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劉
【摘 要】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核心素養的落實,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幫助學生逐步形成適應社會所具有的綜合能力。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綜合能力,文章針對這個問題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 核心素養 培養。
核心素養是目前的“熱詞”。有人說過“一個人忘掉學校里所學的,剩下的就是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包括基礎知識,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作為初中政治學科《道德與法治》,是培養和提高思想道德品質以及形成法治意識、法治素養的主要學科。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下面,筆者結合教學案例,簡單進行論述。
一、全面了解學生,創設相應情境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時,教師應心中有學生,密切聯系實際,將道德和法治與學生的思想動態巧妙聯系起來,走出“灌輸知識”的單一模式,通過創設情境,滲透核心素養。
如教學《守護生命》時,教師應結合目前青少年中不珍惜生命的實際,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如呈現海倫.凱勒的一些生活畫面和情境,讓學生了解海倫19個月時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導致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可是,憑堅強的意志力、憑對生命的珍惜而奮發努力,考上哈弗大學,在無聲、無光、無色的世界里,完成14部巨著,榮獲美國總統頒發的“自由勛章獎”……通過這個情境的融入,讓學生“認識”海倫,了解海倫接受命運的挑戰,用心擁抱世界,用驚人毅力面對挫折,在黑暗中找到“光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海倫的珍惜生命、守護生命的精神。
二、開展體驗活動,提高學生品質
學生的思想品質、核心素養,簡單的說教無濟于事,應開展體驗活動,通過體驗,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
教師可以將道德事件制作成微視頻,編成小故事,讓學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過表演,走進情境中,走進故事中。如《守護生命》的教學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7年級英語教材中的What a brave young man《勇敢的年輕人》的故事情境,呈現孫太太家中失火,鄰居張華舍命救人的視頻片段,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并說說人們遇到火災、水災、地震等時,暢談應該如何自救或者他救,說說自我保護以及救助別人應該注意的事項,活動的開展與課堂教學主題密切相關。
再如《青春有格》的教學時,筆者在知識點“行己有恥”的教學時,筆者用多媒體呈現給學生一個情境:甲乙學生走在上學的路上,甲看到面前有一張100元的大紅票,于是,撿起來,對乙說:反正沒有人看見,你一半我一半,我就不上交了,乙:不行,雖然沒人看見,也不行……正說著,一個女孩過來,“你們撿到錢了嗎?”乙剛想開口,被甲搶了過去“沒看到,更沒撿到” ……情境展示后,讓學生分別扮演甲乙丙三人,將情境中的故事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創造而再現出來,經過表演,親身經歷這件事,體驗三個人物的性格,體驗和探究甲乙二人的思想品質,從而也強化學生認識,不能說謊,不能欺騙,應遵守社會公德,從而提高思想品質和社會公德。
三、確定設定目標,實現素養培育方向
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應明確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向,而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向應建立在教學目標和培養目標的基礎之上。
1.知識目標——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新課改下突出“三維目標”,而知識和技能目標是重點,突出知識的學習和構建,這個目標的落實,應與新課改的自主學習相吻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構建,從而發展核心素養的學習能力。
如《青春有格》的教學,對于“行己有恥”這個知識點,教師可以設計問題讓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合作探討,如:(1)什么是“行己有恥”?(2)行己有恥的要求有哪些?(3)如何認識“羞恥之心”?(4)閱讀盧梭的自傳體作品《懺悔錄》之后,談談盧梭是個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的設計,給學生自主學習、合作討論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構建知識,并主動參與合作和交流,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2.能力目標——綜合發展學生能力
核心素養滲透到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應突出知識目標外,還應該注重能力目標,立足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如設計探究任務,培養和發展探究能力。如對于“羞恥之心”的教學,教師通過對這個知識點的“羞恥之心”的第28頁的探討和分享,既掌握這個知識,也培養探究能力以及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能力和學習習慣。
3.情感目標——發展學生樂學的素養
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是激發學習興趣,為此,在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的“情感目標”的同時,也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樂學的素養。
如《學習新天地》的“享受學習”的教學,該部分的主要學習目標包括:(1)知識目標:了解初中學習的新特點;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和策略;(2)能力目標:學會管理自己;(3)情感目標:積極的心態適應初中學校的生活,培養快樂學習的意識。
對于這個情感目標的落實,可以通過情境、探究等方式而實現。如呈現咿呀學語的嬰幼兒要學習、中小學生要學習、大學生學習、白領在進修、老年大學的老人們在學習等情景,讓學生意識到每個人每一時段都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認識到學習是人的天性,伴隨著人的成長歷程。呈現人在學校學習、在家利用網絡學習、進修班學習等,意識到“人生無處不學習”,讓學生明白人們聽、嘗、做等都是學習;明確獲得知識是學習,體驗和探究也是學習等。呈現“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等的事跡,讓學生明確學習可以點亮生命的真諦,從而培養學生享受學習、激發學習熱情的意識,從而實現情感目標。而這個情感目標的落實,也突出核心素養的積極學習、樂于探究的素養。
總之,核心素養的培養和落實,還應該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主動參與,提高實踐能力是核心素養培養的共識;通過豐富、多樣化的活動,吸引注意力,激發興趣,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永明.注重核心素養培養 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淺議優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03)
[2]張翠雅. 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努力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態課堂[J].考試周刊,2017(76)