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存然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是關系到學生發展,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作為農村中學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就是要發現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那些問題,然后我們才能根據相應的問題對癥下藥,以達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農村中學 課堂教學 問題
我校是一所地處農村的完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生命線之一。但由于我省實施新課改較遲,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存在著很多問題,這直接影響著我校的教學質量。經過調查研究,下面我就農村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談談自己的一點認識。
一、教師對新課改理念認識不夠,教學觀念陳舊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的課程基本理念是:一是構建共同基礎,提供發展平臺;二是提供多樣課程,適應個性選擇;三是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四是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五是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六是與時俱進地認識“雙基”;七是強調本質,注意適度形式化;八是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九是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10、建立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我省是在2010年才實施高中新課改的,是最后一批實施新課改省份之一。至今,新課改已經實施了將近七年,應該來說在七年的時間里我們的老師完全可以深入研究新課改,對其中的理念應該了如指掌。可是在調查或觀課中發現,很多老師對課改理念認識不到位,有的對新課改了解甚少,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新課改理念。他們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較為陳舊的方法,這直接制約著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教師不能及時走下講臺,課堂缺乏有效互動
新課改下的課堂應該提倡積極互動,這里的互動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也包括生生之間的互動。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更多的走近學生和學生交流,讓學生相互交流,看看他們的探究情況,練習情況等,要和學生互動起來,這樣才能形成較為寬松的課堂學習環境,達到師生共鳴。我覺得作為農村中學更應該如此,因為我們的學生都來自農村,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差,老師如果不能適時走下講臺,他們會在下面干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當班主任的老師經常會在其他老師的課堂上發現學生玩手機,看小說,說閑話等等。在實際中,我們的一部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一直站在講臺上或者坐著講課,他們很少走下講臺到學生中間去,也很少提問學生,很少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這樣的課堂嚴重缺少互動,也缺少對學生的監控。
三、教師不能適時放手,學生主體性體現不充分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數學學習需要個性的理解與體驗,學生主動參與的程度越高,參與的積極性越大,效果越好……”。由此可見,學生主體性的突顯是多么的重要。但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大多數采用“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把課堂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讓學生被動接受,課堂效率低下。我認為老師要時刻記住自己在課堂上的身份,我們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讓他們體驗知識生成的過程,從而獲得成就感。這樣,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會非常深刻,也為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打下基礎。
四、教師對課堂氣氛的調動不夠,缺少應有的評價
在農村中學,絕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比較沉穩,他們有好多害怕回答問題,也害怕答錯問題,所以他們在課堂上很少主動的表現自己,這就導致我們的數學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對此,教師就應該調動課堂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積極回答問題,要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評價,以此來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表現欲。就像“你進步了”,“你真棒”,“你很聰明”等話語要經常說。當然也可以給學生以熱烈的掌聲,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也可以給予他們物質上的獎勵。經過一段時間,學生一定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從而提高數學成績。我以前帶過一個學生叫郭鑫雨,高三時我接的課。她的數學成績在高一、高二時一直不好。在高三的第一次月考時由于題目較簡單她的數學考的較好,可是在接下來的兩次月考中她的成績一落千丈,可以說是回到了應有的水平。我就找她談話,她告訴我她以前成績很差,讓我不要把她當成好學生,她會讓我失望的。我沒有批評她,相反告訴她“我一直認為你是一個好學生,一兩次沒考好很正常。不要氣餒,不要灰心,你一定能學好數學,我看好你。”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她上課非常積極,爭著搶著回答問題,當然有時也有答錯的,但我從來沒有批評她,相反給她以鼓勵,最終這位同學在高考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總之,在農村中學,學生的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又層次不齊,我們的課堂教學又存在著很多問題,所以我們的教師要及時發現自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逐步改正,農村中學的數學教學質量才能大幅度提高,農村中學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喻平.走進高中新課改:數學教師必讀[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J].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