這樣的成績評定只針對所有學生的共性發(fā)展,不利于高職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我國現(xiàn)階段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成績進行評定的主動權仍然掌握在教師手中。即使有的高職院校實行學生自我評價,但大都流于形式,從本質上看高職院校的學生還是處于被動的地位。這樣的成績考核評定體系只是從上而下進行評價,對于同級別的以及自下而上的多元化的考核評定標準沒有深刻認識。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成績的評定都是在重視最終的結果性評定,對于不同時間段高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改善情況無法做到及時、科學的反饋,所以體育成績的評定對學生的促進作用大打折扣。
在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課程進行成績評定的時候主要看重數(shù)量而輕視質量。有的高職院校的教師在進行成績評定時還是使用原有的運動成績方法,例如跳了多少米,100米跑了多少秒,成績的評定相對滯后,靈活性較差,無法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相適應。
二、現(xiàn)行的高職院校體育成績評定模式存在的問題
1.現(xiàn)行的高職院校體育成績評定模式導致“應試”現(xiàn)象日益嚴重
在人們傳統(tǒng)的思想認識中,高職學生的期末體育成績就是該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運動能力的象征。高職院校開設體育課程的目的變成了只是考核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運動水平。為了取得高分或者是不掛科,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就成了為考試而教學,為考試而學習,期末考試結束了那么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就結束了,“應試體育”日趨嚴峻。
1.現(xiàn)行的高職院校體育成績評定模式導致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降低
成績評定的合理性即要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努力程度和教學質量,也要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程度。在對我國普通高校的體育課程對學生成績評價的因素中,專業(yè)技術成績的比重不是很高,不到60%,大部分學校主要以出勤率作為最終成績的主要參考指標,這對于體育課來說并不是很科學。這也表明大部分高校把體育課技術水平的高低在體育課中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學生心理發(fā)生變化,覺得考試好成績的取得很容易,最終學生沒形成體育鍛煉的興趣,沒學到一技之長,更不用說終身體育意識的養(yǎng)成。
2.現(xiàn)行的高職院校體育成績評定模式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日益下降
我國中小學生體質連續(xù)20年呈現(xiàn)下滑趨勢,最近幾年有所回升。在2005年的全國體質測試調研中顯示,大學的肥胖率在提高,肺活量、速度、心肺耐力等指標呈現(xiàn)下降趨勢。在調研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中,選擇了“學生沒有體育鍛煉的習慣”的教師比例是84.16%,選擇了“應試體育的危害”的教師占61.76%,選擇了“高校體育課程教學質量不高”的教師占43.04%,選擇了“學校體育場地設施不能滿足學生需求”的教師占41.52%。其中在這些原因中,比例高的前三項是正是我國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學生體育成績評價重要參考指標,正是這種應試教育的評價辦法,不僅限制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導致教師教學質量的下降,最終受害的是學生本身,沒有學到拿手的技能,也沒有提高了學生體質水平。
三、結論與建議
1.體育教師評價的主動權
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最了解學生的個體情況,我們應當切實履行教師職責,對學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嚴慈相濟,平等對待。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平時表現(xiàn)盡量做到評價公正合理,即符合他們的實際情況,又要能激勵他們繼續(xù)努力。
2.學生評價的自主權
考試只是手段,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興趣,最終使學生學到一至兩門比較擅長的運動技術,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進而為以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他們有更多的選擇權,在每學期,不管他學的什么項目,考試項目由他自己選,選自己愛好的項目,他比較擅長,也會積極地練習。
3.相對評價
相對性評價是針對學生先天的條件和努力程度而言,我們不能只看到學生的最后成績,也要觀察到學生過程中的努力,只要學生盡力了,我們要看到他的起點和進步,即使沒有達到很好的成績,也應該給予正確的適當?shù)脑u價,給予肯定。
4.將評價的標準區(qū)間值增大
為了更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學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學生的自卑感,增強學生學習體育的自信心。我們采用ABCDE五個等級,每個等級相差20分,正好換算建成我們中國的100分制。這樣的設計即讓學生有努力的勁頭,又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
參考文獻
[1]李世榮.談教學改革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J]教育與職業(yè),2005(32)
[2]李靜.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04(3)
[3]趙紅.我國高級知識分子健康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6(2)
[4]潘晟.江蘇省高職、專科學生和本科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的比較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5(6)
[5]宋述雄.大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及對策[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2)
[6]楊衛(wèi)華.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的思考[J]新鄉(xiāng)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